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思想,加强大学生的修养和道德,这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德育工作是当前青少年道德素质水平提升的重要教育工作,而道德素质水平主要通过个人的道德实践去提升,"格物致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加强个人道德素质修养、提升个人道德实践的重要基石。深入挖掘"格物致知"中有关道德实践的价值功能,探寻"格物致知"的培育路径,对于推进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德育教育内容中严重缺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致使我国青少年的道德精神贫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今天我国道德教育陷入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传统文化非理性的全盘否定.针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在于有多么深厚的古代文化功底,关键是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在进行教育时,应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生动、更活泼、更有形化,杜绝口号式灌输;同时,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特别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行动来做出表率,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青少年摆脱德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小学少先队工作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曾长秋 《中国德育》2014,(20):19-23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不乏精神文化资源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儒家精神为灵魂的优秀文化传统,对至今乃至后世产生着深远影响。儒家"崇德"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青少年人格修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道德修养为第一要义,青少年的道德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持和强化。本文以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相关性为切入点,阐述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传统孝文化有很多优秀的道德内容是青少年德育不可忽视并需要借鉴的,但是随着当前的社会转型、制度变迁,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孝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出现混乱。孝文化的当代困境,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与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孝文化价值来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何培华 《学苑教育》2023,(5):52-53+5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而怎样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从小就植入爱国主义的情怀,渗入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地域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促进青少年更意愿去接受、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精髓,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章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思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有效策略,更好地突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21世纪青少年最重要的数字媒介工具,基于微时代对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的现实背景,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为起点,对青少年网络德育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中丰富的社会文明价值,以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来加深青少年对网络文明与伦理道德的认识,激发青少年对网络文明礼仪的认可,端正其网络文明礼仪的实际动机。以道德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来论证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与微时代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融入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德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如今,大学生道德建设备受重视,大学生道德建设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道德教育传统、道德教育资源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相契合,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  相似文献   

10.
自我修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主要涵括了反省内求、慎独自律、学思并重、躬身践履等方法,具有内在的约束性和修养的功夫性。在当今社会,加强自我修养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网络自律,有助于修正青少年知行断裂,可以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1.
佛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及日常教学的重要资源,这比纯粹的教化更加具有育人性和实效性。本文通过探讨筛选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目标相适应的佛山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传统伦理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传统道德的精华教育青少年,不仅有利于推动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推动青少年个体品德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实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初中阶段进行文言文教学是促使学生了解、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马月 《现代教育科学》2015,(2):67-68,87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的部分,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本文从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价值观、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的方式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着手,以传统道德文化为视角,试图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点,完善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4,(27):36-37
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民族文化课程、民族艺术体验教育……根据不同区县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上海各区在中小学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学习,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学生血脉,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意识和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17.
武德教育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通过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对武术教学中的"传统武德教育"及"现代武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旨在加强大学生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培养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的大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特质,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修养,增强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中要素与精华,蕴含丰富的道德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具有深远价值。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政治思想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进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吕峰 《河南教育》2022,(11):44-45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升华。本研究从新形势、新情况出发,重点研究如何注重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实现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