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想要保存遭禁毁的书是十分危险的,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禁毁书籍的流传极其艰难,传世量也十分稀少,弥足珍贵。通过查检《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等,我馆线装古籍中有清代禁毁书六种,其中一种已被收入第二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下面笔者就这六种禁毁书的版式、版本、作者、内容等情况做个简要的介绍,以备有兴趣的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提高读者阅读兴趣途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工作重点应当是想方设法地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图书馆借阅制度的制订、图书报刊的采购方向、为读者服务工作的出发点都应从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出发。馆员应正确分析读者的借阅和阅读心理,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导读者正确阅读。  相似文献   

3.
清代顺康雍三朝戏曲剧目的禁毁和科场案、民间告讦、社会舆论紧密联系,禁毁背景复杂,导致部分剧目散佚失传,禁毁资料记载较为零散,一些文献在禁毁时间、事件和剧目等方面的记录存在不准确或有待进一步考论的现象。对三朝禁毁剧目资料的考辨和解读,有助于对曲目的创作与禁毁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梅桑榆 《语文新圃》2009,(12):39-39
禁毁图书.是中国帝王控制人民思想言论,进行文化专制的绝招之一。说到查缴禁毁图书,秦始皇赢政堪称开山老祖。赢政虽然下达过焚书令,在全国范围查禁焚毁医药、卜筮、种树之外的所有书籍.但那只是一过性的,至于他老人家是否亲自出马,不断煽风点火,把焚书当作一场持之以恒的运动来搞,史书并无记载。  相似文献   

5.
读者在阅读选书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依赖片面的信息来判断图书内容及相关性。根据适应性决策的观点对所用理论框架展开论述,利用认知心理学的透镜理论观点,研究高校图书馆读者在搜寻图书过程中所依赖的线索,并建立一个线性回归方程式来探讨不同信息来源对读者决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不同搜寻途径对读者判断图书的信心和获得图书的来源渠道的影响。此项研究旨在帮助读者做出更好的阅读决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的书评工作张正光从图书馆角度讲,书评是引导读者阅读图书,帮助读者辨析、判别图书内容的是非、真伪、优劣,通过正确舆论导向,把图书和读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活动。从读者角度说,书评是:书山探宝借助的拐杖。现就高校图书馆书评工作的现状及对策,作一探...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目录是揭示藏书、宣传图书和辅导阅读的工具,也是读者打开馆藏文献宝库的钥匙。读者以借阅图书来满足自己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解决读者检索、丰富藏书的最好工具就是图书馆目录。因为目录通过对所藏每种书的著录、分类和标引而获得了每一种书的目录学知识——图书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集合体。借助这些特征便可以确认图书,了解图书内容和价值。从而可以满足读者各种检索要求。  相似文献   

8.
清代小说禁毁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毁小说是君主专制文化政策的一部分,与明代相比,清代禁毁小说更是常态化和法制化.然而小说的性质和受众与传统诗文毕竟有别,朝廷或有鉴于此,在申饬禁令之时,不像处置"悖逆"诗文那样严酷.纵观清代,小说之禁令屡申不绝,而小说的编刊也从未有过中断.不过,在朝廷文化专制的高压下,小说的整体风貌和发展轨迹却发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化.论文按时序记叙有清200多年禁毁小说的重要政策举措及其对小说发展的影响,以呈现清代小说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图书——读者”的关系是目录学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对立事物的矛盾、统一和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分析研究客观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原因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那么,让我们借助它来研究“图书——读者”关系这一个别的社会现象吧。图书包含了读者意识中缺乏的信息,但是这种信息是可以而且应该被读者所吸收的。只要信息与需求分离这种对立现象存在一天,“图书——读者”的对立关系也就存在一天。只要这种对立现象一停止(读者阅读了图书),图书和读者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就随着消逝,由对立变成了统一(图书的内容变成了读者的知识,即视为同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怎样做好图书推荐工作.图书推荐工作是图书馆读者工作主要服务方式.应研究读者心理,了解读者阅读需要,分析读者的阅读规律,提高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来做好图书推荐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历史上最丰厚的收藏传统当首推藏书。所谓藏书,实际上是人类以阅读、保存、鉴赏、研究和利用为目的,将对人类图书事业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价值、有贡献的图书内容与图书载体存世与传世的一种形式。“在历史中国,特指皇家、私家、寺观、书院等的典...  相似文献   

12.
网络阅读     
与传统阅读有很大的不同,传统阅读的目的性比较强,读者在读书后会理解和消化书籍的内容,也有理性判断和理性思考的机会,好书需要细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而网络图书通常会采用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插图甚至以音乐搭配来刺激读者的感官,适合于快速阅读。  相似文献   

13.
热门图书文献借阅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特征。通过对湖北省图书馆20132016年的流通数据及图书文献借阅排行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在阅读倾向上偏重文学类、其他学科借阅量少且平均;以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为目标读者的少儿图书借阅量居高不下等特点。针对读者选书随意、去经典化、讲究实用性、浅阅读等特点,提出做好图书推荐、建立阅读交流平台、设置主题阅读、提高馆员素质等对策,以期对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现状改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西厢记》作为“诲淫”的代表,历史上长期不断地遭到攻击和禁毁,特别是在清代。作为一种文化钳制的手段,《西厢记》的禁毁主要是以政令和舆论的方式对戏曲演出和流传进行干预。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鲜明的国家意志,而且表现了部分士大夫的礼教立场。它直接影响了《西厢记》的批评方向,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同时对《西厢记》的流传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专学生阅读需求的理性剖析,探讨他们的阅读目的与阅读图书的种类,提出中专图书馆应根据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心理与需求,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搞好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是图书馆组织藏书和揭示藏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给读者(用户)提供馆藏信息,达到利用图书的目的。因此,图书分类标引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根据图书的内容及其论述的方面、著作目的、本馆的任务和读者需要来进行。 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是十分细致复杂的,对标引质量要求较高,如果标引质量不高,就会影响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分类  相似文献   

17.
90后新一代阅读什么?怎么阅读?2009年,《中国图书商报》联合全国新华书店对中国十多个省市的663位90后读者进行阅读消费趋势问卷调查,勾勒出90后阅读消费的轮廓。他们的阅读消费总体呈四大特征:第一,八成购书去书店,82%的90后的首选购书地点是大书城和小书店。第二,90后对于图书价格并不敏感,他们认为内容比价格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浅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这是物质条件的变化使然,也是读者的需求心理使然。它对传统的图书出版提出了挑战。图书出版应该搭乘新媒介,与读者的阅读心理对接,从顺应形势中引导阅读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读者阅读的需要,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向主动化、情报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图书资料员真正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搞清读者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本文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谈图书资料员如何做好读者的咨询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图书管理者和读者不同心理因素对图书管理、阅读需求及图书馆建设的影响,阐述图书管理者只有掌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并加以克服,才能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使图书馆充满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