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电视台新闻传播的特点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很多电视台新闻报道忽略了受众需求,导致新闻节目失去了对舆论导向的控制,所以电视台一定要加大对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的关注,并且电视台还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在新闻报道的方式类别、新闻写作水平的提升、新闻策划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升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新闻报道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从业者大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岗位干久了,往往会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随着惯性完成一次次报道,于是受众经常看到似曾相识的新闻.要写好新闻,记者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突破惯性的桎梏.  相似文献   

3.
新闻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比较重要的信息来源,也是反映一个时期社会实际状态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进步,传统的新闻记者采访很难满足受众实际需要,导致新闻质量和时效性降低.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对新时期提升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策略进行分析,在给新时期新闻采访提供参考的同时,有效促进新闻采访技术的优化与发展.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4.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0,(10):38-38
近来年,随着我国各类新闻媒体在报道形式上的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人们对新闻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采用“一句话新闻”这一报道形式。“一句话新闻”在节目、栏目或版面中所占的比重正在提高,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外媒体更是如此,当前国外一些著名的广播电台播出的每一档新闻节目中,每篇稿件都很短,许多就是“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报道形式的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受众心理的改变和编辑记者新闻写作观念的改变。受众对许多事情只想了…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与现代人类对体育运动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体育新闻作为一类新闻品种在当代各种媒体中表现出其鲜明的个性和专业性。这不仅表现在体育新闻在包括各类印刷新闻和电子新闻在内的当代大众传媒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深受广大受众欢迎的主要新闻品种,而且还表现在体育新闻无论是在报道对象上,还是在新闻体裁、报道方式、采编写作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独特要求。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新闻报道需要更加多元化、广大受众需要更高的参与度等,这样一来就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人员要在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方面去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求,不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及时呈现给受众,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眼下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必然向经济新闻报道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所习惯的经济报道框框与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经济报道必须进行相应的思维转换.多年来,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报道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和传统思维,大多数经济新闻报道,不论是在新闻价值取向的定位上,还是在报道时态、报道领域、写作手法及素材运用等采写的行为方式上,基本上没有跳出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支配下的模式与套套.报纸、广播、电视作为精神产品,虽然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也具有商品的属性,必须面对市场,接受广大受众的评判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新闻媒介对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在为广大受众及时提供最新的各类经济信息的同时,还必须向受众揭示出经济生活中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8.
曹莉 《视听》2018,(11):44-45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从百姓的视角讲述新闻事件,深受广大电视受众的喜爱,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好的口碑,一度风靡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生共存的必然趋势。电视民生新闻面临媒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在节目内容以及形式方面进行创新,转变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促进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从"小民生"到"大民生"方向的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媒介发展步伐,满足受众更加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新闻信息,并迅速发掘出能令受众为之心动的兴奋点,是广大记者非常头痛的问题。所谓新闻的兴奋点,是指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能给编辑、记者以采写冲动的新闻事实。 常言道,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寻找新闻的思维方式同样也决定着记者能否迅速找到新闻,能否找到新闻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10.
消息的结构多种多样,有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散文式等等.但随着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和新闻工作者创新意识增强,鲜活的报道改革开放一线的新闻,传统式的消息结构无论从表现形式上,还是从记者思维方式上,都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因此,目前在众多的媒体上,消息的结构又推出了一种新的形式,这就是卡片式.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传统、单一的传播形态已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闻报道的需求。既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又要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是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的重大挑战。全媒体时代,记者在转变思维方式和文风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改进采编技能,掌握多种信息传播手段,在采访、码字之外,真正转变成为顺势而为的全能记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等形象化、直观新闻手段的迅速发展,广大受众越来越喜欢形象的描述和形象的感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新闻特写恰恰适合受众的需求.因此,它在新闻报道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运用当代思维,对这一体裁进行重新审视和探讨,以改善我们的广播宣传.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不能停留在仅仅报道客观事实这种静态思维活动方式上,还应从分析事实、解释缘由着手,向读者提供独到的见解。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变静态思维活动方式为动态思维活动方式。新闻记者怎样才能由静态思维活动方式向动态思维活动方式转变呢?笔者体会,以下四个转变是首要的: 一是转变新闻价值观念。以前,我们新闻记者的思维活动是同计划经济体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很多是“政治性的经济新闻”,农业报道唱“四季歌”,工商业报道也唱“四季歌”。年复一年,记者的思维活动就形成了静态思维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所应知的基本常识.然而,在各类新闻媒体每天产生的大量稿件中,不符合客观真实的报道也不鲜见,久而久之,使受众对媒体产生了信任危机.面对广大受众的期待,新闻工作者要以"真实"为第一要求,报道经得起检验的新闻.这就需要从本质上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目的就是把这些新产生的问题以合情合理、符合大众心理的方式报道出来。目前的新闻报道很难让受众满意:内容老套,语气严肃,官腔严重;在内容上大部分报道都放在官员身上,贴近广大群众生活的内容过少,使群众厌烦心理与日俱增;低俗广告过多,并穿插于广告之中,使受众无心关注新闻的内容。这些问题,看似虽小,影响却极其恶劣,使新闻节目逐步失去了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众对纸媒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就更加希望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来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用创新的手段来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本文就对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电视新闻如何创新以及电视新闻编辑又该怎样培养创新意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预测性报道越来越受到广大受众的接受和喜爱,但国内相关研究十分有限。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预测性新闻报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文章对传统新闻模式和精确新闻模式下预测性报道进行分析,并结合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自身特点,对预测性新闻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做了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从业者大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新闻越来越难做。为啥?这除了媒体竞争愈演愈烈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众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需要,读者素质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可选择媒体的增多,使得受众对新闻数量和质量有了近乎挑剔的要求。这也就让新闻从业者,尤其是奔跑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备感压力,他们在反复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鲜活新闻才能抓住受众的心?如何抓取受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新闻?这些年,齐鲁晚报在抓鲜活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突出三点:抢“第一”点,找共振点,抓要害点。抢“第一”点求…  相似文献   

19.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广大受众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新闻播音要加快语流推进速度,用"播说结合"或"说新闻"的播报样式,使新闻播报更平易近人,具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而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新闻传播,特别是电视新闻传播,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模式,而变得高速发展起来,并发生了质的飞跃.电视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不仅要快,还要让受众在众多信息中关注起来,并感兴趣,这就对参与新闻采访的记者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它要求记者在有新闻发生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去采访报道,还要求新闻有吸引力和可视性,并做到及时性.因此新闻所要做到的就是把新闻做新、做深,电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在新闻报道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