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通学堂的开办,光复会骨干、勇于力行的徐锡麟开始策划进一步的革命行动-武装起义.1906年,徐锡麟集资捐了候补道,年底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在安徽官场中伺机而动,暗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工作.两人共组光复军,徐锡麟任首领,秋瑾为协领,联络革命力量,密议在浙皖两地同时举义,徐锡麟负责皖事,秋瑾负责浙事.徐锡麟临行前向同志留言:"法国革命八十年始成,其间不知流过多少热血.我国在初创的革命阶段,亦当不惜流血,以灌溉革命的花实.  相似文献   

2.
王征 《黑龙江档案》2012,(2):148-148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也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1907年2月,秋瑾接办了由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的大通师范学堂。  相似文献   

3.
《历史档案》2011,(4):12-21
秋瑾(1875-1907年),原名秋闺瑾,字球卿,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是中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办了由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的大通师范学堂,借以召集联络江南各府会党,进行军事训练,组织光复军,  相似文献   

4.
徐锡麟是光复会的重要领袖之一,他创办了大通体操学堂。该学堂也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阵营和播种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勇 《兰台世界》2017,(3):98-100
徐锡麟(1873—1907),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因《光绪重修丹阳县志》的纂修者题名为徐锡麟,有学者即误认为是革命家绍兴徐锡麟。通过《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巢云山房诗存》等相关文献考证此徐锡麟为镇江丹阳人,比绍兴徐锡麟年长约七十二岁。此外,反映镇江历史人文风貌的《浪淘沙·京口》词署名徐锡麟,经过考证确为革命家徐锡麟所作。两位同名徐锡麟因时代相近,史事容易牵混,在历史研究中需要非常谨慎。  相似文献   

6.
越铎日报创办于1912年1月,1927年3月停刊,是当时绍兴著名的进步报刊。鲁迅是这个报纸的公开发起人之一,其他两个发起人是陈子英、孙德卿。鲁迅常给这个报纸的副刊写稿,报纸的创刊词也是鲁迅写的。创办越铎日报的经过得从越社说起。1910年9月,鲁迅从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到了绍兴府中学堂教书。府中学堂是有革命传统的,徐锡麟担任过副校长,在那里搞过革命活动。府中学堂国文教师陈去病,是革命文学团体南  相似文献   

7.
秋瑾案珍闻     
李军 《浙江档案》2003,(12):26-27
鉴湖女侠巾帼英雄秋瑾是为中国革命牺牲的一位伟大女性。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四日(1907年7月13日)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二日后就义于绍兴古轩亭下。秋瑾案的许多内情,在绍兴府档和军机处档都有详细记载,今择“绍兴府督同山阴会稽二县办理秋案经过印禀”录之,以飨读者。浙江绍兴府知府贵福督同山阴县知县李钟岳、署会稽县知县李瑞年谨禀大人阁下。敬禀者: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奉抚台、宪台密函内开,据金华嵩守电称:武义获匪聂李唐等,供出党羽(按金华府电羽作匪)甚众;内有赵洪富,缙云县(按金华府电无县字)人,在绍兴(按金华府来电兴字为城字)体…  相似文献   

8.
辛亥先烈徐锡麟,字伯荪,浙江山阴(绍兴)人,自幼好学,勇于探索,博览群书,勤于观察,由自学而精于数学、天文,尤长于测地文学。1901年,徐锡麟29岁,被当时刚开办的绍兴府学堂聘为经学兼自学教习(教师),两年后,升为副监督(副校长)。此时,徐锡麟开始致力于革命活动,除密谈革命、训练体操外,十分重视测量绘图文学。他曾对府学堂学生童杭时说:“吾侪将来行军,须先测明地点与途径,并测明我炮弹能及远若干,则对敌作战,百发百中,胜算可决……故测量文学,甚重要焉。”(《徐先烈伯荪先生事略》,1947年8月24日《东南日报》)为了举兵起义,他根据零星资料和…  相似文献   

9.
《历史档案》2011,(4):3-11,21
安徽布政使冯煦等为徐锡麟枪击巡抚恩铭致伤请派兵事致端方电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万急。南京大帅端:辰。新帅今早赴巡警学堂大考,会办徐锡麟持枪对新帅乱击,身受数伤,势甚沉重,余人亦有受伤。现闻徐带学生围军械所,合城惊惶,望酌派得力队伍,带枪子弹附轮速来为叩。本司煦、秀、植叩。宥。  相似文献   

10.
秋瑾( 1875- 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绍兴,生于福建福洲,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志士.秋瑾一生常以花木兰自喻,性格豪爽,习文练武,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07年,其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反抗腐败晚清统治,后因事泄被捕,并于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体育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徐锡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小文武双全,对体育强健身心抱有极大兴趣。成年后,他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在新式学堂教育中,他倡导引入广泛的体育教学,开创了体育走入教育、走入人心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严琳  王继武  易同民 《今传媒》2011,(8):113-114
1912年创设会以陕西法政学堂为基础,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高等学校等校并入,合组成立"西北大学"。1913年,西北大学创设一年之后,《学丛》创刊。本文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考证,论述了辛亥革命前后西北大学和《学丛》的演变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宋云 《兰台世界》2017,(6):70-74
晚清绥远城军事学堂教育指绥远城常备军武备学堂和绥远城陆军小学堂的学堂教育。自1901年12月武备学堂创设到1912年清朝灭亡,军事学堂教育共存在10年,文章力图梳理出绥远城军事学堂教育在晚清最后十年的研究现状,并对该地近代化军事改革和教育改革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汤涌 《浙江档案》2005,(10):17-17
7月28日,绍兴日报许记来到绍兴市档案馆,将一份一个世纪前的大学凭的电子本拷贝给档案馆,由市档案馆收藏这是中国名心理学家潘渊的次子潘仁延接受绍兴日报记采访时展示的其父于1910年毕业于浙江省城官立高等学堂的大学凭  相似文献   

15.
学界     
在近十年的汉语写作中,张承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人物;在许久没有读到他的新作后,读者们惊喜于2002年最后一期《万象》上刊发了他的《鲁迅路口》。 相隔了百年之后,寻觅鲁迅如同盲人摸象,学者们各说其是。站在绍兴的“鲁迅路口”,张承志下了详细的考证功夫,去揣测鲁迅留日十年酿就的苦涩心理。他的结论是:“拒绝侮辱的陈天华、演出荆轲的徐锡麟、命断家门的秋瑾——如同期的樱花  相似文献   

16.
<正>夏丏尊(1886—1946),原名夏铸,祖籍浙江上虞,是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出版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夏丏尊从小机敏聪慧,年仅15岁便考中秀才,两年后考入江南地区著名的绍兴学堂。19岁时远赴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和宏文学院留学。1908年,夏丏尊被浙江两江师范学堂聘为助教,从此与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结缘。从1908年踏入教育  相似文献   

17.
意志不坚沦为汉奸 周作人,笔名知堂,1885年生于浙江绍兴,早年毕业于南京水师学堂,后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是日本人,1912年入中国籍.  相似文献   

18.
负笈西洋学贯中西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梦邻,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兰凤乡一位商人的家里.11岁被送到绍兴的中西学堂上学,翰林蔡元培此时正是该校监督(校长).1902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原名字"梦熊"因入了闹学潮的黑名单,改名梦鳞.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平生撰联不多,但为了纪念革命中牺牲的同志和战友,他写过一些悼友刺敌的挽联,其中有几副联语是饱蘸深情与痛恨的联中佳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清政府内进行革命活动的同盟会员徐锡麟计划与留日归国后的秋瑾同时在安徽、浙江两省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提前起义,枪杀了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失败后,徐锡麟被捕,恩铭之妻妾剜其心以祭亡夫.1912年,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孤山,孙中山为此撰联吊唁:“凡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上联怒斥清廷官吏不过是世上多余的行尸走肉罢了,下联盛赞壮士一片丹心,名垂青史,百世流芳.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5岁入学,在绍兴、南京、日本求学20年.而后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府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总计两年半时间.从1912年2月起受蔡元培邀请到教育部任职14年,此间还兼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的讲师。在鲁迅出生之际,刚好赶上张之洞来访.他翰林出身的祖父就给他取了小名叭“张”,又称“张官”.希望鲁迅长大后像张之洞一样做大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