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绘图讲述,其中的“图”是指幼儿自己创作画出的图,“讲述”的内容也就不是围绕——个主题,而是“各讲各的”。其过程为幼儿根据一主题构思情节——幼儿创作绘画——幼儿将自己作品的内容讲述出来。 在以往的美术主题意愿画教学中,教师给幼儿一个主题,幼儿进行创作,画面画满了,课也就结束了,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不能满足幼儿的表现欲。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绘图讲述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在组织幼儿绘画活动时,选择的主题往往难以照顾到全体幼儿,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的特点。我同开辟的“口语故事式绘画评价”,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时间、空间,选择喜欢的绘画内容、材料、工具,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然后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口语故事”介绍给老师、同伴等身边的人,并把它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3.
何正苹 《学周刊C版》2020,(15):159-160
幼儿大多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教师可以将"故事"融入到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师可选择内容浅显易懂,主题单纯且富有童趣的故事书。然而当前的幼儿园故事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足,无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本文将对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幼儿故事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故事。幼儿故事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个好的幼儿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可以为幼儿的行为、品德提供榜样。所以,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爱劳动”主题活动是在我园今年五月份大型教研活动“擦亮石泉.美化环境”中产生的小班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我全面分析了班上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许许多多他们喜爱的活动.为“爱劳动”主题活动服务.在活动中让两三岁的孩子逐步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使他们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6.
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常故事教学的模式是:先告诉幼儿故事题目,然后教师讲述,在幼儿大致掌握了故事梗概后,再围绕主题提出若干问题让幼儿回答,最后教师再完整讲述一遍。这样按常规进行教学,当然也是可行的。但如果每次故事教学都是同一模式,幼儿就会感到单调乏味,以至会产生厌倦疲沓的情绪。因此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使故事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下面列举故事教学的几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故事情境的主题习作教学”旨在以“创编故事”为基本抓手,以“故事情境”为整合平台,以“节奏调控”为内在支撑,以“作中指导”为基本途径,以“开放两端”为生态模式,分别从习作的“内容”与“能力”两个方面出发,确立一个个切实可行的习作教学主题,并借助特定的故事情境整合多重元素,运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开发出一系列生动的习作教学课例,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他们阅读积累、观察想象、表达交流、评改完善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习作教学在目标内容层面的“有章可循”,在方法策略层面的“有法可依”,在生活意义层面的“有利有图”,为小学生习作教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集体教学中,导入方式的合理运用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质量,故事教学也不例外、故事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教育价值,要充分展现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就应该努力寻求个性化的导入方式。只有选择一个适合故事特色、符合幼儿特点的导入活动,才能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将教师的“教”向幼儿主动地“学”转化,为幼儿全面学习语言创设好机会。  相似文献   

9.
第一场:单科教学VS整合教学 某中班幼儿学习故事“五官总动员”,教师先是出示鼻子、耳朵、嘴巴等图片请幼儿认识.接着又演唱歌曲“草莓蛋糕”(歌词里面有五官的内容),演唱完后又进行了五官绘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简洁流畅的叙‘述,写出了“我”戴上眼镜之后的种种故事:看电视受限,因坐姿不端而受批评,傍晚看小说也难逃父母的数落……内容极为丰富。父母的禁令与唠叨间接体现出“我”被眼镜“压迫”的日子是苦不堪言的。  相似文献   

11.
李永永 《少儿美术》2022,(11):45-47
<正>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早期被称为图画书,通俗的说法是指有图画、主题简单、情节内容简短的故事书。主要是针对幼儿、儿童所设定的出版物,多以适合幼儿、儿童阅读的内容为取向;但也有供成人阅读的绘本。如今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绘本是孩子们最喜爱的阅读内容之一,它图文并茂,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尤其是低幼儿,识字不多,根据图像可以了解故事内容。在少儿美术创意教学中,开展绘本创作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小爱科学”是我们在中大班第二学期进行的一个教学主题,用了两周时间,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夜空”,观察大自然,使幼儿粗浅知道有关地球、太阳、月亮、星星的简单知识,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现象的兴趣并激发求知欲。活动内容有: 常识课——“会变的月亮”,“白天和黑夜”,“看看地球仪和地图”,“太阳的光和热”。语言课——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儿歌《星星月亮齐欢迎》、《你是什么星》。音乐课——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你是什么星》。图画课——引导幼儿观察月亮形状,用图画记录下来;“美丽的夜空”(画月亮由圆到弯的渐变图六幅);“月亮、星星和哨兵(背面人)”下面是主题教学中的一个教案。  相似文献   

13.
黄萍 《学前教育》2014,(1):56-56
活动由来 本次活动来源于班级系列主题活动“甜甜的”。其中有一则故事叫《老虎拔牙》,通过讲述、表演故事,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为了拓展音乐活动的内容,发挥音乐在主题活动与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我们创编了故事《小老虎吃糖》,用小老虎吃糖的声音和动作对应表现乐曲的固定节奏XX|XXX,并通过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的固定节奏,进一步强化幼儿对音乐节奏和音色强弱的感知和表现。  相似文献   

14.
金沙  孙彩霞 《福建教育》2022,(25):45-47
<正>一、活动背景大班幼儿喜欢在阅读区涂涂画画,制作属于自己的“图书”,并愿意把自己创编的故事和同伴进行分享,可是在故事内容的完整性、趣味性和丰富性方面还比较欠缺。为了支持幼儿创作他们的“绘本”故事,教师在阅读区投放了绘本《我们怎样讲故事》。这本书是瑞典的佩妮拉创作的,它总结了一些适合儿童学习的“绘本”故事创作技巧。比如:如何创造一个或多个主人公;故事主题可以是多样的;一个故事里天气可以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15.
将“死亡”这一敏感而严肃的思想主题引入幼儿图画故事,是图画书的主题观念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观和传统儿童文学观的突破。幼儿图画故事依据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通过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呈现“死亡”这一主题,并对其进行了多种诠解。对死亡的正确理解,有利于幼儿从生命的终极角度去关爱生命,探寻生命的意义,建构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6.
教育目的明确,围绕主题选择教育内容只有明确了一日主题活动的教育目的,再围绕这个鲜明的主题选择教育内容,才能取得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小朋友学本领》一日主题活动,安排了这样几个主要内容:①故事《小猫学本领》。小黄猫和小白猫认真地、用心地跟着妈妈学习爬树、跳高、捉老鼠等本领。②拼拼说说。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姿态的小猫和各种玩具(图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猫和玩具,拼贴成一幅画,并讲几句话。要求幼儿把“用心地学”、“认真地学”等短句用进去。③游戏《小朋友学钓鱼》。  相似文献   

17.
俞洋 《早期教育》2009,(12):38-38
在具体的诗歌学习活动中.幼儿通过倾听、图片观察、朗诵,对诗歌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教师往往会对朗诵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说:“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可是,对幼儿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怎样才是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幼儿不知道如何表现,教师提出的要求也就成了无效的伪要求。于是。“怎么用好听的声音朗诵”这个“小”问题成了我们的教研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杨静 《山东教育》2012,(15):31-32
结构游戏是幼儿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通过双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往往也反映出幼儿园主题教学的相关内容。如何在主题环境中呈现幼儿的结构成品,使之成为主题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在组织指导幼儿结构游戏中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结构游戏内容与课程主题的有机融合游戏内容与课程主题的有机融合主要体现在幼儿的结构成品  相似文献   

19.
陈张燕 《教书育人》2014,(12):67-68
《麇鹿》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如果在教学时仅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学生能条理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笔者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尝试从“故事味”、“文学味”、“神秘味”三个角度人手,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20.
幼儿文学作品教学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一种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常包括儿童诗歌、童话、生活故事、幼儿散文等几个方面的学习。反思实践中的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笔者发现存在着诸多令我们无法回避和否认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教师传授、幼儿接受”的现象相当严重。表现在教师作为传授者,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对幼儿而言是“先知先觉者”,幼儿则成了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师说生听、师问生答几成定律,即使是在一些让幼儿讨论的“场景”中,其内容、方式也大都是由教师框定的,出现了幼儿主动“说”的缺失,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