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把先秦的哲理寓言发展为社会讽刺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效果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批生动的寓言形象,把我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推向了成熟阶段;柳宗元在寓言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源于作家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与其本人的文学主张和个人遭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唐代柳宗元创作寓言,使先秦以来寓言依附于史学、哲学的情况发生变化,成为独立的文体.本文从对柳宗元寓言创作的渊源探究到对其意象群选取的解析中,力求深入地了解柳宗元的寓言创作全貌和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最终得出了柳宗元寓言创作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寓言对先秦寓言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由散体拓展到众多样式。  相似文献   

4.
唐代柳宗元创作寓言 ,使先秦以来寓言依附于史学、哲学的情况发生变化 ,成为独立的文体。柳宗元寓言作品有两个特色。其一 ,浓郁的文学色彩。表现为构思精巧 ,故事完整 ,情节曲折 ;描绘细腻 ,形象生动 ,鲜明 ;语言精粹洗练 ,笔锋犀利明快。其二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鲜明的战斗性。所以这样 ,和他的文学主张及个人遭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由散体拓展到众多样式.  相似文献   

8.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理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古代寓言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古代寓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散文大发展的先秦时期,成熟于唐宋古文运动中,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元明清以降,又和小说、笑话互相影响、渗透。中国古代寓言文学以其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把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片断发展成为完整的,更具有文学意味的短篇,使寓言取得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的地位.这些寓言讽刺社会上种种腐败现象,一针见血,具有深刻而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文学价值,是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成熟的标志.下边笔者就柳宗元寓言的主要艺术特色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是一位杰出的古代寓言作家。他以独具风格的讽刺艺术,单独成篇的形式,将中国古代寓言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古代寓言创作,在柳宗元之前,还只是处于一个浑沌的摸索阶段。不同的故事殊途同归,为建立一个理论体系服务,这是先秦寓言的一个共同特色,故被称为哲理寓言。先秦寓言中,虽有些故事具有讽刺性,但其立意却不是为了塑造某一社会阶层的形象,而在于批判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继承了先秦寓言的创作经验,借鉴了印度寓言和六朝传奇的艺术手法,深深植根于中唐社会的土壤.彰显鲜明的社会讽刺主题;善于对动物进行人格化的创造;故事情节完整,曲折有致:寄寓机智巧妙,灵活多变,体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特色。柳宗元的寓言促成了寓言文学的独立性、促进了寓言创作方向的转化,对中国古代寓言在唐代的复兴所做出的贡献有口皆碑.对唐以后的寓言创作的影响更是深远.  相似文献   

12.
在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唐传奇可分为三大风格类型,这就是幻想类、写实类和寓言类。唐代小说中出现寓言传奇这一风格类型,绝非中国小说史上的偶然现象,它与中国小说从最初萌芽到发育成熟之过程的独特性直接相连,对它以后的小说史也有深远的影响,是构成中国小说史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伊索寓言与我国先秦寓言的比较,阐明寓言传奇的特征、深厚的历史渊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与寓言--以先秦诸子为中心的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这一点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表现尤为明显。其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大量而又广泛地运用“寓言”,无论是作为文学体裁的“寓言”还是作为语言形式的“寓言”,都与隐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大量先秦诸子“寓言”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代的重大社会变革使得寓言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登上了文学发展的历史舞台。先秦寓言大多以巧妙的联想或富含哲理的警策性的暗讽出现在诸子散文中,借以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加强思想的说服力。综观先秦寓言,可以发现,宋人的"愚笨"形象最具代表性,常常是以或愚笨、或呆板、或鲁莽、或迂腐不堪的不良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有时甚至可以用"弱智"来形容。究其原因,这与宋国在各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和所处的地域环境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析寓言教学     
析寓言教学江苏省江都县实验小学李文会寓言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小语课本中选编了不少寓言,它们是我们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语文知识教学的一种生动有效的文学形式。教学实践启示我们,寓言教学中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再现形象寓言中都有生动的人物或人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韩国成均馆大学权锡焕博士的毕业论文《先秦寓言研究》的中文提要。对先秦寓言的文体特质、起源与发展阶段,它在战国以及在整个中国文学与文化中的地位,各类寓言形象的精神意蕴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权博士在写博士论文期间,曾来我院访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茅盾的寓言创作在寓言形式和新的思维内容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在艺术表达方面的建树都对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寓言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指出茅盾的寓言创作做了许多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第一”的工作,是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8.
赵春亚 《考试周刊》2013,(58):34-34
<正>大人小孩都爱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表达观点、达到劝解的目的是一种独具智慧的行为。寓言故事正是这样一种喻哲理于叙事、喻庄重于诙谐、喻沉思于欢笑之中的微型小故事。中国古代的庄子、西方的伊索都是因为善于用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表达观点而被尊为思想大师。把寓言这个古老而闪耀真理光辉的文体介绍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品味它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寓言这一文体的特征,寓言教学一般分为这样几个板块:熟悉故事情节、领悟主要寓意、多角度阐述寓意、联系生  相似文献   

19.
寓言文体,古今中外兼有之。我国滥觞于西周,辉煌于先秦,但依存于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中。秦汉以降,日见式微,样式趋于简要。魏晋人思想略为解放,应有若干可取之处,然而经过后人删辑,剩下也往往了无生趣。唐代思想限制比较宽松,寓言一道,似大有发展之余地,然而唐代诗风颇盛,以诗取士,文人的努力,也无意于此。宋明两代笔记小说盛行,然寓言时有所见。明代作家作品大有进步,明人著作中辑集的寓言作品,较之流传在民间的自然要少得多。清代成为专辑的寓言,比起明人的作品来,境界要卑微得多。发扬寓言的教化作用,强化其激浊扬清的社会意义,重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0.
由于对寓言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因而,对什么是寓言的认识,就很不一致,王焕镳先生在五十年代中期所著《先秦寓言研究》一书中写道,“寓言是比喻的最高形式”。曾编译过中国古代寓言的魏金枝先生,在1957年4月的《人民文学》《谈谈我国寓言》一文中说,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匕首”。《文艺报》1957年6月号上登载莫干河《谈寓言》一文,他认为“寓言是基于人生现象和自然现象的真实精密的观察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杨公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