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对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即所持的质量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学术成果导向的质量观、职业导向的质量观、学术训练导向的质量观和效益导向的质量观。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评价博士质量时,受教育者(博士生和毕业博士)与和教育者(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负责人)普遍高度重视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但对博士生相关学科知识和学位论文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不同学科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人才的基本含义包括几个方面:人才必须是有知识的;人才是发展的;人才是多元的;人才的价值在于贡献。高等教育要在这样的人才观思想下确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念,实现从绝对质量观到相对质量观的转变,从局部质量观到全面质量观的转变,从一元质量观到多元质量观的转变,从本体质量观到社会质量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也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应不应该继续用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来审视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转变传统高等教育质量观,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从精英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强调“质量标准”的单一性,即以“合格人才”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而所谓的“合格”又是以学术或分数为基准,而对这之外…  相似文献   

4.
由干精英教育模式下单一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是影响大众化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提出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注重对学生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的多元质量观,并提出了多元质量观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一些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强调了在多元质量观下要严格规范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质量:理性评价与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要求,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是我国高校扩招引起的对质量担忧的审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和时代属性的探讨,为我们认识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质量观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基础。在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因素及其评价标准后,论文提出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以发展的眼光看质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方面来理性地认识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99,自引:7,他引:99  
本文对高校扩招以后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方面,主要对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特色化的质量观作了综述;在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方面,主要在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市场调节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赵婷婷 《江苏高教》2002,11(1):39-41
文章首先总结了西方大众化时期有代表性的三种高等教育质量观,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的原因及表现。本文认为,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最大的转变就在于质量标准的变化和评价质量主体的变化,因此,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精英时期的质量观必须首先在这两方面进行转变,才能适应我国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质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 ,现代高等教育建立在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基础上 ,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在高等教育的历史分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高等教育发展中 ,不同的质量观通常是不断叠加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大众化时代是多种高等教育质量观并存的时代 ,不同质量哲学构成了高等教育层次分工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同时存在着学术质量观、社会需要质量观、个人导向质量观、市场导向的质量观 ,不同的高等学校在这不同的质量观中应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 ,应该有各自的主导质量观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师质量观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教师质量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一阶段的教师质量观应该是多样化和整体化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主要表现在教师个体素质上,整体化的质量观主要表现在教师群体状态上。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始终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永恒主题。为了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在21世纪有更大的突破,我们需要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上作出新的转变。一、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种种误区所谓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从哲学高度来看,可以概括为:成人高等教育活动或现象协调满足社会与人两方面需要的特性。简言之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看法。长期以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人们在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看法上却存在着种种不正确的地…  相似文献   

11.
徐增平 《考试周刊》2011,(22):200-200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新旧的质量观念相互冲突。我们应用发展变化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12.
面对21世纪挑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认为转变传统的质量观,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质量观,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并提出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转变及重构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作者在文中对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反思,认为应该切实转变现时不合时宜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实现从绝对、产品、内部、一元质量观向相对、服务、外部、多元质量观的转变,并在此指导下从学科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人维度三个方面重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建构起科学的研究生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质量观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现代高等教育建立在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基础上,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在高等教育的历史分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同的质量观通常是不断叠加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大众化时代是多种高等教育质量观并存的时代,不同质量哲学构成了高等教育层次分工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同时存在着学术质量观、社会需要质量观、个人导向质量观、市场导向的质量观,不同的高等学校在这不同的质量观中应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应该有各自的主导质量观。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质量观历经从生产者质量观到消费者质量观,再到教育服务质量观的演进过程,尽管每一阶段有其独特的质量评判取向,但其背后潜藏着相同或相似的逻辑。这种逻辑裹挟着政策、资源、理念和需求等众多力量。它们牵引着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左右高等教育向本质的回归、影响评判主体的转变及质量评判标准的多样化,共同推动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  相似文献   

16.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是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诠释何谓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以及质量观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以此来探讨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教育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担心因高校“门槛”的降低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实际上这是在大众化条件下科学的质量发展观尚未确立的必然反映。必须尽快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以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来认识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 ,我国教育发生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 ,这一教育质量观的深刻变革必然对传统的师生质量观提出了挑战。本文揭示了在应试教育下 ,教师和学生质量观存在认识误区 ,并提出了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重新确立科学的师生质量观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发展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有四层含义:首先,发展是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是首要任务。只有发展了,有了一定的数量,才能谈质量。在我国教育不发达的情况下,尤其是高等教育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必须树立为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其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质量问题,不要因为眼前出了一点问题而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20.
一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很多人就担心会影响教育质量问题,怕再回到“文革”期间“开门办学”的老路上去。其实,这里有个教育质量观的正确与否的问题。首先,要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讲质量,而是要提高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质量,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里需要区别开什么是“应试教育质量观”,什么是“素质教育质量观”。“应试教育”的所谓教育教学“质量”,是少数人的质量,是只重智育而轻视德育、体育的质量,是欠全面的畸形发展的质量,是高分低能的质量,是以牺牲大多数为代价的质量。说到底,待“应试教育”强化到一定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