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丽娟 《小学生》2010,(11):47-48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1选好读物介绍好书给学生看,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98):34-3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任重而道远。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培养兴趣至关重要。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文章就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46):74-75
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培养丰富的情感,开发智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儿童,尤其是农村低年级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并不浓厚,家长也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故事、寓言等,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也没有良好阅读习惯,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只是走马观花。对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外阅读入手,以学生为本,为他们合理选择阅读材料;进行技巧指导,挖掘其中的趣味元素;进行拓展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强调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大部分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以及不良习惯进行分析和探讨,就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对策:激发阅读兴趣;在课内外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巩固其阅读兴趣;积累常识,扩大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课内指导掌握阅读要领。  相似文献   

7.
亲子阅读是培养儿童基本阅读素养,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客观阐述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详细探讨了亲子阅读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艳芳 《成才之路》2011,(33):22-22
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何爱学 《学周刊C版》2021,(15):107-108
要想促使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就需要学生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这两种途径阅读更多的文章。针对课外阅读,要多渠道地获取良好的阅读资源,通过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让他们可以在阅读中寻找到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要起到关键的作用,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更好地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效地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意义重大。课外阅读“质”的好坏和“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高低。所以,依据教材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借助经典诵读提高阅读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从注重阅读个性,留足阅读空间,扩大阅读范围几方面入手去创设学生喜爱阅读的氛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以巩固和延展阅读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从注重阅读个性,留足阅读空间,扩大阅读范围几方面入手去创设学生喜爱阅读的氛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以巩固和延展阅读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重要的知识来源,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一、以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同样适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激励他们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深地体会到,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何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途径是加强课外阅读。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势利导,采用多样化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对处于启蒙阶段的识字量少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具有一定难度。怎样开展行之有效的读书指导,让低年级孩子爱上读书呢?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开启阅读之旅孩子们识字不多,理解能力不强,对阅读的兴趣往往不大。他们宁可整半天地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不愿意花上半个小时去看书。即使看书也是因为父母的逼迫。对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要用心培养,创设环境氛围,让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1.示范引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提出了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兴趣是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通过所在班级问卷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阅读实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周焱 《考试周刊》2014,(35):89-89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它是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及阅读技巧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在教学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要求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不断努力改进教法,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