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永飞 《教育》2011,(31):22-23
9月4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教学楼北楼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会议。说它特别,是因为组织和参加这次会议的成员都是舜耕小学学生的家长——名曰"舜友联合会"的舜耕小学家委会。这样的会议,自"舜友联合会"成立以来,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定期召开,会议上,家长们审阅学校的工作报告,进行交流和研讨,同时也能提出自己建议,对学校在教育  相似文献   

2.
雨中客(二)     
听说过我无影先生的名字声犷舜我去弄一领天下最大的珍珠给你。你不是在吹牛吧?——石互1i■大的雨,你要到哪儿去7.为何这雨一点也淋不到你舟上呢? /这就是我的圈固气革功,是从我每个毛孔里发出的真气聚结而成的,刀枪不入、翰习lJ寮(未完待续) )雨中客(二)@范锡林 @李志国~~  相似文献   

3.
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 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 带得寒鸦两两归。作者:张舜民(约1034-1100),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今陕西彬县人。治平进士。为襄乐令。曾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被革除监察御史。徽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舜耕小学始建于1992年,因地处"舜耕历山"的"舜文化"发祥地而得名。2009年2月,学校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家长为主要力量的组织———济南市舜耕小学"舜友联合会"(即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舜友会")。"舜"指大舜和以舜文化为代表的舜耕小学,"友"指朋友。这样就表达出了学校和家长之间以朋友身份结成教育的同盟。学校配合"舜友会"制定并不断修订了《济南市舜  相似文献   

5.
究竟如何给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人物虞舜的形象准确定位?史学界、艺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论文试从武艺的角度切入历史,探讨供奉在九嶷山舜帝陵里的持剑舜帝铜像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独创性,力图从史料中发掘舜帝身上的尚武元素,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舜帝武艺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和于家于国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读者一道去"发现"(其实是"还原")包裹在虞舜仁德灵魂之外的勇武之躯,以便重新深刻认识虞舜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特质,将一个武功卓著的虞舜形象推介给大家。此外,论文还涉及了对"中国梦"与"尚武精神"紧密联系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左边一点,对对,再往下一点、往下……小心!尽管有槿在那指挥,我还是不负众望地摔了下来,与伸手接我的槿双双倒在雪地里。那什么……槿温柔的帮我掸落身上残留的雪花,你还真不是一般的笨啊。谁叫你非要优等生逃课的!我没勉强你啊,不愿意的话可以回去嘛。毫无悬念,我最后只能举手投降,乖乖跟在他后头,踩着他的脚印走。因为刚刚下过雪,学  相似文献   

7.
阅读王田葵、何红斌两位先生<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之前夕,我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2005年9月15日在宁远九疑山举行的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祭舜大典结束后,我即乘车从舜帝陵返回永州市区.沿途的山景很美,特别是穿过因新开通的九疑大道而显露出来的"十里画廊"--一段连绵耸立、特别生动的群山,那种人被车子运载而又一路看风景、一路沉思默想的感觉真是很好.几日后,阅读<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时,这种美好的感觉又重新出现.不过,这回是王、何二位先生用他们思想的马车把我从舜文化的源头运载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地带.  相似文献   

8.
舜出生地是垣曲"诸冯山"还是永济市"舜帝村",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学术问题.对有关"舜帝故里"永济论的主要证据,不论是文字记载,还是遗址遗迹,多都与舜出生地无关,主要是为纪念舜都蒲坂时的功勋,而修建的庙字及其历次重修情况.其遗址遗迹,亦当全是建都蒲坂时,舜曾指导耕田、捕鱼、制陶,发展生产,为民解愠,为民阜财或开展生产活动的地方.这都属于纪念地,并非舜出生地.今之永济舜帝村,不在深山之中;其周围不远处,也没有舜初年耕稼渔陶时居住过的场所和古负夏城.今之永济舜帝村,不符合先秦名著<孟子>对舜出生地的四点论述和<史记>对舜出生地补充论述.所以,不能算是"舜帝故里".舜出生于垣曲诸冯山,"帝舜故里"在垣曲.  相似文献   

9.
九嶷山舜文化主要突显于九嶷山及其相关景区景点、舜帝陵庙及其祭舜礼祖谒陵活动,以及历代先贤明哲的名作之中。为弘扬九嶷山舜文化,对"突出大主题,做好大文章"、"构建舜文化圈、实施舜文化旅游联动开发"、"内练内功、外塑形象"等构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日本灵异记》是日本文学史上佛教说话集的嚆矢,该书在编撰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元素,考察其中中国文学因子的渊源是出典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以儒学典故"尧云舜雨"的出典考察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将儒学因素向佛教世界转化的过程,揭示《日本灵异记》对中国文学接受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是宋代著名诗人。曾任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吏部侍郎。能文词,嗜画,尤工诗。他的诗学白居易,多讥刺时事之作,语言通俗。这首诗以淡墨写生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寂的  相似文献   

12.
红玫瑰     
深夜下着雨,玫瑰满园,红色的海洋。没有月,没有短信与电话,朦朦胧胧的天挂着咸咸涩涩的泪。面前的生日蛋糕,插满细细的红蜡烛,槿一一为它们点亮,满满17支。跳跃的火焰散发温度,冰凉的手渐渐靠拢,贪一点温暖,贪一点爱……蛋糕是槿的姐姐楠买来的,今天是槿的生日。烛光明亮地闪动,该许愿了。十指相扣,然后握紧,闭上双眼,心里祝福着谁,槿自己明白。叹了口气,又用力吹灭明亮的光,一阵烟雾迷蒙。槿小心翼翼地割出一小块蛋糕,"姐,要吃么?""不吃,晚上跟澜吃了很多了……""哦。"瞳孔黯淡,拿起,又放下,最  相似文献   

13.
舜帝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始祖,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史前人物。对舜文化的研究,是本世纪以来一个新兴的话题。随着"以德治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话题越来越普及,"舜文化"一词也逐渐成为流行语,因为无论是"以德治国"或是"和谐社会建设",都需要到舜文化中去寻找思想资源;再加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推动作用,对舜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成果也越来丰富。然而,能展示集体研究实力的厚重成果则还是比较少见。今年3月,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和永州市舜帝文化研究会的同仁共同合作,出版了一套包括10部著作的《舜文化研究文丛》。一次性推出如此有分量并达到较高水平的集体成果,这在全国舜文化研究领域尚属首次。5月14日,由湖南科技学院、永州市社科联和永州市文联联合主办了一次"舜文化研究与《舜文化研究文丛》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40余人,提交论文和书评20多篇。这里选编了6篇书评的主体部分,以笔谈的形式刊出,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人们对舜的认识可以分成百家舜、儒舜、德舜三种类型.在对三种类型的叙述分析中,应可提出舜的精神内核其实是一种"和"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是人类、社会、自然及个体的灵与肉四者在过去未来都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传说古时候,雨下个不停,大地洪水泛滥,民众苦不堪言,舜派鲧前往治水。鲧到了灾区,调动大批人力物力,用堵塞的办法治水,结果,东堵西塌,越是堵,洪水闹得越大,危害越来越大,鲧失败归来,被舜杀了。鲧死后,舜再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堵塞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引洪水人海,终于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进谏杂谈     
进谏杂谈戴荣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臣对君规劝,使君主采纳自己的意见,这谓之“谏”。《淮南子·主术训》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谏鼓”是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之鼓;“谤木”是竖在交通要道口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的木牌。这说明,早在尧舜之时就...  相似文献   

17.
覃先球 《中学文科》2009,(15):142-142
传说古时候,雨下个不停,大地洪水泛滥,民众苦不堪言,舜派鲧前往治水。鲧到了灾区,调动大批人力物力,用堵塞的办法治水,结果,东堵西塌,越是堵,洪水闹得越大,危害越来越大,鲧失败归来,被舜杀了。鲧死后,舜再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堵塞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引洪水人海,终于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8.
董华  李翔 《生活教育》2013,(9):42-44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创建于1996年,其校名源于五帝之一虞舜躬耕历山的故事,以舜耕为校名,意在以"舜耕历山"之毅力,实现"志耕天下"的理想。自2007年以来,在新任校长黄飞的带领下,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确立了以"卓越·舜耕"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追求"铸造教师爱心之魂魄,奠定学生成长之基础,营造校园和谐之根本",从而真正实现了"把学校文化变成了舜耕的DNA"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意外     
干燥的天气持续了很久,所以雨伞一直被"搁浅"在闲静的角落.刚刚从教室出来,外面还飘着绵绵细雨,雨虽不大,但要步行回家却也成了雨中"漓"人.细细的碎雨扯起了如丝的心绪,教室里的不愉快又在脑海里闪现--  相似文献   

20.
故乡的小溪     
童年,是心灵最接近美丽的时候吧!我在《故乡的小溪》里窥见了美,为作者丰实的童年而赞叹;清明,是灵魂最接近生死的时节吧!我在《祭奠那远去的节日》里看到了真,和作者一起吟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雨天,是内心最接近"柔软"的时刻吧!我在《雨》中找到了善,与作者一起嗅到了雨中清新的气息……四月,在美好的文字里,我们与真善美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