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和论虽然不是波德莱尔发明的,但是它却是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波德莱尔在自己的诗作中同归对这一古老原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灵活运用,为自己的诗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文章通过对波德莱尔诗歌中应和因素的分析,引领大家一起领略波德莱尔诗歌的独特美意和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以"轻与重"的观念为指导对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中的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进行文本细读与批评,重点关注诗歌文本中存在的"轻"与"重"的对比,分单一性、矛盾性、落差性三种不同的"轻与重"的对比角度对具体诗歌文本展开细读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波德莱尔诗歌创作中"轻与重"的具体运作方式,不仅体现在诗歌的内容方面,同样在诗歌的形式即诗歌的格律方面,甚至是内容与形式同步与交织的"轻与重"的落差场,展现出《恶之花》中诗歌创作丰富的内容与技巧。  相似文献   

3.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4.
洪雯 《广西教育》2013,(23):111-113
选取波德莱尔和陈敬容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各一首,采用对诗歌文本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两首诗隐喻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试图揭示两位诗人在诗学创作和美学理念中"交集"和不同点:陈敬容通过隐喻意象抒发生命的张力,而波德莱尔则以隐喻意象表达了"现代性"态度。  相似文献   

5.
选取波德莱尔和陈敬容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各一首,采用对诗歌文本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两首诗隐喻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试图揭示两位诗人在诗学创作和美学理念中“交集”和不同点:陈敬容通过隐喻意象抒发生命的张力,而波德莱尔则以隐喻意象表达了“现代性”态度.  相似文献   

6.
柏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诗人中受波德莱尔影响最大的接受者。通过阅读波德莱尔的诗歌,他深刻领悟到波氏独特的现代性诗学观念,并结合中国诗歌的自身发展以及个人审美倾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诗歌创作。从诗歌形式及诗歌语言上看,柏桦与波德莱尔相去甚远,但这位西方伟大诗人仍然在柏桦的诗学观念、诗歌创作上留下了烙印。本文通过柏桦的个案研究,考察波德莱尔诗学在中国当代诗人群体的印迹与留痕。  相似文献   

7.
波德莱尔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被尊为现代派的鼻祖。他的艺术创新首先表现在诗歌描写的对象上,并由此折射出以丑为美、化丑为美的美学思想;其次表现在对人的苦闷心态的展示上;第三提出了通感理论,并在创作中大大丰富了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为现代派的出现开辟了道路;第四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人的精神现象,使文学朝内倾性方向的发展深入了一步。这些事实都说明,波德莱尔是为现代派诗歌和现代派文学铺路的大诗人。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西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长河,波德莱尔和李金发这两位诗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波德莱尔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创者,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中国诗人李金发深受波德莱尔的诗风的影响,将象征派引入中国诗坛,成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创者之一。两人虽渊源颇深,但由于中西现代主义诗歌诞生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它不仅决定了现代主义诗歌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且也从根本上注定在中西诗歌现代性特征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拟通过揭示两个诗人在各自创作上差异,来展现现代主义诗歌的中西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9.
法国象征派先驱波德莱尔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波德莱尔和闻一多进行诗歌功用、审美视角和诗艺贡献三方面的比较,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新诗代表诗人闻一多与波德莱尔之间的契合和前者对后者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正孙玉石在《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把李金发的诗歌分为四个方面:他歌唱人生和命运的悲哀,他歌唱死亡和梦幻的境界,他歌唱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他歌唱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其中对死亡和梦幻境界的歌唱应该说源自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一、一组与死亡有关的意象不论是中国传统诗歌,还是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正面的、美的、能引起人们愉快感受的事物一直在人们的审美情感中占优越地位。但到了波德莱尔那里,审美情  相似文献   

11.
波德莱尔散文诗的文体贡献蒋登科一、近现代诗史上的波德莱尔在法国近代文学史上,乃至世界近代文学史上,波德莱尔(Baudelaire)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他的诗歌把城市生活引入审视视野,并且常常以“恶”作为审视对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恶之花》出版之初,遭到了评论界普遍的猛烈抨击,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好奇。多少年以来,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及其代表作《恶之花》被包裹在一片危险甚至邪恶的气氛中,本文旨在分析波德莱尔其人及其代表作《恶之花》,透过诗人看似邪恶的诗歌触摸到一种名叫责任和道德的特别救赎方式。  相似文献   

13.
魏尔伦是继波德莱尔之后又一伟大的象征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多数发表于19世纪末这个新旧世纪之交的时刻,在他的诗歌作品里不可避免地具备了现代诗歌的特征。按照伊夫·瓦岱(Yves Vadé)对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对应了三种不同的时间感知模式:空洞的现时、纯粹的瞬时、累积的现时。因此,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魏尔伦诗歌中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文雅 《文教资料》2005,(27):153-155
伟大诗人波德莱尔对法国乃至整个世界诗坛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艺术手法都具有魅力非凡的独特性。本文就是从这两方面详细论述了波德莱尔诗歌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对象征派和现代主义诗歌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巨大,与其相关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近现代文学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波德莱尔"忧郁"的研究已有很多,关于其"毁灭"的研究则有限,本文从这一方向出发,对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与美学论著进行研究,分析其美学倾向以及对后世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贺与波德莱尔的诗歌基本相同点是:他们虽然表现了文学的负面认识,但都具有正面影响。李贺的“怪诞”和波德莱尔的“象征”,是出于“忧郁天才”对黑暗现实的抗争,同时也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艺术。“怪杰不怪”,是在于他们都处在相似的历史转折和精神危机的进程,以及相近的个人坎坷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形象思维的共同特点。从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正面影响看,李贺比波德莱尔早一千多年,这无疑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相似文献   

17.
波德莱尔:新时代的先觉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生平创作及《恶之花》作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同时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发生、发展、更新以及波德莱尔诗歌对西方现代诗歌特别是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也有取涉略。  相似文献   

18.
马拉美可谓法国十九世纪的象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马拉美的诗风多受波德莱尔诗歌的影响。但从七十年代起,马拉美的诗歌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他提出象征诗歌美的神秘性,即一点一点地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  相似文献   

19.
李德武的诗歌与诗学具有一种鲜明的时间诗学的本体性特征,“思”与万物的“诗意”是诗人创作中的自有之物,借助时间完成。李德武在对时间本体性安置、时间与空间的一致性等问题的探究中形成了自己的时间审美观。  相似文献   

20.
戴望舒的《雨巷》和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两首诗都描绘了一种“邂逅”的情境,但是由于所使用的意象与诗歌的背景的不同,它们在主题意蕴、情感体验及抒情主人公形象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差异,从而指明了它们各自具有的美学特性和民族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