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教学观是一种“教书”的教学观,这种教学观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充满灵性的自主活动,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交融与碰撞,使学生看不到学内容与生活的相关性。“教书”的教学观忽视了学生的主观需要,只是从社会文化需求与客观价值着眼,无法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所学内容形成主观价值感和达到真正的认同。因此,教学要考虑社会文化和学生两方面的需求与价值,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终极关怀,还要进行过程关怀。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论视野下的教学观:从“教书”转向“教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教学观是一种“教书”的教学观,这种教学观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充满灵性的自主活动,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交融与碰撞,使学生看不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相关性。传统的教学观忽视了学生的主观需要,只从社会文化需求与客观价值着眼,无法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所学内容形成主观价值感并达到真正的认同。因此,教学要考虑社会文化和学生两方面的需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终极关怀,还要进行过程关怀。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不幸的是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恰恰忽视了此工具的使用价值 ,我们的师生总是小心翼翼、不厌其烦地将它拆卸、安装 ,然后精心保存 ,却很少懂得拿此“工具”去使用。舍本而求末 ,以致于我们的毕业生肚子里装满了音、形、义、段、篇、章 ,却说不了自己的话 ,写不了自己的事。因此 ,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要真正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还应从“学以致用”开始。首先 ,教师要转变观念 ,提高业务能力。要甩掉“本本主义”,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将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教师是领航人 ,决定着学生航帆的航向 ,…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在深入领会中学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主体关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人格关怀,让师生关系真正平等起来;落实学习关怀,教学设计与激励更加个性化,方能收到更好  相似文献   

5.
高职“两课”教学实效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结合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际,对目前“两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加强对学生需求的研究,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有限度理性指导下的有效教学将会是教学领域内新的价值诉求.在育人观上,应以“满意”为理念助学生成长;在价值观上,应使教学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观上,应明确复杂情境下教学的不确定性;在评价观上,应重视评价过程中的有限理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从生成论教学哲学关于教学认识的历史性、人本性、文化性因素来看,“教学身体”的虚无危机源于西方教学历史影响下的无“身”,视觉偏好主导下的具“身”研究思维,以及“加速”教育文化对“身体”文化的排斥。对此,重建教学身体观需要关注本土“教学身体”的历史存在,以整体思维研究“教学身体”,并坚定人文关怀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8.
借鉴关怀伦理以人为本、情感熏陶、回归生活的观点,“职业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让学生体验被关怀与学会关怀,从知识认知走向价值认同;拓展教材内容,从生活中寻找适恰的教学素材,使学生与教材建立联系;创设开放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探讨主题。  相似文献   

9.
用“动态生成”观指导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生成”观是华师大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动态生成”观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三:(1)以生命学说理论为基础。即认为学生是其生命活动的构成部分;教学过程必须在动态中生成,必须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命主体的地位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2)以学生的动态发展为内容。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和展现学生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质在动态中发展。(3)以“动态生成”的要求作为教学调控的依据。即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因素,结合教学设计,紧紧抓住“生成因素”,灵活地调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应强化“兴趣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教学”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把理论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的而且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充分发挥主观内因作用。从而消化知识内容。“兴趣教学”是要通过提供教育中能满足学生某种需要的诱因。来激发学生需要的内驱力,从而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要求,不断创新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与情感渗透.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走出“死教书”、“教死书”的误区,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一“、达标式评价”及其缺陷作文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进行评价所依据的价值标准是在一定的作文教学观的指导下建立的。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序列化的写作训练,这样的作文教学观可以称之为“科学训练观”。以“科学训练观”为指导,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以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作为评判的标准,主要从学生是否达到训练要求的角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达标式评价”。评价往往是一根“指挥棒”,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引领作用。作文的“达标式评价”引领着学生的作文全…  相似文献   

13.
张书民 《中国教师》2012,(22):43-45
“爱的文化”,即以爱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研究和实施爱的理念,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通过研究“爱的文化”价值取向,“爱的文化”教育理念,“爱的文化”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构建“爱的文化”教育体系,营造“爱的文化”环境,让师生伴随着“爱的文化”成长。  相似文献   

14.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教师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把生活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为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教材.把社会当作课堂.努力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杨海春 《山东教育》2014,(Z6):52-5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要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做到“教学合一”。《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的真实意义和用法。笔者在平时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关注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自己控制课堂多,给学生练习和参与的机会少,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课  相似文献   

16.
大单元教学的本质在于课程设计,即将单元教学作为“微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由教学意识走向课程意识,以更好地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彰显育人价值、体现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思政课开展大单元教学要在课程意识统领下,依据课标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站在一体化高度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解读,以知行合一为导向对单元活动进行整体设计,按照教学评相互促进要求对单元评价进行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17.
在欣赏教学中,我们最忌讳的是“一言堂”“满堂灌”。但是,教师对“告诉”的忽视使欣赏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不少教师谈“讲”色变,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对作品背后所蕴含知识的“告诉”;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也不讲,让学生一味地欣赏与感悟,忽视了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紧紧地抓住“电灌”不放,忽视了对问题的引领与讲解。这样一来,使欣赏教学过多地游离于形式。学生对作品的一知半解,影响了欣赏教学的效果,使人觉得现今的欣赏教学正在革“告诉”的命!“告诉”是真情的传递,是人文的关怀,是对学生以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唤醒,…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难以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根源在于教师们大多只顾在作文课上下工夫,而忽视了作文教学的其他指导环节。而学生写作时认识世界、吸收内化相关信息之后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问所吸纳的信息包含“表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和方法的习得,不是单靠作文教学所能完成的。鉴于此,语文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切实淡化作文课堂界限,努力摆脱“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观就是教师对“纲要”教学的认识或主张。“纲要”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及相关理论的工具,其结果严重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智力因素的培养。“纲要”现代教学观的基本主张是:“纲要”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后,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开放型的新课程观,建立民主化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和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本文分析了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内涵,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优化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