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戎庆华 《班主任》2009,(8):21-21
一天早上,我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准备利用早自习的前10分钟给昨天表现好的学生贴“星星”,却发现墙报“星星专栏”被人改动了——在刘XX的名字后面多出了三颗星星。很明显,他拿了我放在讲台上的“星星”,擅自贴上去了。我顿时怒火冲天,将他拖上讲台,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并将他的“星星”全部撕了。刘XX满脸通红。泪水夺眶而出。学生犯错时都这样,当时我也没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2.
记得多年前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告诉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太失落。如果我从讲台前离开教室,估计没有学生会发现,因为他们都在埋头写其他学科的作业。”我们也常抱怨:信息技术课总是被其他学科挤占,信息技术教师上课好与差没有人知道,信息技术课程已被校长遗忘、被学生放弃了……我们多么盼望有一天信息技术课程也有自己的评价呀!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上好课,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达到这个目的,又谈何容易! 四十多年前,我初上讲台,一课书一口气就讲完了,却还没到下课时间……那“挂黑板”的尴尬至今记忆犹新。从那以后,上好课,教好学生,便成了我毕生的追求。我向同事求教,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在着力寻找一个既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又能使教师工作轻松的“好办法”,至今似乎还没有找到。实践倒给了我这样一个公式:要让学生学得轻松一点,老师就得多辛苦一些。为了课堂上一个四十分钟,课前要耗费多少心血,我是无法计算的。  相似文献   

4.
最美的文章     
一天。在作文课上.我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问学生:“你们闻闻空气中的味道香不香?”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我闻到了。香!真的很香!”我走下讲台。  相似文献   

5.
椅子在哭泣     
“铃!铃!铃……”上课铃响了,我捧着语文书大步流星地往教室走去。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值日班长的组织下引吭高歌,秩序井然。突然,我的视线被讲台前一把损坏的椅子吸引住了。“这又是哪个学生弄坏的呢?天天强调要爱护公物,怎么还是这样?”我按捺住内心的怒火。坐在前排的同学已经  相似文献   

6.
早自习时,一个迟到的学生慌慌张张向教室跑去,却不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叫住他 ,微笑着说:“你是不是昨晚睡得太迟了?以后要按时休息,看书不要看得时间太长,学习 要有张有弛才行。沉住气,进教室吧!”一位语文老师在校院里见了一个没有按时交作文的学生,幽默地对他说:“一个作家说过 ,难产是天才的标志。我相信,你不久就会给我交来一篇好作文的。”口头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剩下最后一个学生就是不上讲台。老师心平气和地说:“ 我和全班同学都理解你。我在当学生时,第一次上讲台发言比你还紧张。这样吧,你写个稿 子,…  相似文献   

7.
师爱无痕     
上课铃响了,一位数学老师走进教室,发现讲桌上有很厚的一层灰尘,那是刚擦完黑板的同学的“杰作”。他走下讲台,背对学生,把讲桌上的灰尘轻轻吹到讲台上,然后开始讲课。我的心灵在瞬间受到了触动。这是多么细微的一件小事,我却分明看到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尊重:他把灰尘给了自己,把清洁给了大家。我想起自己以前处理这些灰尘的方法:站在讲台上,用教科书往台下一扌扇,或是用嘴一吹,就轻易地把灰尘“转移”到讲桌前的两个学生身上。有个调皮的学生也曾经对我说:“老师,你真不文明。”当时,我只当做他一时的调皮,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8.
吴昊 《班主任》2010,(2):24-25
两年前,我对本校三个年级16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愿意到讲台前讲话的学生,六年级占87%,四年级占93%,二年级占97%。由此看来,讲台在孩子们心目中是块“圣地”,他们希望到讲台前展示自我。于是,我决定让“三尺讲台”成为学生们展示自主、自立和综合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我曾对学生说过:“我不在乎你坐得正不正……”听后,学生欢喜,老师愕然。我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在前不久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站在讲台前绘声绘色地讲课,学生们个个笔直笔直地正襟危坐,姿势十分规范。可能保持同一种姿势的时间太长,有些累了,一个小男孩软下身子用手托着下巴听讲。正巧被老师发现了,她瞪了男孩一眼,男孩立马又挺直腰杆依原样坐好……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镜头,可能在很多老师的眼里是那么平常,却深深地触动着我。“坐!怎么坐?学生上课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座?”老师们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坐要正,身…  相似文献   

10.
课前小插曲     
这是我难忘的一次优质课比赛。为了参加省教坛新星评选,我被安排到安庆市双莲寺小学借班上课。伴着上课的铃声,我自信地跨上讲台,等“上课”、“起立”、“坐下”的固定程序结束后,便开始了新课前的复习提问。谁知第一个问题就遭到冷场,尽管我用期待的目光在学生的脸上搜寻,希望给予配合,但他们的脸上却显现出不予理睬的表情。个个正  相似文献   

11.
共同燃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天站在讲台上,我知道自己好像蜡烛,要燃烧,但我总觉得一烛独燃光明浅,学生们也是一支支蜡烛呀,若与教师一起燃烧,那将是一份怎样的激情?于是,我做了一个精美的宣传画板,挂在教室讲台一侧,名曰:让  相似文献   

12.
讲台轨迹     
儿时,我对教师职业就无限向往,却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上讲台。 记得5岁那年,我父亲病逝了,以后家境十分贫穷。6岁上学,身材瘦小的我常常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是小学四年级时的那堂语文课激发了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使我对神圣的讲台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那堂课老师点名让学生上讲台去板书“野”字,被点到名  相似文献   

13.
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  相似文献   

14.
胡菲 《上海教育》2000,(9):17-18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工作的一个顽症,学生因为不胜学业压力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事屡见不鲜。为什么必须这样学?为什么必须这样考?为什么必须这样评价我?为什么必须设置这些课程?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新千年伊始,“减负”的口号再一次被提出,正当社会各界对“减负减什么,怎么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我们在进才中学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减负大家谈”活动。在这次由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发起的活动中,老  相似文献   

15.
寻找自己     
立在镜前,镜子里的我,平平的发型,平平的脸庞,平平的眼睛,平平的身材,我是凡人中最平凡的一个。看着班里同学个个都那么聪明能干,我曾埋怨老天为什么不给我一点点才华。文委在舞台上一展歌喉,而我却只能在台下拍手叫好;体委在跑道上奔跑,而我却只能在座位上喊:“加油!”;班长在讲台上“出够了风头”,我却因胆小而不敢大声讲一句话   ……我是如此的平凡,甚至有些自卑。直到有一天,在拥挤的客车上。我稳稳地坐在椅子上,而身边站着的小女孩被挤得东倒西歪。我终于勇敢地站了起来,“坐下吧!小妹妹。”一句很普通而很真挚…  相似文献   

16.
不赞成学生课前预习的老师,说到底就是害怕教学不能按照自己课前的预设进行。他们期望学生都是“零认知”,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然后引导学生钻入一个又一个预设好的“精彩圈套”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呈现热烈的教学场景。对于这种现象,作者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难道不预习,学生就对新知识什么都不知道了吗?我曾听过“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请学生随意说出一个自然数,教师就能马上判断能不能被3整除。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学生不屑一顾地说:“我也能这样。”但是这个学生的手举了又举,教师却视而不见。课堂…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14,(17):42-43
“走上三尺讲台,我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我为人师表!”抱着这样的信念,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教授蓝海已走过她从教的第28个年头。28年来,蓝海从未因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迟到过一分钟。不管学生是先进还是落后,她总是善意而公正地加以对待,和学生交流,谈吐亲切自然,有亲和力,使学生从她身上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与吸引力。她所教学生多人次被评上国家级、省级奖学金,被评为省级“优秀团员”“三好学生”,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大理学院学习先进班集体,她也分别获得了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和校级“德育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12月,由大理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由学生参与评选的全校第一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蓝海老师荣获“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相似文献   

18.
每到期末会考的前一个月,一些老师便结束了课程,开始进行“漫长”的总复习。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这种“期末算总帐”的复习方式我却不敢苟同。首先,挤出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复习,教师必定要加快教学进度。这样做就会造成学生平时“消化不良”,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的新...  相似文献   

19.
一次大扫除,我请学生们帮我收拾讲台。突然,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捡到的。”我抬头一望,讲台下散乱地堆放着学生们平时拾到的东西。我一愣,意识到了什么。平时,孩子们拾到东西高兴地交给我时,我总是随意地扔到讲台下的抽屉里。孩子们这一提醒,给了我不小的震动。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拾金不昧,而实际上,当学生真的拾金不昧时,我们又常常因为事情太小而并不在意学生捡到的一毛钱、一只铅笔,忽略了这些“小事”的教育价值,不能正确、及时地强化他们的行为品质。这样长期下去,孩子们的心就会受到冷落。我…  相似文献   

20.
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下课铃响了,讲台上,老师依然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不耐烦的、窃窃私语的、东张西望的、焦急的……更有一些大胆的学生要求上课老师快点下课。而这时,拖堂的老师都振振有词:“我还不是为了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又不拿加班费.就是直接拖到下节课上课.学生也应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坐着听课.否则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