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元代与关汉卿齐名的戏曲作家王实甫所写的《西厢记杂剧》,是一部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杰作,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巨著之一,金圣叹以之与《楚辞》、 《庄子》、《史记》等名著并驾齐驱,号称“十才子书”。全剧共五本二十折。有的版本把第二本开头的《楔子》也作为一折,那末总共二十一折,是元杂剧中的大型剧本,突破了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的体制。它以唐代元稹《会真记》(又名《莺莺传》)的崔莺莺与张珙(君瑞)的恋  相似文献   

2.
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叙述崔莺莺和张珙二人爱情故事的同时,不自觉地遵照了人类上古时代神话思维中的时空模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哲学观,并且将它们贯穿于故事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王仁俊的辑佚之作《西夏文缀》卷,是传世最早的一部汉文西夏公文的汇辑之作,共辑录汉文西夏公文21篇。罗福颐辑《夏文存》其《外编》各1卷,专门纠正《西夏文缀》辑录之失。宋朝赐与西夏的诏令公文,集中地反映在宋人辑录的《宋大诏令集》中。王氏、罗氏及宋人之作都为我们今天研究汉文西夏公文提供了资料上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自明清始人们对“西厢记”里的张珙多持肯定态度,认为他是一个知书达礼、忠厚机灵、恭俭温良的人,但笔者仔细研读该剧后发现,在元初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他是一位庸俗无行、机诈百端、心地歹毒之辈,与明清以后的张珙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王喜 《学语文》2014,(4):24-25
很多年前初读《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心中并无悲意,反倒有几分可喜的地方。碧云高空挂,黄花满地金。步履在缤纷的落英之上,崔莺莺送张珙去赶考,而此番进京是为拿一张极易得的婚姻许可证,送走张珙不就意味着崔张二人距婚姻殿堂更近一步!就此而言,长亭送别不应是悲苦之事,而应有喜乐之情才算合理。后来重读再读三读,才不由地悲从中来。  相似文献   

6.
【剧情背景】 话说书生张珙在曾救寺偶遇故相国之女崔莺莺,一见钟情,从此在寺内借了一间房住下,并利用各种机会接近莺莺。正当二人渐生情愫之时,驻守在附近的一个叫孙飞虎的将领,听说了催莺莺的美貌,  相似文献   

7.
作为辑录古籍精要之语或典章旧制而成书的著作,《群书治要》、《通典》、《意林》从内含丰富治道之术的《管子》中吸取了不少内容。由于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它们对《管子》的辑录显示出不同的思想取向。  相似文献   

8.
《全元文》的编纂出版,为研究元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笔者在阅读相关安徽地方文献时,发现元人撰稿12篇,皆不载于《全元文》,相关补遗文章也未提及或补入。其中,汪泽民2篇、汪幼凤3篇、李习1篇、倪从1篇、傅若金1篇、曹时敏1篇、吴翱1篇、无名氏2篇,今予以辑录,补《全元文》之阙,为研究元代安徽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前朝崔相国病逝后,夫人郑氏和女儿崔莺莺扶灵枢归葬,途经河中府,停灵于普救寺中。书生张珙上京应试路过普救寺,在佛殿上偶见莺莺。一见钟情,借故也在寺中住下。两人隔墙和诗,道场传情。互相爱慕,但无由相会。  相似文献   

10.
张澍辑录的《续敦煌实录》是敦煌地区上自东汉,下至五代900多年间的人物传记,也可看作是敦煌地区的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地方史。《续敦煌实录》从体例上讲,具有章学诚所说"因事命篇,不为常例所拘"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搜罗广泛、征引博洽,十分丰富。张澍辑录《续敦煌实录》的目的在于拂去敦煌这一"夜光之璧"上的灰尘,使之重新闪亮;章著敦煌"尤异之贤",使之重新为世人所识。其慧眼独识,令人佩服。读《续敦煌实录》使人深感敦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敦煌人民创造的,敦煌地区一度曾是创造文化和输出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谈谈《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段启明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公认的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见王世贞(曲藻》。它所敷演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莺莺传》(元稹撰)。在这篇小说里.“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  相似文献   

12.
《故乡情》辑录了《将军的私事》和《他与故乡同在》两篇故事。这两篇故事,选材角度相同,表现的主题也相同,标题“故乡情”与所表达的主题是十分吻合的。在这两篇故事中,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事,以饱蘸感情的笔调,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革命前辈对故乡、对故乡人民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为名著写续书实属不易,为大家所熟悉的《西厢记》续写后篇就更是难得上乘。《西厢记后传》一书较好地处理了民间传说中的故事题材,基本上符合原著的主旨和基本精神,在续写名著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提起《劝学篇》,一般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儒家大师荀子所著。殊不知,在中国历史上,《劝学篇》不止一篇,而作者也并非只有一人。战国时期尸佼著的《尸子》中就有《劝学》篇。《尸子》一书虽已遗失,但唐代魏征等人编辑的《群书治要》第三十六卷还辑录有十三篇,  相似文献   

15.
朝鲜经典盘索里小说《春香传》和元杂剧《西厢记》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两部经典名作,两部作品中所描叙的男女婚恋故事,呈现出朦胧的现代意识,具有反封建的思想主题。两部作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是文学体裁不同,《西厢记》为元杂剧,《春香传》是"盘索里"类小说。二是《西厢记》与《春香传》主人公身份地位不同,崔莺莺是相国千金,张生却家境贫寒;而《春香传》则相反,李梦龙是两班贵族,而春香是退妓之女。《西厢记》与《春香传》中男主人公在追求爱情方式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本文在此基础上考察中朝两国文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全宋文》将两宋文章加以汇编集录,对学术界的影响至为深远。但是由于宋代的文学创作相当繁盛,其中不免有些作品散落在较为稀见的地方志中,并不为通常的总集或选集所著录,进而造成被《全宋文》漏收的情况。现就山东府县志中所著录的8篇宋代佚文进行辑录,以补《全宋文》之遗。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八十一字,字字珠玑,令读者馨香扑鼻,以致后世之人纷纷仿作,生发新篇。现辑录几篇今人戏作,所叙之事,或褒或贬,读后如嚼橄榄,令人回味。 《公仆铭》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性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察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  相似文献   

18.
《唐诗纪事》八十一卷,宋计有功撰。前人以为“采摭繁富,于唐一代诗人或录名篇,或纪本事,兼详其世系爵里,凡一千一百五十家,唐人诗集不传于世者,多赖是书以存。其某篇为某集所取者,如《极玄集》、《主客图》之类,亦一一洋注。今姚台之书(《极玄集》)犹存,张为之书(《主客图》),独藉此编以见梗概(按:《函海》木《主客图》即从此书辑录而成)。犹可考其孰为主,孰为客,孰为及门,孰为升堂,孰为入室,则其辑录之功,亦不可没也”。(《四库全书〈唐诗纪事〉提要》)说明它在研究唐代诗歌历史方面,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一部书。  相似文献   

19.
《商周逸诗辑考》一书,所辑录基本囊括现所存见各类商周逸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清晰呈现了商周逸诗的发展概况和嬗变规律.对于每一篇逸诗,主要从“辑录”、“校考”、“斌案”三个方面进行辑录和考释,不仅订正了若干文献中的错误记载,而且对许多所谓伪作进行了辨正.《凡例》一文,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作用,体现出作者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该书堪称当前学界辑佚与研究商周逸诗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20.
《湘君》、《湘夫人》(以下简称“二《湘》”)是屈原《九歌》的第三篇和第四篇,它们实际上是同一首诗的上下两章。这是一首抒写“巫者”的失恋之歌.同时也是一曲“节妇吟”。以上是笔者对二《湘》长期思考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