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碾 《教育》2006,(11):60-60
最近一份调查显示,在680万16岁到24岁的英国青少年中,有210万人是每日烟不离手的“烟鬼”,有190万青少年酗酒。上述数据显示,英国是在欧美地区,除爱尔兰和丹麦以外青少年沉迷烟酒最严重的国家。专家研究显示,青少年烟酒问题已经超过青少年吸毒问题,成为英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2.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内在需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也是当前教育系统工程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法制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政策引导,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应从课堂教育为主向家庭、社区延伸,形成社会化法制教育网络,使法制教育在全社会的共同营造下和谐地落实到青少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文星利 《中学文科》2007,(8):126-127
在当前方兴未艾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多元化结构使青少年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犯罪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副产品,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加强青少年犯罪控制教育是每一个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的学习、违法犯罪与家庭○何起亮(南昌市十八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形成道德品质的基础。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负有重大责任。我们必须抓住家庭和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密切关系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德育的建构     
学校德育是面向青少年一代的教育,青少年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的明天也离不开青少年。因此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能不能理解青少年个体的思想和社会意识,以便让青少年个体在维护社会利益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发展,让青少年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维护个体的权益,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显然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从总体上看是健康良好的,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某些方面.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2.2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德育与青少年"英雄观"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社会化的关键期,也是崇拜偶像、确立人生理想和价值体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榜样的道德示范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在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缺少使青少年认同与敬佩的、能够模仿与学习的道德榜样。在青少年个体的价值体系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鼓励青少年追新求异、张扬个性的宽松自由环境下,个人至上、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岳晓东  严飞 《中国德育》2006,1(12):11-16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偶像崇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青少年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行为,也是青少年走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行为,本质上反映了青少年自我确认中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等三大心理学流派的相关理论,可以比较系统地探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形成机制,梳理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成因的脉络。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青少年抓起,然而由于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逆反心理和行为在青少年中是普遍存在的,教育不当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又有教育失当的原因。文章对青少年逆反现象的表现、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预防、纠正的对策,对减少消极逆反心理与行为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青少年道德危机状况,如今也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出现并呈现蔓延的趋势;特别是随着青少年网民的增加,我国青少年道德问题显得越发突出和严重。本文结合对国外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分析,思考我国青少年道德状况及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必要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影响下,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在逐年上升,青少年犯罪已变成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治安,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的和睦,青少年犯罪的矫治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矫治方面,目前主要是通过专门学校进行教育和管理,但是专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对这些特殊青少年来说是有限的,而专业有效的社会工作支持在专门学校的教育中可以作为有益的重要补充,为他们提供一些矫治的方法,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本文正是在根据青少年犯罪矫治的现状基础上,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应用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矫治中,通过社会工作的参与,实现青少年自我的矫治,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实现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网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除了现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目前无网瘾的青少年中,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网络成瘾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如自身的性格特征等,但更多的是环境原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其中家庭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日趋明显。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包括社会因素、家庭教育及中国的人口现状等。其中学校教育存在误区也是重要因素。 误区一:心理教育在教育结构中缺失,是现行教育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断乳期,这一危险年龄段的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但同时辨别是非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差,对于毒品, 暴力、色情等丑恶现象容易兼收并蓄,甚至进行尝试。在封闭、僵化的应试教育环境中,青少年本身固有的创新意识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少年对自身权利和自由具有明确认识,相信在事关自己生活的重要领域具有自主性和决定权,这与对西方文化中青少年所做的研究结果是近似的。同西方青少年一样,中国青少年也存在类似的发展模式,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主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据此,应超越普遍的文化倾向,更细致地考察不同文化中青少年权利推理所存在的复杂而细微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当前。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感恩教育,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言而喻,缺少感恩教育.将影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感恩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会合作     
交往与合作是个体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儿童青少年由只具有动物性的人发展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的主要手段,它的发展水平依赖儿童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在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庭、学校的负面影响,儿童青少年常会出现交往障碍,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个人生活中遇到困难,并增加社会的病态成份。教育要在尊重、理解儿童青少年的前提下,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使他们的独立人格,使他们走进生活,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18.
在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众因素中,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家庭对儿童起很大作用,并终其一生。事实不然,青少年的同辈群体才是影响其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同辈群体满足青少年的情感交流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对青少年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角色、学习行为规范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王叶婷 《上海教育》2004,(8S):48-49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唱响爱我中华,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青少年中深深扎根是我们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与记忆力,诱发青少年的灵感,提高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的积极乐观性情绪、意志力和求知欲,培养青少年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青少年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有效调节青少年的紧张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总之,美术教育可以以美启智、以美控“心”、以美匡德、以美健体。因此,一定要切实强化美术教育,使其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健康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