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文化差异对翻译会产生影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到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的文化对等翻译方法,而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了解得越透彻,翻译水平和译文的质量就会越高。  相似文献   

2.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文化差异是影响商标翻译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文化差异对于商标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语义对比上,可以采用音译法、变译法、交际翻译法来克服文化差异对于商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都拥有丰富的成语。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文化色彩的英汉成语在翻译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本文旨在讨论英汉成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并就成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过程不仅涉及语言问题,更涉及文化问题。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的成功与否。本文对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词汇、思维方式、社交习俗和宗教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一一探讨,从而证明在翻译过程中正确有效地认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省公共场所公示语汉英翻译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外籍人员对公示语翻译的满意度和需求,以外籍人员对公示语样本的评价作为依据,分析了公示语样本错误的分布情况、错误类别以及造成错误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公示语翻译中的难点,也是造成公示语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公示语的翻译必须考虑这种文化差异,译者必须从译入语的思维和文化角度考虑,为外籍人员提供精确、完善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文化差异下的归化与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也就是说,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它不仅只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差异下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两方面探讨了翻译中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黄婕 《英语广场》2020,(8):45-48
语篇是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单位。语篇的共同属性是语言组织的连贯性和内容的一致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英汉或汉英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内容往往不能完全传递语篇信息。以机械英语为例,在实现原文语篇意义传达的基础上,译者还需要结合原有语篇模式和衔接方式来构建译文语篇,以保证其准确性和衔接性。  相似文献   

8.
除了固有的语言结构差异以外,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受制于彼此文化的差异。深入研究英汉语言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归类其共通性与差异性,结合适当的翻译技巧将尽可能地减小译语与源语的失真度从而达到再现源语语言表达的实际涵义。本文侧重对英汉各自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研究,结合彼此语言间的联系,探讨了鉴于文化差异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仅仅是语际交流的语言活动过程 ,更是两种文化之间文化信息的移植过程。因此 ,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差异的制约和影响。本文拟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 ,翻译的原则问题以及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翻译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匡洁 《文教资料》2009,(16):34-36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文化问题,要真正把源语翻译为目的语,译者除了要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外,还要很好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在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研究目的语中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在目的语读者中的理解和反映.本文以汉语和德语互译为例,论述了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如何应对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代码之间的转换,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2.
翻译就是将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信息转换成以另一种语言为载体的信息,它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翻译过程中,很多的误译都是由于翻译者对译出语与译入语所在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够造成的。因此,充分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本文将从中西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对翻译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分析了文化与翻译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论证了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目的或者说翻译者的任务只是翻译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字面意思.那是远远不够的,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语言翻译的实质是文化的翻译,是以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取代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素,就难以谈得上真正到位的翻译.指出应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翻译,提出了适合翻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称谓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反映,而要把它们形象地翻译出来,译者必须明确把握翻译标准的实质,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处理文化差异问题。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忠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国生  马大森 《文教资料》2005,(36):102-104
导致硬译、死译等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译者对翻译忠实的片面的理解,忠实的翻译不应是语言形式的等值转换,而应是用译入语去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合格的译者在掌握两种语言的同时必须对其所负载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熟知两种文化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符合译入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语言形式去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才算是做到了翻译的忠实.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不但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一般来讲,英语与汉语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是体现在语言文字、思维、历史、心态以及环境等几个方面。作为翻译者,必须面对两种分属不同文化体系的语言翻译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更好的传递语言内涵成为翻译者必须研究探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不同国家的语言均反映着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汉英翻译的目的是让译文读者明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汉英这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读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  相似文献   

18.
文化预设是沉淀于源语及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原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它不仅制约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文本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而且宏观上也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Nord提出了翻译功能为主导的文本分析模式,预设性分析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基于Nord关于文本功能,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不同所产生的问题的论述,结合文化预设的例子,讨论分析Nord提出的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对文化预设翻译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杰出翻译家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对推动我国的戏剧演出、研究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拟以朱生豪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翻译思想,探究其翻译策略、原则、风格及其所使用的语言特色,彰显他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翻译界的影响,以便继承他的翻译思想,积累翻译理论研究的资料,丰富我国的译学宝库。  相似文献   

20.
传统翻译理论重视对原作的忠实,但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由于文化差异、译者因素、时代要求的原因,译作难免对原作产生“偏离”、“背叛”——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在文学翻译中也屡见不鲜。创造表明了译者以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叛逆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成这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文章从英汉语文化背景差异、接受语环境层面简要探讨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