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来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皮果罗夫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现在家长都说孩子喜欢看电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电视能够带来多种感觉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欣赏的兴趣。对于文本阅读,老师也知道多数学生都怕读,也知道有的学生想读书,但不知怎么搞的,读着读着就困了。学生阅读的冷淡导致对文本理解的偏差,最终也导致自身言语的匮乏、情感的荒漠,显然这是我们语文老师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加强阅读教学,让阅读…  相似文献   

2.
可悲的惊奇     
徐亚群 《广东教育》2006,(12):64-64
那天看到一篇文章,很受感动,拿来读给孩子们听,读着读着,自己被文章所感动,实在读不下去了,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大多数学生在静静地听着,也受到了感动。有几个学生却悄悄地笑了。我感到很奇陉。后来,学生说,我们没想到老师竟然也会被文章感动得流眼泪,我们感到很惊奇。  相似文献   

3.
"骄傲事件"引出启发教育一个星期天,肖骁哲高高兴兴地挥着一张报纸跑回家,迫不及待地把报纸拿给父亲看:"爸爸,我的文章见报了!班主任李老师表扬我了,还奖给了我一支钢笔,说我是全班第一个在报上发表文章的同学。"其实,父亲肖毅已经看到,  相似文献   

4.
高考之后一直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原是出于学做好妈妈的目的来读的,读着读着就发现,这本书对语文教学大有裨益。尹建莉指导孩子阅读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有启示摘录几点,与同仁共勉。一.不读有用的书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  相似文献   

5.
李娟 《班主任》2015,(2):56
学完习作"怎样写书信"后,我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第二天收上来后,我认真阅读着一封封书写工整、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的信件。读着读着,忽然看到一封写给我的信:老师:您好!今天,您让我们写信,我很高兴,但父母不知在何地打工,家中的奶奶又不识字,我想来想去不知写给谁,只好写给您了。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来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皮果罗夫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现在家长都说孩子喜欢看电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电视能够带来多种感觉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欣赏的兴趣.对于文本阅读,老师也知道多数学生都怕读,也知道有的学生想读书,但不知怎么搞的,读着读着就困了.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叶圣陶说,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会读书的能力。我们的学生能“自会读书”了吗?不敢说。在困外阅读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杰克现象”。一个叫杰克的学生被老师们认为缺乏阅读兴趣,他常常抱怨语文课太没味道,不精彩,但在家里父母却埋怨他过分地迷恋阅读,以至于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也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8.
晓军的妈妈是哭着来咨询的,她一直说“你们救救我的儿子吧”。经过仔细交谈才知道,她的儿子晓军在阅读的时候有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老师要求默读的时候,他总是要读出声音来,为此被老师批评过若干次,说他干扰课堂纪律。妈妈说他不听老师的话,晓军委屈地说:“如果不让我读出声音来,我就不会读课文,这可怎么办?”在家里读课文的时候,妈妈还发现儿子读着读着就不知道自己读到哪里了!有的时候,读完课文合起书本,妈妈再问他都读了些什么,他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连时间、地点这么简单的事情也想不起来。这让妈妈更生气,总认为儿子…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8月17日,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程春雨老师,在克什克腾旗上了一节语文课——《背影》。程老师跟学生一起深入阅读《背影》的时候,我坐在学生身边,聚精会神地观察和倾听,试图读懂这节课堂。先有教师的深度阅读,才可能有学生的深度阅读。张华教授说,视角是世界本身的特性。读《背影》,把视角定位在"父亲"上,是一种视角,也是大多数人阅读的视角。从这个视角看到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相似文献   

10.
那天上作文课 ,我一路寻思着进了教室 ,只见前排几个学生正围在一起看着什么。他们津津有味地看着 ,以致老师进了教室也没有发现。我禁不住凑了过去 ,几个学生慌忙收起 ,原来是一张报纸。老师能不能看看呢 ?我拿过那张报纸高兴地说 :“同学们 ,不知你们注意老师的表情没有 ,你们看的这篇文章老师也读过 ,作者你们熟悉吗 ?”同学们有的摇头 ,有的说不知道。我接着说 :“这篇文章的作者老师熟悉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小时候家里很穷 ,一年四季盼不到一件新衣服。一件衣服总要打几个补丁 ,洗得颜色发白 ,唯独补丁处颜色较深 ,远远…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在上课或班队会、活动课等给学生创设一定情景,进行专题训练。有一次,开班会时,我让同学们给我讲讲他们读过的报纸或者是学过的课文哪一篇写得最好,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给我说。我笑笑说:“你们说了那么多好看的报纸,那么多好看的课外书,老师也只能一篇一篇地看,哪有那么多时间,要不你们给我说说具体内容,我觉得哪篇好就看哪一篇,好不好?”这样就激发了同学们想说的兴趣和欲望。于是,胆大一些的同学就给大家讲起他觉得好的一篇内容,还讲了自己为什么喜欢看等等,我借机又走向胆子小的同学身边表现出想听听他们喜欢和阅读过的报纸、课文,请这些学生也来说说。由于上课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就让他们同桌互相说,一节课下来,同学们说得热火朝天,不仅听到许多报纸、课文的大概内容,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很愉快地完成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交流活动。从而,让学生大胆说,激发说的兴趣和欲  相似文献   

12.
学生A家贫,常逃课、打架、小偷小摸,父母都对他失去了信心。许老师却常给他买纸笔、买早餐,A一旷课,她就四处寻找;一迟到,她总要问明情况。这使A深受感动,为了不给许老师添麻烦,A离开了学校。一天,A正在玩游戏,邻居找到他,说许老师病危,想见他一面……看到A,许老师艰难地从枕下摸出一张报纸,那报上有A发表的一篇文章《假如我是一位老师》。看到报纸,A跪在许老师面前,许老师轻轻地抚摸着A的手,并把他的手放在自己的唇上轻吻了一下,就安祥地合上了双眼。后来,A成了一名老师,他的许多学生进入北大、清华,他也被评为优秀党员、市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区的中学语文老师中,流行着一种很不健康的口头禅,说什么批改作文是“无效劳动”,或者说是“徒劳无功”等等。他们认为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作文,老师虽然辛辛苦苦地批改了,但发回给学生后,有几个学生能够认真地去阅读呢?又有几个学生能很细心地去领会老师批改过的语句呢?尤其是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他们看见自己的作文成绩是六十分,或者是六十分以下,便干脆不看,把它塞进书包里便算了:有的甚至马上把它撕掉了。这样老师虽然辛辛苦苦地批改了,这岂不是“无效劳动”吗?还有的说,老师  相似文献   

14.
帮老师纠错     
骆玲芳 《广西教育》2014,(44):51-51
正5月9日上午,我在班上给学生朗读《又是荠菜花开时》。我大声地读着文章,读得津津有味,读得抑扬顿挫,仿佛我就是作者本人,正在田野的菠菜地里、草地里寻找着我的"胜利"喜悦。偶尔抬眼扫一下课堂中的学生,我发现他们也都沉浸在我的优美朗诵中,像是在用眼睛"寻找"着可爱的荠菜花。读完文章,我便开始布置阅读习题了,这时,忽然有一个声音说:"老师,荠菜的荠是读‘jì’,不是读‘qí’。"猛地抬眼一看,原来是平时比较胆小的欧庆在给我纠正发音。"是吗?"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我的课堂应变能力磨练得  相似文献   

15.
假招聘     
××学校根本不缺老师,却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说要大量招聘老师。这则广告有妙用,一可以误导学生家长,让他们以为学校在不断发展;二可以给本校老师造成压力,使他们拼命干活。这所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学生大多是暴富人家的子女,收费很高。老师的工资自然也不低,招聘广告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月薪三千元以上。三千元月薪,足以让成千上万正在为温饱奔忙的老师赴汤蹈火了。广告见报后,应聘信就像蝗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萨特说的那样,"阅读是自由者的梦",人们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而现在的自主阅读已经如"阿喀琉斯之踵"一样不堪一击。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老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布置了以下的阅读任务: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自然段加上序号并试着给课文分段。3.课文中主要交代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相似文献   

17.
林清玄刚刚8岁时,父亲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说,长大以后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人家就会把钱寄给他.抚养着18个孩子的父亲于是不假思索地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在他父亲的眼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轻狂呓语.父亲说:“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 有一年,林清玄读书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给他一本地图册,他边烧水边看地图册,憧憬着埃及的美好,父亲过来问他在干吗,林清玄说他在看埃及,父亲又是狠狠地打他一巴掌,踢他一脚,说可以用生命做担保,他一生根本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一天,巡查男生宿舍,在厕所里吞云吐雾的晓璞被我再次逮个正着。随即,我没收了他的香烟、火机。办公室里,我给他讲校规校纪,向他陈说抽烟的种种危害。起初,晓璞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好半天,他嗫嚅着:“老师,危害那么大,您为什么还抽啊?”嗬,原来这里面竟然还有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年的嗜好已成习惯,没想到一定程度上“传染”给了学生。我想说老师是成人,可一个老烟枪,给一个模仿力极强的未成年学生做戒烟教育,该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一阵难堪的沉默。“老师,您能戒烟,以后不抽吗?”晓璞再次向我发难。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机会!“好啊,我…  相似文献   

19.
教室里,家长会正在进行,有一位很特殊的家长不是听老师讲,而是看着坐在他旁边的儿子,原来儿子一直在用手语向父亲传递着老师的话语——这是一位聋哑父亲。家长会结束了,大家怀着深深的感动和敬佩把父子俩拥到台上,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每一位老师、家长、同学,都记住了这个懂事倔强的儿子和这位自豪幸福的残疾父亲,他们成了老师激励学生、父母教育子女的最好榜样。家长会前,老师曾告诉男孩,他的父亲可以不参加家长会,但男孩却像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生气地说:“我有父亲选”是啊,他有父亲,他要让自己的父亲同其他人的父亲平等而自豪地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人生随想     
生命并非演习 ,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生活不允许 ,也不可能给人以打草稿的机会。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教学生练字。一次 ,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恭恭敬敬走到老师面前向老师请教 :“老师 ,我跟您学书法已经很长时间了 ,但进步老是不快。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书法家不假思索地对他说 :“你改用最好的纸试试 ,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 ,果然没过多久 ,他的字进步很快。他奇怪地问书法家这是什么原因 ?书法家说 :“先前你用旧报纸练字的时候 ,总会感觉自己是在打草稿。反正旧报纸也不值钱 ,所以写好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