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单亲孩子,是指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单亲家庭是指因丧偶、离异造成的单有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家庭。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在每年离婚人数已超过100万。大量单亲家庭和单亲孩子的出现,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加强对单亲孩  相似文献   

2.
李仁华 《考试周刊》2010,(26):219-220
"蓝极束网吧"纵火案的惨痛教训让人印象深刻,实施纵火的是两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伤熊事件"的制造者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当然,我们并不想给单亲家庭的孩子贴上另类标签.但是从对“问题少年”的研究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自单亲家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冈很多:父母离异、分居或非正常死亡等。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5年以来.我国每年约有100多万个孩子因父母离婚而失去健全的家庭,再加上因父母非正常死亡而失去健全家庭的孩子,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由于家庭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由父母的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导致单亲家庭出现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父母离婚或者一方去世而导致的家庭不完整。随着单亲孩子的数量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4.
杨翠美 《幼儿教育》2012,(29):14-15
近年来,单亲孩子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一个群体,单亲孩子因为父母离异或一方亡故而只拥有一方的抚爱,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同时,城市中还出现了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因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一方在外地工作,孩子由另一方来承担养育与教育职能。这类家庭虽然具备双亲的家庭结构,但因为孩子长期得不到父亲或母亲的照顾和缺乏与双亲交流,其家庭抚育功能与单亲家庭类似。  相似文献   

5.
儿童发展研究表明,父母分居或离异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在单亲家庭刚刚出现的几个月,对孩子非常不利。它不仅破坏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也对学校教育有着消极的影响。家庭的纠葛与破裂,使得双亲很难保持一个好的心绪。负有监护责任的单亲家长也难得有好的心境像过去那样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关心孩子的学习。由于心理的不平衡和家庭生活的挫折,单亲家长有时会把孩子委托给自己的父母代  相似文献   

6.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孩子只跟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亲属)生活,称为单亲.然而,我们这里所指的单亲,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子女父母双方均健在,也未离异,却因父或母或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只由一方或其它亲属照管孩子,也把它归入单亲家庭之列.由于单亲家庭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深入地探讨,并为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一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单亲家庭初中生不断增多,还有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经商及劳务输出或父母长期处于分居状态由单亲或隔代抚养的"准单亲家庭"初中学生也不在少数.由于家庭功能不健全,父爱或母爱的缺乏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而初中阶段不仅是青少年身心剧变的时期,也是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不仅是家庭教育最困惑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思想、性格、习惯、人格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学校,应根据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秦丽 《黑河教育》2013,(3):69-69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持续上升,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这里主要是指离婚)家庭学生的教育也成为当今学校面临的现实难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和失望,容易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笔者认为,加强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不论对孩子本人、家庭,还是对学校和社会,都十分必要。那么,学校如何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呢?一、加强与单亲家庭家长的联系首先,教师对单亲家庭学生应逐一进行家访,与家长见面,了解父母离异的原因,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单亲家庭初中生不断增多,还有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经商及劳务输出或父母长期处于分居状态由单亲或隔代抚养的“准单亲家庭”初中学生也不在少数。由于家庭功能不健全,父爱或母爱的缺乏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而初中阶段不仅是青少年身心剧变的时期,也是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不仅是家庭教育最困惑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思想、性格、习惯、人格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据我国民政部门的统计,1995年全国夫妻离异为105.5万对,比1994年的97.1万对增加8.4万对。这自然意味着,将有相当多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为了单亲家庭的幸福及其子女的健康成长,本刊决定自本期开始,设立“单亲之旅”专栏,并特邀苗野女士担任主持人。 苗野女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单亲家庭研究室主任,特约研究员。她对于单亲家庭的诚挚关怀和丰富学识,受到许多单亲父母的欢迎与敬重。  相似文献   

11.
孙静 《辽宁教育》2013,(7X):73-74
<正>近年来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子女增多,给未来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调整他们的心态,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课题。在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残缺对子女教育有着很大影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诸多问  相似文献   

12.
单亲家庭的孩子受到各方关注,但在一个表面看似完整的家庭,孩子的状态其实形同单亲,却少有人注意,甚至连父母本人都可能没有引起重视。这种状况通常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在家庭中长期的“候鸟现象”造成的,其中“候鸟父亲”的情况更多一些。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称为“假性单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目前离婚率的上升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增多,给我们教育带来了难题。因为这些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呵护和正面引导,极易出现问题。对于这样的孩子,单凭家长或教师任何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学校、家庭两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单亲宗庭子女是指家庭中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孩子,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构成的特殊性,会给孩子成长造成种种负面影响,尤其在与孩子的心理成长方面,容易阻碍孩子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近年来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障碍以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要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善这个问题,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孩子自己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我班共有48人,其中单亲孩子占31.25%。这个数据让我倍感惊悚,这些孩子在失却家庭亲情的同时,他们对班级这个大家庭会何其渴求温暖啊!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形成他们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这些孩子显然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应关注的重点。一、单亲家庭孩子生存环境和心理分析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环境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有的由于父母双亲某一方因病或其他缘故早逝;有的由于父母双亲结合后。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婚姻观念越来越开放、变化,一些家庭发生了裂变,走向解体.由于父母的离婚、再婚,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其中有的单亲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心境长期受到压抑,甚至性格孤僻、个性刚烈、多疑敏感.作为班主任,我采取如下方法来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7.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现有2.67亿个家庭,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万到60万的数量递增。有调查显示:单亲孩子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阐述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形成的几点客观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单亲家庭子女因为父母婚变或家庭的不幸,缺乏完整的父母之爱,对于正处于社会性发展关键期的儿童来说,会导致心理发展非正常化.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单亲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中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学校里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也越来越多。在父母离婚后,这些单亲孩子的行为习惯受到了哪些影响呢?笔者曾对班级的孩子做过一个心理小测试:画全家福。一、心理分析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不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会受  相似文献   

20.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现有2.67亿个家庭,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万到60万的数量递增。有调查显示:单亲孩子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阐述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形成的几点客观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