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文章开篇是“自三峡七百里中”,其实,这段文字只写了一个巫峡,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峡。本选文之前是“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这部分已经写完了“三峡之首”“瞿塘、黄龛二滩”。接着才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是开始写巫峡了。《三峡》之后接着是“江水历峡”“江水又东径流…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吟稿(组诗5首)朱成德三峡总吟汇集千流气势豪,开山破岭浪滔滔。夔雄巫秀西陵险,壮美三峡誉自高。瞿塘峡江扣夔门气象巍,悬崖欲坠走惊雷。双峰夹抱狂涛吼,众水争流雪浪追。赤甲晴光蒸紫气,白盐曙色耀清辉。瞿塘月色泽如画,别具风情惹绪飞。巫峡轻烟缭绕半...  相似文献   

3.
三峡航远始于新石器时代。巴人参加武王伐纣之际,独木舟已被舫替代。春秋战国时期,巴、蜀、楚、秦等都利用和开发过三峡航运。秦汉间,三峡成为川盐粮运输的主要干线。三国时期,三峡造船业空前发展,唐宋时期,三峡航运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干道,元明之际,三峡航运又成为移民的主渠道,清代则对三峡航运加以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近现代时期,三峡航运在社会生活和民族战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峡旅游商品是三峡旅游文化的重要产品,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针对目前三峡旅游商品极不适应三峡文化旅游发展这一事实,开发三峡旅游商品势在必行,具体办法是:充分利用好三峡丰厚的资源;创立三峡旅游商品的特色与品牌;提高三峡旅游商品的科技与艺术含量;建立系统化的设计、生产与销售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三峡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大坝135米蓄水成功后,三峡库区形成。新三峡是容颜不改的雄奇三峡与珠联璧合的数百公里辽阔水面,是三峡湖!发展新三峡旅游,要继续发展三峡游船观光游,开发游船度假休闲游,创新高峡平湖游;构建大三峡旅游圈,发展新三峡分段分片游,带动游船业、湖区特色经济、特色城镇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去年五月,我们随四川省长江三蛱旅游线路规划专家考察组,对长江三峡库区及其辐射范围所至的三线(长江上游干流、乌江、大宁河)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导游及接待服务设施、旅游变通、通讯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了三峡库区内大量的旅游资料和信息。可以确认.自重庆至长江三峡峡区的长江沿线。  相似文献   

7.
一、主题的由来 长江三峡,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宝贵资源。在这里,有美妙绝伦的天然之作,有历史悠久的峡江文化,更有相得宜彰的动人故事……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是三峡人的骄傲,是每一个三峡孩子的骄傲,了解三峡,是我们每一个三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关心家乡的发展,热爱家乡的重要表现。所以,我们经过在班队会上讨论,决定走进神奇而古老的三峡,  相似文献   

8.
联想阅读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法。在语文学习中,运用交叉联想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郦道元《三峡》一文时,由文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蟑,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知三峡两岸大致地形特征:悬崖峭壁,地形险峻。这里可以联想到现  相似文献   

9.
三峡立八字每字二十万去年底,长江三峡坝又添新景,“建设三峡、开发长江”8个红色大字矗立在宜昌市三峡坝头右岸白岩光山的山坡上。据葛洲坝订团公司负责人介绍:“建设三峡,开发长江”8个汉字,每个字高15米,宽10米,是钢架铁制结构。每个字约重12.5吨,造...  相似文献   

10.
音像话“三峡”张连茹高中语文第一册的《长江三峡》,节选自刘白羽的散文名作《长江三日》。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记叙了作者冲程塘、穿巫峡、下西陵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但是,学生们对三峡知之不多,缺乏对三峡的感性认识。那么,体...  相似文献   

11.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初中第三册2001年版“自:从,由”。按此“自”表处所,宜训“在”;不表起点,不宜训“从”。《古书虚字集释》“‘自’犹‘在’也”,并云“‘自’‘在’一声之转”,即古音从母双声也;又“‘自’犹‘于’也”,例证在在。《广释词》亦“自犹‘於’,介词”。如: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课文回问】长江三峡雄伟壮观,变幻多姿.具有神话般的简力。我国古代文人曾留下许多吟咏三峡的脸炙人口的诗文。北魏都道元的《水经注·江水j、李白的《上三峡》《朝发白帝城》、白居易的《初入峡有感》等,都是盛赞长江三峡的名篇。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  相似文献   

13.
《三峡》选自《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注》中的一节。这段文字在《水经注》中没有注明出处,它的作者一般人都认为是郦道元,但经过今人的考证,系转引自南朝刘宋时盛弘之所著《荆州记》。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史无前例,三峡物大抢救规模空前。我国2/3以上考古单位、上千名考古专家云集三峡,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近100支考古队。在库区100多个考古工地上,打响了三峡物大抢救攻坚战。考古工作用自己的双手承接明,其丰硕成果见证长江明,折射出中华明,弹奏出三峡物大抢救的华采乐章。  相似文献   

15.
三峡游记     
三峡游记□闻亭/北京景山学校高二学生读了刘白羽先生的散文《长江三峡》便被他文章中的景色深深的迷住了,期盼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亲自目睹三峡的壮丽景色。终于,机会来了,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少年水力夏令营”,来到了“三峡”脚下的宜昌。第二天,夏令营安排我们参观了...  相似文献   

16.
师: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描山摹水的美文,那富有音乐美的文字尽显了三峡的美好风光。读一读,看哪些字、词、句能表现三峡之美?可用“‘——’写出三峡——美”的句式来阐释理由。  相似文献   

17.
《三峡之秋》是一篇阅读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努力实践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来建设开发和设计利用课程资源,创建一个涵盖“三峡由来、三峡风景欣赏、三峡工程简介,课文欣赏、三峡文学作品、网上交流”等内容的三峡信息集锦(E:/网站/:indx.htm),采用“网上浏览”与“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小课堂”变成“大社会”,引导学生在大社会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表达分享、感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在民国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对三峡进行了几次认真的测勘和论证,先后提出了几种开发三峡的计划,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资金短缺和技术落后等原因,最终使该计划落空。但是民国时期对三峡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对今天的三峡建设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并且还为新中国培养了许多的水利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9.
听说三峡的风景绝佳,笨笨猫决定去三峡游玩。  相似文献   

20.
郦道元的《三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动静相生,摇曳多姿,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不愧是散文里的精品。但笔者认为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句有的地方经不住推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句的意思是“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文)这一句有力地表现了三峡山高天窄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