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奈保尔的作品定位在后殖民主义批评的框架之内是当今批评界的主流。然而,经典作品有着丰富的意义。本文拟从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证奈保尔的代表作《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主人公毕司沃斯先生身份建构失败的必然性,即毕司沃斯先生将寻求欲望的满足这一行为当作由想象界向象征界过渡的途径,从而揭示出其身份建构失败的精神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曲移民的悲歌--解读《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出发,对V.S.奈保尔的早期代表作《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作了解读。作通过对三代人的不同选择、追求及至最后失败的经历的描写,说明了移民在异邦生存的艰难与痛苦,确立自己地位的坎坷与曲折。  相似文献   

3.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代表作之一,同时成功入选为20世纪百部最佳英文小说。象征手法的出色运用是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一大艺术特色。文章从毕司沃斯先生、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哈奴曼大宅、黑暗意象几个方面对名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象征手法作探讨,指出象征手法的运用营造了作品的气氛,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席楠 《教书育人》2010,(6):110-112
获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奈保尔(1932-)是一位典型的移民作家。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种姓,从其祖父辈起移民到非洲一个叫特立尼达的西印度小岛。特立尼达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英属殖民地国家,奈保尔从小在那里接受了英式殖民教育,成年后进入了牛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大学期间,奈保尔努力研究西方文化,期望能早日融人英国社会。毕业后,因为是有色人种,奈保尔在伦敦求职时四处碰壁。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文学批评界流行一个观点:V.S.奈保尔文化"无根",是印度文化与英国文化共同孕育了奈保尔的文学成就.其实,这种观点忽略了作家受到的特立尼达文化影响.事实上,奈保尔的文学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家的出生地文学书写.所谓文化"无根",实际是奈保尔文化身份复杂性的表现,而奈保尔文化身份复杂性根源于其出生地特立尼达文化的无根性和杂糅性.  相似文献   

6.
以后殖民文学代表作家V.S.奈保尔的代表作<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模仿者><游击队员><河湾>等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揭示其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奈保尔的代表作《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处于离散状态的三代女性。这些离散的女性除了面临失去文化身份的危机以外,还要忍受性别歧视,以至于她们要比离散的男人们承受更多痛苦。但是这些女性的境遇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三代女性各自特点。奈保尔对于离散状态的女性的态度是乐观的。分析作品可以发现,她们通过代代的努力有可能寻找到解决自己身份危机和无根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童年时代跨文化熏陶,为奈保尔成为飞散作家奠定了文化底蕴。青年时代跨文化教育,让奈保尔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和文化归属困惑,这是奈保尔成为飞散作家的动因。中、老年时代跨文化旅行写作促使奈保尔不断地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寻找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和精神家园。奈保尔是后殖民时代典型的飞散作家。  相似文献   

9.
英国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作品反映了后殖民社会中像他一样的边缘人和无根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寻找家园和文化身份时所处的困境,对帝国强加给殖民地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进行了成功的颠覆和解构。《米格尔大街》主要描写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寻找文化身份及自身价值时所表现的无奈与无助,为了得到主流社会认同,他们不得不去模仿宗主国的语言﹑生活方式及习俗。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出发,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模仿理论对小说人物的文化身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维·苏·奈保尔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整个文学创作呈现出后殖民时代的独特文化景观.奈保尔本人既是后殖民时代的生存者,又是书写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既独特又典型的文化品格.奈保尔作为后殖民时代的个案能较为突出地反映后殖民时代移民群体的生存共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后殖民作家和理论家来说,定位、移位以及重新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正是这不断的位置的移动导致了他们身份认同的困境和疑难。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的《世间之路》,可以说是他对自己多年的流散(diasporic)经验的一种概括总结,同时也是对被帝国主导叙事(masternarrative)湮埋扭曲的殖民地历史的重新书写,这个书写的过程同时也见证了后殖民主体的身份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12.
柏柏尔人作为北非的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经历了诸多的外来侵略者,对其影响最大的当属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在与阿拉伯人的融合中逐渐完成伊斯兰教化,柏柏尔人族群认同出现变化。后殖民时期各国政府的政策尽量抑制柏柏尔人的身份并且限制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这使得柏柏尔人的身份认同再一次出现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身份政治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核心议题.萨义德揭示了西方强势的学术、文化和文学建构“东方”身份的策略,斯皮瓦克发掘出“底层人”身份,霍米巴巴从“杂交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殖民者、被殖民者、民族以及散居族裔的文化身份问题,由此说明,后殖民主义文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批判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第三世界知识分子面临文化认同的两难.V·S·奈保尔在<大河湾>中立体式地展现了处于文化失重状态的他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深邃思考其一是一味坚守民族文化,最终却悲哀地滑入极权民族主义的泥潭;再者,摒弃本土文化,追求西方文化认同,但结果是始终在其边缘徘徊.此外,在尴尬的生存境遇中,他认为存在着无奈的第三种选择,即"去中心"式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文学代表作家维·苏·奈保尔的作品大多被当作后殖民、流散文学的典型研究对象。细读其作品,发现奈保尔的文学创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然主义倾向。文章以奈保尔的短篇代表小说集《米格尔大街》为分析对象,揭示其文学创作中真实性的写作原则、文学作品中人的原始兽性的本能表现、被动的环境决定论以及题材上“穷人的诗篇”的选择等等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6.
很多研究奈保尔的著作指出:奈保尔是一个"无根"的边缘人,谱写的是一曲后殖民时期"无根人"的哀歌。这已经成为共识。旅行是奈保尔自我找寻过程的体现。自我在"看/被看"的旅途中打破一个个的幻象、异化,执着于自我的找寻进而来认同真正的身份。但是奈保尔却"忽视"了认同过程中变化的特性,一直寻找而未果。文章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再解读奈保尔的"无根性",同时揭示人类普遍而真实的生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及其在此空间中的文化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的主人公莱拉如何在后殖民语境下、在"第三空间"中扮演文化翻译者的角色,以及文化翻译在其建构华裔美国女性身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