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文 《百科知识》2011,(10):16-17
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一个距今135.5亿年的星系,这是已知最古老的星系。这一发现有助于揭开宇宙“黑暗时代”之谜。根据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可的大爆炸理论,宇宙是137.5亿年前由一个非常小的点爆炸形成的。约38万年后,能量逐渐形成了物质,大量氢气弥散在宇宙中。  相似文献   

2.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生之后,早期宇宙的信息已经丢失,因此观测“宇宙扰动”的最佳时期应该是恒星开始形成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甚至将无法窥探到这一宇宙时期,形成“视觉空洞”。  相似文献   

3.
<正>现有的星系形成理论认为,星系的质量同距离成反比,小质量星系形成于宇宙早期,再通过合并形成大质量星系,大质量星系只能在宇宙1/3年龄以后形成。然而这个现有的星系形成理论将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4.
近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英国杜伦大学和加迪夫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采用“宇宙眼”技术的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个距离地球大约110亿光年的年轻星系,发现该星系正在不停地旋转并慢慢演化成一个螺旋形状。该星系似乎形成于宇宙大爆炸20亿年之后。该星系与银河系非常类似,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07-I000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仙女座大星系是银河系的近邻,科学家已经在该星系中发现了26个很可能是新黑洞的神秘天体,这意味仙女座大星系中隐藏着更多的“宇宙陷阱”。黑洞是一类拥有强大引力的天体,几乎不会发出可见光,只有当物质落入黑洞中时,会形成强大的.x射线喷流,大多数星系中央都拥有超大质量黑洞,它们就如同星系的“马达”,通过强大的引力场控制着整个星系,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超大质量黑洞较为容易被发现,而恒星级黑洞却是难以发现的“宇宙陷阱”。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08-I0010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银河演化探测器最近成功揭开了宇宙中“幽灵”星系的神秘面纱,为认识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这也是“幽灵星系”的真实面貌首次被天文望远镜观察到。  相似文献   

7.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深邃得让人难以想象,而散布于其中的星系是我们宇宙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它们热烈的光芒,让我们的宇宙变得美丽多姿。简单来说,星系就是由恒星、尘埃、气体组成的巨大集团。原则上,一个典型的星系包含有千亿颗恒 椭圆星系星,直径有数万光年。宇宙中存在有1000亿到1兆个星系,它们稀疏地分布于宇宙之中。星系自宇宙诞生后不久就在不断地成长、演化,并在今天的宇宙中形成了千姿万态的形状。可以说,宇宙中没有两个星系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每一个星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但是由于星系都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范围内形成,因此它…  相似文献   

8.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1,(19)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4日消息,—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近日利用遥远的短暂伽马射线暴对远距离星系的成分结构进行了研究。令人意外的是,在这项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开展的观测研究工作中,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存在于早期年轻宇宙中的两个星系竟然含有比太阳更高的重元素丰度。这两个星系可能正处于合并过程当中。科学家们怀疑正是这些早期宇宙中处于合并过程中的星系导致了大量新生匣星的出现,并引发了伽马射线暴。  相似文献   

10.
(1)宇宙科学这是人类向“大”的方向进行的探索,即宇宙观的科学。满天星斗,茫茫宇宙。对于人类来说始终是一个谜。无边无际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演化的?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想知道的事情。宇宙科学主要就是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包括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和变化,等等。科学家们探索的主要方面有:膨胀学说、宇宙爆炸说以及黑洞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杨小虎的博士论文《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中第4部分内容整理缩写而成。讨论如何利用星系-星系的弱引力透镜观测来获得星系光度-暗物质晕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建立的条件光度函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预言了给定质量的暗物质晕中所能形成的不同光度的星系的概率。这些结果给出了讨论星系形成理论中各种物理过程的判据。基于这个模型还预言了一些宇宙中光的分布行为:如宇宙中超过一半的光是来自质量小于1012太阳质量的暗物质晕中。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家曾经认为,宇宙中庞大的椭圆星系是由两个或多个较小的漩涡星系碰撞合并后形成的。但是根据科学家最近的分析,庞大星系的形成好像另有玄机。我们知道,雪花的形成是从小小的晶核开始,不断结晶生长,最后形成较大的、六角形的规则形状。在结晶过程中,水分子会因  相似文献   

13.
一则不爆炸的爆炸性新闻天文学家们最近发现,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个空洞是如此之大,它的直径将近三亿光年,足以容纳下2000个“中等”大小的星系。这个发现对老百姓来说,可算是一则爆炸性新闻,但对天文学家来说,却是意料之中,一点都不具备“爆炸性”,因为他们早已知道:也许宇宙就是一个多孔的怪物!早在1976年,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就曾断言,在星系分布上有可能存在“间断”或“断头”。也就是说,宇宙中存在着“空洞”。前苏联科学家还预测,宇宙中存在这样的“空洞”不下十个,这些“空洞”最终使得宇宙形成一个多孔…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09,(3):42-42
一个宇宙再游离过程,被认为是在宇宙足够冷却、以允许第一代恒星形成之后开始的。人们是通过观测在大爆炸之后不到10亿年形成的天体来研究这一时期的。红移值z=6.42的类星体SDSS J114816.64+525150.3的宿主星系就是这样一个星系.现在研究人员已用很好的空间分辨率对其进行了威像,显示了一个存在强烈恒星形成过程的巨大区域。  相似文献   

15.
"小不点"黑洞最近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因为德国科学家最近在一个距地球约110亿光年外的星系中发现了水分子,这可是人类迄今在距离地球最远的星系中发现水的存在,表明水在宇宙诞生初期是普遍存在的。在此之前,人类发现的有水的星系最远距离地球约70亿光年。  相似文献   

16.
想像一下你开着车出门,发现街道上行驶的车辆中,一半以上都有被撞的痕迹,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很荒唐?会不会为自己的车子担心?还是先别为车子担心的了,该担心的是我们的银河系。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的星系有53%都曾经发生过“撞车”事故!这说明,我们周围的宇宙并不太平,到处都曾发生过“交通事故”。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星系遭受了另外星系的撞击,并不一定意味着星系中的恒星与恒星之间的直接撞击,星系碰撞应该会对于恒星形成速率和星系形状产生强烈的影响。此外,星系碰撞并没有像科学家理论推测的那样,产生出新的恒星组合形式。天文学家目前…  相似文献   

17.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3,(8):41
宇宙始于大爆炸——这是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万亿分之一的巨大爆炸,爆炸产生的微小辐射粒子比一个句号还要小。最初的原子经过38万年形成了含76%氢和24%氦的混合物。宇宙10亿年后形成了第一批恒星,整个宇宙内布满了短星系。  相似文献   

18.
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河系中心转,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常识。那么更大的尺度上,宇宙是什么样的结构呢? 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属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绕着室女座星系团的中心转动,而室女座星系刚则包含了1000多个星系。不过,宇宙的星系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它们往往会聚集在一处,分布成条带状或片状,在这些“集团”之间,则是巨大的、星系稀少的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19.
欧洲航天局计划2008年夏天发射一台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赫舍尔天文望远镜,以捕捉130亿年前星系发出的光线,探索宇宙大爆炸的秘密。根据设想,赫舍尔望远镜将用于揭开宇宙星系的形成之谜。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宇宙的结构如同折纸一样,引力是把最初平坦的一张纸折叠起来形成星系,并把光明和生命带到这个宇宙。通过对折纸这种直观的类比,我们就可以研究出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们会旋转,以及早期的宇宙如何形成网状结构以及巨大的空洞,这是不是很神奇?6维空间中折纸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马克·尼灵克,正在从事对星系和宇宙结构形成的研究,尤其是对暗物质吸引普通物质并形成星系过程的研究。2011年,尼灵克遇到了罗伯特·朗——一位折纸大师,也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