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成语,而许多成语都含有比喻。了解成语中的比喻对学习和掌握成语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英语成语中比喻的结构入手,阐明了比喻的特点及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犬类成语在所有动物成语中约占1/3,而此前时其鲜有专题研究.从<汉语成语大词典>析得犬类成语86条,分结构类型、比喻意义、文化内涵三个维度展开剖析.从结构类型看,主要有并列结构、主谓结构、偏正结构三种;从比喻意义看,可用以比喻地位低贱、品行不良和处境险恶;从文化内涵看,暗含汉民族等级观念并显现功利心态.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03,(9)
本期竞答题: 1.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朋友,也比喻乐曲美妙动听。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本味》,说俞伯牙很会弹琴,( )善于欣赏。  相似文献   

4.
同义成语的连用和释义是成语运用当中的两种特殊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对同义成语是同时出现在一个语言环境之中的。下面分别加以分析。首先来分析一下同义成语的运用。这种现象可以分为三种:1.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都是比喻性成语。例如:“这正如俗话所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了酝酿已久的主题思想,有了考虑成熟的人物,写起来就神来笔就了。”(峻青《主题的选择和表现问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都有“条件成熟了,事情就会成功”的意思,是一对同义成语,并且都是比喻性成语。由于“瓜熟蒂落”以“瓜”、“蒂”为喻体;“水到渠成”以“水”、“渠”为喻体,这两条成语连用在一起,就从两方面比喻加以强调以增强语意。2.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一条是比喻性成语,另一条是直陈性成语。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语言使用的结晶,是语言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髓,它蕴藏着极为细腻的文化传统及特有的生活习性.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成语中常采用比喻这种修辞格,并且其比喻情况相当复杂.文章就这两种语言中习用性比喻的设喻情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英语成语是语言的精华部分,比喻是英语成语的显著特征,承载着特色鲜明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在文化的大语境下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处理好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性,正确理解成语比喻所隐含的意义,准确表达其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真正实现英汉语际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6,(19)
大家都知道,“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是与猴有关的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就来充当主要角色. 除了俗语,很多成语也跟猴有关.我们来盘点一下与猴有关的成语都有哪些: [弄鬼掉猴] 比喻调皮捣蛋. [猕猴骑土牛]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尖嘴猴腮] 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宝贵结晶.如果把汉语比喻为一条河流,那么成语就是经河水长期冲洗而成的一颗颗圆润精致的鹅卵石.学习成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英语写作中成语的使用常受汉语比喻的影响。比喻、联想,含义的对应关系不容忽视,谨慎使用口语体成语,灵活使用成语变化形式可使语言表达活泼有趣,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10.
英语写作中成语的使用常受汉语比喻的影响,比喻、联想、含义的对应关系不容忽视。谨慎使用口语体成语;灵活使用成语变化形式可使语言表达活泼有趣、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11.
成语的修辞     
成语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是富有表现力的最精炼、最简洁的一种语言形式。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是与它本身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分不开的。成语的修辞手法,概括起来,可分为辞格的运用和语音的利用两方面。一、辞格的运用:辞格最常用的是比喻。比喻运用最早。自古迄今,歌谣、谚语、诗、词赋、曲、文,无论抒情、叙事或议论,无不广泛运用比喻,因此,成语里的比喻也最多。《汉语成语小辞典》第三次修订本共收成语三千○十三,其中比喻格的就有七百五多条,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比喻这一辞格在成语中广泛被运用,通过形式的缩略,本体、喻体、喻词三者之间的隐现情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成语即比喻类成语。论文主要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对比喻类成语的反喻、倒喻、较喻三种变式类型及其与夸张、比拟、移就、借代、通感等辞格的兼用情况做分门别类的探讨,旨在进一步挖掘修辞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皮皮鼠今天可遇到麻烦啦,原来他做作业时遇到了拦路虎:"请你写出几个含有比喻修辞的成语。""含有比喻修辞的成语?"  相似文献   

14.
英语成语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三种:直译法、意译法和直意译兼用法.每一种方法又可以再分出两种情况:成语译为成语和成语译为非成语.   一、形象生动的直译法   直译是翻译成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有利于保留原文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有些成语在译语中能找到成语与其对译.   ……  相似文献   

15.
张宏宽 《辅导员》2010,(13):28-28
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不信你看。 一、比喻 如"日月如梭""胆小如鼠""门庭若市",这些成语中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是典型的明喻。再如“枪林弹雨”,意为“一支支枪像树林,子弹像下雨,炮火异常密集”,成语中有本体、喻体,但没有比喻词,是暗喻。  相似文献   

16.
"飞蛾投火"亦作"飞蛾扑火",经常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出现.这一成语的源头在东汉支谶译<遗日摩尼宝经>中已出现,用来比喻自寻死路.进入中土文献后,产生了新的意义,用其来比喻不顾命地奔赴所向往的目标.本文从来源、格式的发展演变、内部组合方式等几个方面对成语"飞蛾投火"展开了多角度的考察,以期全面准确地理解该成语.  相似文献   

17.
狗拿耗子     
《今日中学生》2004,(1):59-60
成语"狗拿耗子"常常与"多管闲事"连用,成为一个偶句成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个成语大意是说,狗去捉老鼠抢了猫的行事,是不务正业,比喻人们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03,(7)
本期竞答题: 1.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朋友,也比喻乐曲美妙动听。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本味》,说俞伯牙很会弹琴,( )善于欣赏。 A.钟子和 B.钟子期 C.伯夷 D.叔齐 2.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尼罗河 B.湄公河 C.亚马孙河 D.多瑙河 3. 我国明代有一位工匠曾制  相似文献   

19.
金玲 《考试周刊》2011,(1):103-104
俄语成语是俄罗斯语言的精华,当中存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段.20世纪以来,比喻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对更好地理解话语含义、正确表达句子及提高语言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介绍俄语成语中的比喻修辞手段及其语言特征.以期能更清晰地认识俄语成语,为我们的言语教学实践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性材料.  相似文献   

20.
王梅 《运城学院学报》2008,26(1):110-112
成语中包含了丰富的比喻及各种生动的形象,是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象征.但成语的翻译却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诸多麻烦,其原因主要是译者过多注意成语的比喻义却忽略了成语中包含的形象.本文提出了保留形象、移植形象、转换形象、舍弃形象及增添形象等五种汉语成语英译的形象处理方法,同时运用大量的例证对以上翻译方法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