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们编写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努力加强教材内容的政治思想性,使课本成为培养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工具。下面,试以“四个观点”为纲,把这册课本的思想内容简略地介绍一下: 对儿童进行阶级观点教育的课文在全册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课文歌颂了大跃进,歌颂了革命力量;痛斥了侵略者,痛斥了反动势力。课文生动地反映了作者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是教育儿童热爱共产党、热爱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2.
初小第六册语文教材比旧课本内容更加集中和丰富.除保留范文“毛主席遵守制度的故事”等十五篇外,新增课文共有十七篇。新教材系统性更强,教育内容更加集中。例如第一单元新增加了歌颂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民歌两首,接着是教学“毛主席遵守制度的故事”和“列宁在理发室里”,这样一开头就进行热爱党和人民领袖的教育,紧接着在第二单元教育儿童学习伟大的诗人李白和儿童团团员及卓娅艰苦学习的作风,两个单元联系紧密,教育内容一步深入一步。第三单元又进行热爱  相似文献   

3.
今年使用的初小第八册语文是新编的课本,经过初步的分析,我感到它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教材根据教育方针的要求,从多方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全面胜利。通过这些教材的教学,能加强儿童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祖国六亿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儿童懂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决定因素,就是有了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与六亿人民的冲天干劲。毛主席  相似文献   

4.
一我省新编高小语文课本第三册共21课,分作八个单元;另附独立阅读材料三篇,练习八个。第一单元共三课。“要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一课,从老工人叙述的新旧社会生活的对比中,让儿童体会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启发他们更加热爱党,热爱新社会,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古丽雅”一课,在儿童明确学习目的性的基础上,教育儿童自觉、顽强地对待学习。“订计划”一课,教育儿童订好计划,争取更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学习这一单元,对端正儿童学习态度、培养儿童学习积极性和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将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级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我们初步分析如下:甲、思想内容方面这册课本共19课,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共五课。“开国大典”一课,生动地描绘了开国大典盛大而热烈的场面,说明我国革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天安门广场上”又通过节日欢乐的图景,说明我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紧密地团结着,为创造子孙万代的幸福生活而斗争。革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教学必须改革”的号召之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之下.今年五月至八月.我们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编辑并修订了一套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本文拟就这套课本的一、三、五册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问题作一简单的说明。和其他各册课本一样,这三册课本的第一个特点是思想性强。课文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编选的,语言文字的形式也是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的。象“晒新谷”这样的课文思想内容、语言文字都是好的。它不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又能教育儿童分清公私,热爱公社财富,维护公社的集体利益,其他课文也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启发儿童的共产主义觉悟的。  相似文献   

7.
《动物生活》单元包括第三册中的第二至第六课。内容是关于动物的食性、运动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保护等方面。通过第一册、第二册的学习,儿童对哺乳动物、鸟、昆虫、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作了初步的分类认识,加上儿童课外对动物的观察研究,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单元则是从横的方向综合认识动  相似文献   

8.
初小语文課本第五册共計33课,分作11个单元。另附独立阅读材料四篇,练习11个。第一单元三課,是以夏天为背景的。通过假期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第二单元四課,写出了秋天的特征。“北京的秋天”是让儿童知道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培养他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謎語”是让儿童知道一些水果的特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课本第六册最后一个单元(包括第十五、第十六课),是三、四、五册中有关宇宙知识的继续和扩展。第十五课与一至六册自然课本的其他内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太阳系、银  相似文献   

10.
1926年,鲁迅回忆儿时往事时,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在文章中,鲁迅既眷恋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又流露出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其中由百草园过渡到三味书屋的描写中,有一段嵌用外文的抒情:“A...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2013,(12):43-43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开明国语课本》(第一册)(叶绍钧编,上海开明书店发行,民国22年6月版)。《开明国语课本》共八册,专供小学初级国语科教学之用。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同时又和标准语相吻合,适于儿童诵读或吟咏。  相似文献   

12.
一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共20课,按照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分为六个单元,另附独立阅读材料三篇,练习六个。我们经过了初步分析,觉得这册教材具有几个特点: 新编课本第一个特点是政治思想性加强了,和当前的政治斗争、生产斗争结合得比较紧密,为树立儿童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儿童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如: 1.新课本中安排了对儿童进行阶级观点教育的材料。“伟大的手”一课,从农民诗人王老九对毛主席的歌颂,让儿童明确认识了今天祖国的伟大胜利,是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的结果。“到毛主席家作客”一课,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秉承了原《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本 )·语文》的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育理念 ,继续贯彻了这次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第四册教材在前三册的基础上 ,进一步联系生活 ,以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为重点 ,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一、教材内容介绍阅读课文分六个单元编排 ,每单元五篇课文。其中前三个单元主要是说明文 ,第四单元是人物传记 ,第五、六单元是古诗文。每个单元在学习重点上也各有侧重 ,它们分别是 :第一单元 ,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了解说明文…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结合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在吸收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人教社语文二室约请北京、上海、湖南等省市的部分同志共同修订了1983年版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课本。 下边对第三册课本作一简要介绍。 一 课本的概况 高中语文课本(1987年版)第三册包括八个单元共32篇课文,其中有10篇新课文。八个单元中有议论文两个单元,记叙文一个单元,小说两个单元,文言文三个单元。其内容有议论文、记叙文的读写知识和能力训练;演讲的  相似文献   

15.
1957年秋季用的初小第5册语文课本,共72页,43课,271个生字。是根据俄罗斯联邦小学阅读课本的编选范围,以我国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分为文学、地理、历史和自然几个部分编选的;单元也是按照季节,分为夏天的回忆、秋天、国庆、学校家庭朋友、爱惜粮食、实地辨别方向、列宁、野獸和家畜、冬天、人体卫生和春节等,不过分量轻些,四大部分知识,没有明显的划分,是互相渗合着排的。现在,准备就教材编选的特点,谈谈个人初步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课本五册第十一单元第九课《内蒙古草原》,主要介绍了草原牧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某教师在讲授草原牧民的生活这一部分时,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生生质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牧民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初小语文第六册这册课本共有38课,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把内容上有些联系或形式上有些类似的课文分为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是1—5课;第二单元是6—10课;第三单元是11—16课;第四单元是17—21课;第五单元是22—25课;第六单元是26—28课;第七单元是29—32课;第八单元是33—38课。这样划分后,指导儿童复习起来,比较便利。为了帮助教师掌握全部教材,制订全学期授课计划,我们将教材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本课选自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语文园地六》。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共编排了《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和《麦哨》等四篇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乡下人家》捕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再现了古代的乡村风光,《麦哨》则描绘了乡村儿童的童年生活。本园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关注和了解农村生活,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以激发他们热爱农村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单元目标:1.培养儿童热爱树木的情感。2.帮助儿童了解树木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让儿童学习和掌握观察、调查等技能。4.培养儿童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单元内容:由3个主题活动组成。主题一:树给了人类什么;主题二:没有树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主题三:我们能为树木做些什么。指导要点:1.要尽可能让儿童通过体验产生对树木的热爱。2.注意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树木、从细小的地方发现人与树木的关系。3.适当借助媒体,如电视、光盘、录像、图片、图书等,帮助儿童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树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