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沈玉芳 《小学生》2013,(10):121-121
课文诵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诵读,学生能掌握课本中字与词的用法,能理解课文中传达的思想、能掌握语文素材的特点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的方法学习课文中的语文知识。然而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常常会发现学生诵读课文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小学生读课文根本不认真,他们不理解诵读课文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他们读课文,他们就含含糊糊地读一遍,连念错了字也不知道;有些学生不喜欢诵读课文,他们觉得看文字比诵读课文来来得快,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诵读课文?所以他们把教师布置的诵读课文的要求当作任务,教师要求读几遍就读几遍,应付完任务就不再读;有些  相似文献   

2.
耿亚平 《语文天地》2012,(22):35-36
新课改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无所适从,或者不解读课文只顾改变教学形式,或者从应试角度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结果都让语文学习少了很多乐趣。翻开课本,有很多课文值得反复品味。课文学习是经验的积累过程,可以借此夯实基础知识,锻炼思维能力,掌握阅  相似文献   

3.
牛和泉 《山东教育》2004,(25):22-23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是,近年来,有些语文教师,为追求课堂的轰动效应,引导学生进行所谓的“求异思维”,有意或无意地歪曲课文人文价值的取向,致使课文人文价值失落或扭曲,这对语文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让课文和学生近些,再近些,才能接触到语文的本质。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有生命力。 1.走进文本超越文本。我在教一篇课文前,常常自问:我是否已真正走进课文。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感动自己,“文章不厌百遍读”,好的文章常读常新。于是我养成了深入课文的备课习惯,有些课文或精彩段落我往往朗读成诵。  相似文献   

5.
别文玲 《宁夏教育》2010,(7):113-114
据调查,有70%的学生将语文作业放在所有作业的最后去做,有90%的学生认为语文作业不如数理化的演算、推导有意思,而抄课文,抄字词,抄课后简答题之类的作业是浪费时间,意义不大。他们甚至将不布置语文作业、不写作文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以上种种的确有些让语文教师尴尬,但却提醒我们:必须要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是规范的语言文字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每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细细品读,我们还能发现,有些课文中包含着许多育人艺术,给为人师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7.
李莹 《教育论坛》2007,(6):19-21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文质兼美,但对某个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则显得有些深度。如何利用这些课文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8.
肖珺 《教育》2014,(30):41
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语言学家精心筛选的,为小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提供了优秀的典范。可是有些小学生学了那么多的课文,仍然不能流利地说话和作文。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经过听、说、读、写,使知识及时迁移为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效。讲究炼句修辞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为教师提供了不少修辞典范。《桂林山水》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所学知识没有科学的系统性。还有些教师仅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走进了孤立课文、肢解课文、忽视阅读、题海战术四种误区。针对语文教学忽视整体性和文学性的四大误区,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李兰 《语文学习》2020,(4):83-85
《初中语文现代文选讲》(以下简称《选讲》)是由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一部文本细读著作,由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多位知名学者写就。书中所选的文章,有些是新课文,有些是老课文。对新课文,作者探求多个角度阐释,以期给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抓手;对老课文,挖掘了一些新的阐释角度,探求在新学习情境下的新教学。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如何深入文本,本书提供了多个视角。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是规范的语言文字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每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细细品读,我们还能发现,有些课文中包含着许多育人艺术,给为人师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岳丽 《考试周刊》2010,(55):50-50
2006年.杨再隋教授就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碎”的不足。他指出: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性,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他批评有些语文老师随意地将课文进行宰割、肢解,弄得课文支离破碎。无独有偶,当年张庆教授也指出,有的语文课还是老路子,课掰得比较碎,仍有“牵”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晓涛预习了九册课文《高粱情》,觉得有些特别,于是打电话向语文老师咨询。下面是他们的通话记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面临很大困境,甚至有些被边缘化,学生可读可不读,不重视语文。因此,必须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从小学抓起。小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就要加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一、根据课文特点,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1.教师要根据教学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这样做就是要达到一开课就要激发学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作文: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每一课,每一单元。都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想。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语文教学与作文知识的传授分割开来,即课文归课文,作文归作文,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范读能够很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程度。因为小学生自身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是很高,对于课文中有些内容理解并不全面。教师范读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学生由于个人知识内容有限,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遇见不认识的字,不理解课文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很好的通过范读,帮助小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掌握范读技巧。  相似文献   

17.
有些课文文字浅显,明白易懂,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浅文”。对“浅文”学生常感到没什么可学,教师常感到没什么可教。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教起来敷衍了事,教学效果不佳。然而,这类课文在整个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又较大,因此,如何教学这类课文,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梧桐 《考试周刊》2014,(96):29-29
<正>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提出背诵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手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进行听、说、读、写各项活动。大部分人的"背诵",都仅仅是指记忆"词汇"。特别是对语文课文的背诵,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语文课文需要背诵;有些人认为语文课文可不背诵。一、背诵语文课文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以学故事的方式轻松进入课文 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文中几乎都有故事。有些课文本身就是故事,像《草船借箭》、《三借芭蕉扇》、《负荆请罪》等都是故事类课文。学生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理解应该不成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读这样的课文,感受故事的精彩.激起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马克昌 《学周刊C版》2019,(16):119-119
课文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无论是字词句的学习,还是语法、写作、阅读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小学语文课文这个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往往被视为教学的重点。预习课文,促进学习。巧用课文标题,抓住关键字。通过多种方式,带学生感受课文,借作者的观察,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