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大边坡工程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抗滑桩通过自身之间形成的土拱效应,有效地阻止了桩后土体的滑动,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对边坡加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型桩系指采用小孔径钻掘成孔(桩径通常在100mm~300mm之间),加筋并通过高压灌浆成桩的支护结构。微型桩群即使用微型桩按小间距密集布置,桩间设置横向联结筋,通过高压注浆固结岩土体,形成一种复合加筋土体,对土体起到支护或加固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总结公路浅层滑坡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型群桩结构加固公路浅层滑坡的设计理论及方法,并引入工程实例进行论证分析。得出:在公路滑坡中,微型桩结构宜治理滑动面深度小于8m的滑坡且滑坡推力不宜大于300~500kN;设计时应考虑微型桩拉剪破坏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微型桩在刚性板连接下加固堆积层滑坡效果,本文基于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微型桩受刚性板连接后及在桩顶不同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受力特征。研究表明:微型桩通过刚性板连接后相较于独立微型桩群,滑坡体同一监测点处水平位移明显减小,在此基础上增加桩顶荷载则位移进一步减小;在刚性板作用下,第1至第3排桩身土压力依次减小,桩身抗力比为1∶0.77∶0.71;桩身弯矩呈现“S”型分布,反弯点存在于滑面附近;相较于独立微型桩,刚性板连接微型桩后及桩顶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最大值变化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土拱性状对于抗滑桩的设计及布设有着重要意义,土拱的高度会直接受到抗滑桩的截面尺寸及桩间净距的影响,考虑到抗滑桩的抗滑力是由桩背及桩侧两部分共同提供,故提出在矩形桩的基础之上,不改变原桩背尺寸的前提下,提高桩侧的抗滑性能可以促使桩后土拱与桩侧土拱的协同发展,梯形抗滑桩恰如其分。本文通过FLAC-3d及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梯形抗滑桩的截面尺寸对于土拱高度的影响性。保持桩背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抗滑桩下底尺寸,实现了从矩形桩到梯形桩的变化以及提供了桩侧倾角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底边尺寸的增大,土拱发育,且桩侧土拱的发育更加明显,拱高于截面上下底边比值从0.4到0.65之间增大,截面上下底边比值从0.65到0.85之间间土拱高度减小。此外,证实了通过改变截面形式,截面上下底边比值从0.5到0.65之间可促进桩背土拱与桩侧土拱协同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梯形抗滑桩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6.
垂直锚杆式C25钢筋砼挡土墙是一种复合型的支护结构,其支护原理是利用钢筋砼挡土墙进行抗倾覆与抗滑,利用垂直锚杆弥补抗滑的不足,并通过锚杆将坡体下滑力传递到稳定地层,从而达到利用滑体抗滑段的抗滑力、减少支挡结构的荷载、防护加固滑坡的工程目的。该支护加固结构综合考虑了"地应力最佳边坡角设计"的观念和方法,尽可能提高支护结构的边坡角,减少了剥离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在深凹露天煤矿边坡滑坡治理中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其变形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例的成功实施表明,垂直锚杆式钢筋砼挡土墙在深凹露天煤矿边坡支护与滑坡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陈曦 《中国科技信息》2009,(17):52-53,5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羊山隧道在进洞前,出现大面积膨胀软土滑坡后,对其采取抗滑档墙综合整治,边仰坡及地表锚网喷封闭加固,夯填地表裂缝,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固结,长大管棚超前加强支护,加密型钢架支撑等措施,顺利通过山体软弱滑坡土体,实现安全进洞的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由于淤泥质土体的挤土效应和受上部桩机自重的作用,土体向水平方向挤土,对已沉入桩产生水平推力,导致桩体倾斜、裂缝和断裂.通过采取纠偏、补强加固等有效措施,成功进行后处理,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区承压水深基坑工程常常遇到基坑突涌问题,针对有较多工程桩的多层地下室深基坑,进行了有桩基坑突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基坑突涌破坏模式为土体表面涌水涌砂破坏,属于流土破坏类型,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承压水压力的增加,桩顶与土体竖向位移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均呈抛物线分布。由于桩基的作用,黏土层破坏时的水力梯度明显提高,对比无桩软土深基坑在承压水压力作用下的土体变形规律,坑内工程桩的抗拔效应对坑底土体隆起变形起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睿 《科技通报》2019,35(1):129-134
基于拟静力法和水平层分析法的计算思路,以无粘性填土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考虑土拱效应引起的大主应力圆弧拱,推导给出了地震被动土压力的分布和合力作用点的计算表达式。通过参数分析表明: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对被动土压力有减小作用,其中,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更为显著;填土内摩擦角对土压力强度影响显著,内摩擦角越大,被动土压力越大;引发土拱效应的墙土摩擦角的增大能降低被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这对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滑坡边坡的治理,狭窄的施工作业区,采用了微型桩对小型滑坡进行治理,结合了锚杆和连梁支护技术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效果,该项目在不影响乡镇道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完成了加固施工,实践证明,对滑坡体规模不大,场地狭小,无大的工作面作业区,滑坡体厚度小于5m的小型滑坡,采用微型桩进行治理是行之有效的,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宝友 《科技风》2015,(5):132-133
依托吉图珲客专选取典型膨胀土边坡断面,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理想线弹塑性Mohr-Coulomb三维立体模型,应用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分析抗滑桩加固前后边坡失稳时的滑动面特征,研究表明:抗滑桩阻止了上部土体向下的滑移变形,但桩前土体仍然产生了滑移变形,对膨胀土边坡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李文兵  戴龄虹 《科技通报》2005,21(2):166-170
在软土地基修建高等级公路中,"桥头跳车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低强度桩是一种新型处理桥头深厚软基工法,采用变桩长的思想,使沉降逐渐过渡。某大桥桥头段深厚软基采用该工法处理,对桩顶及桩间土沉降、土工格栅上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土压力等进行了现场监测,并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法能大幅度减小沉降,形成沉降过渡,减小对桥台基础的水平推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基坑土钉墙支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种新型挡土结构.由于其具有经济、施工快捷等优势,在我国得以迅速推广应用.所谓土钉墙支护就是用加固和锚固现场原住土体的细长杆件(土钉)作为受力构件,与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的支护体系.近几年来,土钉墙支护在我省发展较快,多次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支护工程中,并与其他支护方法联合使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超大矩形顶管施工与土体变形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嘉兴某超大矩形顶管工程为基础,开展顶管推进诱发地表土体变形的三维数值模拟,探究了超大矩形顶管施工诱发土体变形的规律。结果表明:顶管上方土体,随着顶管推进,顶管后端土体为隆起,顶管前端土体为沉降,沉降与隆起量均在安全设计范围内;顶管左侧土体变形呈非线性增加且离顶管轴线距离越小,变形量越大;竖向变形上,土体变形量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当顶管离开后,土体变形量与土体深度呈反比;超大断面的顶管因土体损失较大会导致较大的地表沉降,管-土摩擦力对于地表沉降的影响很小,附加推力是导致土体变形的主导因素,需要将附加推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前言石灰是一种早已应用于建筑物地基处理中的建筑材料,将生石灰送入土体中形成的石灰桩也是其中的一种。石灰桩是一种柔性桩,石灰桩加固软弱地基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石灰成桩后吸水膨胀对地基土有横向挤密作用,促进土的固结,另一方面石灰桩与桩间土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改善了桩间土的土质。石灰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点是石灰桩和桩间土共同作用形成复合地基,通过桩体自身强度及对桩间  相似文献   

17.
根据桩土变形连续及协调条件,采用土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鼓胀变形情况下桩与桩间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推导出当桩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应力历史和含水率对滑带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圣明  胡敏云  王哲 《科技通报》2012,28(9):36-39,88
滑带土是滑坡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滑带土的强度特性是分析滑坡稳定性重要前提。边坡滑带土的强度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正确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选择合理的强度特性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某潜在土层滑移带的现场取样,首先采用室内试验得到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然后分析应力历史和含水率对滑带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到滑带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应变硬化特征;土样的抗剪强度指标值随着先期固结压力增大而增大;含水率增大会导致土样的抗剪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甘地 《科技广场》2013,(10):213-217
公路滑坡治理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证交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理公路高陡边坡的措施有SNS柔性防护技术、喷锚网支护技术、抗滑桩墙体系等。而抗滑桩工程则由于抗滑桩具有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滑面较深的大型滑坡,因有滑坡稳定性和地质环境干扰小、可多桩同时施工、工期较短、抗滑能力强等多方面的突出优点成为滑坡地质灾害治理中一种主要的方法。本文将介绍某公路滑坡的治理经验,阐述了滑坡的形成原因,重点分析了滑坡的地质情况,提出了”抗滑桩+削坡+锚杆支护+挡土墙+截、排水工程”的滑坡体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紫坪铺水利枢纽导流洞出口边坡高差达160余米,岩层裂隙密集、层间剪切破碎带和断层均较发育。边坡开挖过程中受连续几个月的降雨影响先后发生了变形、开裂、崩塌及滑坡等地质灾害。施工中运用了削坡减栽、钢管抗滑、人工挖孔桩、砼框格粱、深孔锚筋柬、坡面排水、挂网及喷锚支护和预应力锚索等综合整治技术对边坡进行了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边坡的永久稳定,为紫坪铺工程后续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