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西方文化发展的根源有二:一个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另一个就是希伯来基督教的中世纪文化传统.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都是人类古代遗产的宝贵财富,而宗教对这两种文化的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希伯来宗教即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在希伯来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古代希腊宗教与一些高级宗教相比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它与社会其他领域联系较为密切,因此被很多专家学者称作公民宗教.本文试图从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和仪式形式三个方面对希伯来宗教与古希腊宗教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古代宗教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学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土壤上成长、繁荣的。要研究西方文学不应忽略基督教的影响。 宗教是个复杂的东西,作为一种世界观,它反映着人们对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着特定的心态、特定的思维方式。因而,把它简单地界定为“精神的鸦片”“颠倒的世界观”,恐怕不一定很客观。以基督教而论,它既告诉人们和睦、互爱、宽容,给人提供精神上的避难所,为平衡人们的心理起到一定的疗治作用。又高扬神性,贬损人性、人的价值,有一定的反动性。至于宗教与文学之间,则显示了更为复杂的关系,作为文化这一大范畴中的不同层面,它们既融合、渗透又互相冲突。我们阅读西方的文学作品,总要涉及到基督教,本文试图就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关系作一点抛砖引玉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宗教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和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基督教团契是基督教在高校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大学生基督教信徒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大学生基督教团契带有诱惑性、组织性、隐蔽性等特点。高校、政府及社会应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基督教团契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持续到1864年。该运动遍及清帝国的所有省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同时也是一场宗教文化革命,共有两千万人丧生。洪秀全所发起的太平天国信仰,虽然有着基督教的部分教义和形式,但它不是西方宗教或者基督教信仰,也不是中国化了的基督教。太平信仰由基督教信仰点燃,却发展成了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宗教,是中国古典文化与宗教的回归的尝试,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吸引力的实质。洪秀全利用基督教因素打破其时固有的文化形态,开启了复古之路,其目标是要在古典文化与宗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的产物 ,它的教义来源于基督教 ,但它的教义、宗教内容和宗教活动方面与基督教有很大差异。它实际上是西方基督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产物 ,并且适应了太平天国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是美国文明的支柱之一,影响着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部分的美国人都认为上帝在他们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美国人的这种宗教意识与美国殖民地开始时期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移民的强烈的宗教动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时移民尤其是迁往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移居的最大推动力来自宗教,并以他们的成功给美国社会打上了永久的宗教印迹,使得美利坚至今仍是一个笃信基督教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人道主义是现当代西方社会较为流行的社会思潮之一,也是新托马斯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唯物史观看,这一思潮的兴起是新托马斯主义为解决现代西方社会病和文化危机开出的一个宗教处方。尽管它不能解决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危机,但它体现了西方传统宗教对现实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的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深入到西方人的生活,影响到西方世界政治、文学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没有对基督教的了解,就很难真正认识、领略西方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人类学的一个常数。从进化学派开始,人类学家便将宗教纳入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之后,诸多流派也都对宗教保持了一种锲而不舍的热情。宗教对话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但由于它具有浓重的西方基督教世界的背景,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遇有困境。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描述一个村庄基督教和民间信仰和谐相处的微观图景,说明宗教对话在微观社区层面是如何可能的,并运用人类学理论解读其中的中国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督教的罪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干坏事,它有其自身特殊的含义,同时它与法律意义上的罪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按照美国主流文化的标准而被打造出来的电影《七宗罪》(英文名称Seven)从宗教的角度来解读当代美国社会弊病,充分展示了美国人对基督教的罪的诠释以及对基督教《圣经》的尊崇,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美国社会,其宗教反思的社会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它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英语谚语中蕴涵着丰富的基督教文化.根据克拉克洪文化分析模式的原理,基督教对英语谚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人和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行为取向、人性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深入挖掘英语谚语中基督教的文化因素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源远流长,几乎所有的西方作家和文学巨匠都曾从中汲取过养料,形成了以其为"文化元典"的创作与思维模式,也成为我们今天破解西方文学传统的"密码"。无论是在基督教神威远播、一统天下的时代,还是在人性张扬、神性贬抑的当下,基督教文化的穿透力都无所不在。基督教文化在滋养西方文学外在形式的同时,也构筑了西方文学内在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3.
当证人站在法庭上,手抚《圣经》宣誓其所说证言均属实的时候,是什么力量让他说出真正的事实,而这其中宗教又起了什么作用?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哈罗德?J?伯尔曼曾说过:“西方法律体系的基本制度、概念和价值都有其十一、十二世纪的宗教仪式、圣礼以及学说方面的渊源.”同时他还曾说过:“西方法律科学是一种世俗的神学.”因此,在法治完善的过程中,宗教的力量不容忽视.本文将从基督教法律文化构成,其历史贡献以及启示三方面来阐述基督教法律文化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圣经》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经典。谊书不仅是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对整个西方乃至人类的宗教、哲学、思想,风俗习惯.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圣经》故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永恒的价值,对西方文化和英语语言影响深远,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是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5.
罗红霞 《文教资料》2012,(32):95-98
基督教文化在当代中国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当代作家都有意无意地在宗教文化中寻求文学资源,使得当代文学或隐或现地蒙上了一层宗教的光环。本文主要阐释了基督教话语下史铁生的个体言说,史铁生深受现代神学的影响,具有深厚的现代神学思想,再加上自己独特的生存体验,自觉将基督教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和文学资源融入自己的人生和写作,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宗教观念和言说方式。在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史铁生领受了对神性的感性依赖,在求索中追寻个体生存之根,在问信中思考生命的欠然,在爱愿中实现心魂的救赎,从而创造出一种彼岸的语言,超越一切的限制,去到一切心魂的由衷的所在,完成了他神性和诗性的个体言说。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基督教自公元五、六世纪在西方传播开来之后,就一直是十分广泛深入地影响着西方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决不仅仅是在宗教上,从人生观、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经济、哲学,乃至文学艺术,直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可以说家喻户晓,无所不包.我们说,基督教自创立以来,之所以能在西方独占鳌头一千多年,拥有七亿五千多万信徒,这还是80年代的统计,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相似文献   

17.
高虹 《现代语文》2010,(4):64-66
曹禺的戏剧创作与宗教的关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曹禺接受宗教的影响决不囿于某一具体宗教形态,他是一种泛宗教影响。原罪意识是曹禺早期戏剧创作的中心主题之一。他在戏剧《雷雨》中不仅以艺术化的手法演绎了基督教文化的原罪理念,同时也将人性无法完全克服的根本弱点带入原罪意识中加以解剖,最终提出了人类灵魂拯救与自救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革命前后几十年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们常常以"孤立""不卷入""中立"来概括。这似乎是一个普遍流行的神话,然而却是一个被误读的神话。首先,美国从来就不是孤立主义者,从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最初年月起,美国就有着一种积极的对外政策,这一点,浸透在美国人的清教理想和社会文化之中。其次,即便是将孤立主义定义为不介入欧洲政治事务,也仍然是夸大事实。一个从宗教情怀到社会文化都浸染着"积极的"对外取向的国家,是不会置身于欧洲事务之外的。再次,建国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与其说是因为实力不济而不得不"敬而远之",毋宁说是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主动做出的取舍。  相似文献   

19.
张苏 《考试周刊》2012,(70):27-28
基督教的罪是原罪,它与法律意义上的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含有其自身特殊的韵味。按照美国主流文化的标准而被打造出来的电影《七宗罪》(英文名称Seven)从宗教的角度来解读当代美国社会弊病,充分展示了美国人对基督教的罪的诠释及对基督教《圣经》的尊崇.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美国社会,其宗教反思的社会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常常借助宗教传播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在古代,通过佛教入华.我们接受了印度和中亚的文化;在中世纪.通过伊斯兰教人华,我们接触到了阿拉伯及中东各族人民的文化:在近代.通过基督教人华,我们又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欧美文化。由此可见,宗教与文化、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