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用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1.调整一份心情,收获一种期待。教育是一种期待,教师总是期待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期待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应以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2.
常说教师必须"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且我们总把"身正为范"放在首位。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昌曾说:"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这一职业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先进、主流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年轻一代,很难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起来。教师的水平体现在学历、能力和师德三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师德。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教师能给学生一种人格上的魅力,如果没有,他就不算  相似文献   

3.
一、角色规范 1.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培养人的活动中,教师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的思想素质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最好的"教科书",具有动力和导向作用,学生常会在不知不觉间处处模仿或认同教师.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身正为范",教师要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标杆,而比"言传"更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方式就是"身教"。所以政治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不仅要有充分的政治理论准备,还要能够理智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加强个人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5.
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教师和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找对自己的位置、接受新的理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向国 《考试周刊》2014,(19):173-173
<正>人们赞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那班主任如何当好名副其实的工程师,完成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伟大使命呢?多年的实践与研究经历,使我深深地懂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光靠一张嘴,天天唠叨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完美人格形象,形成班主任较强的人格力量,以自身的人格形象和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这是我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的体会。一、班主任高尚的人格形象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为师之道,品行为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的人  相似文献   

7.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从事的是以灵魂塑造灵魂,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其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核心,也是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个最显著不同的方面.多年的实践证明,作为校长,要关注教师发展就应首先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与提升,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发展之魂.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进行思考,以期对推进师德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威信在所有教育手段中有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们,无一不是具备了完美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04,(12X):36-37
要使孩子在家、在校表现一致,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自己规范的行为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身高尚的人格感染和影响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教师当然要有个教师的样子,要像个教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还有古语讲得好:"己不正,何以正人?"  相似文献   

11.
于黎 《中国教师》2013,(18):77-78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作为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德育理念?以下是笔者的三点想法,愿与大家分享。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  相似文献   

12.
"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师首先得正身"。作为高职教师在师德方面上,标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敬业爱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者的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13.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把"爱"洒"满"天下,广施爱的甘霖。本文从中职政治教师的角度出发,围绕高尚品质陶冶学生、优雅行为潜化学生、渊博知识激励学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如何做个称职的"麦田守望者"。  相似文献   

14.
<正>《孟子》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为良心。由此可见,良心是对他人的一种"善"。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背景下守护住教师的职业良心,不仅事关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关系到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第一,"有良心"是职校教师从教的道德底线。作为伦理概念的"良心",其当下的价值取向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教师来说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习总书记在2014年视察北师大时对教师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  相似文献   

15.
观古今中外历史,败也人师,兴也人师。故“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的优劣。既为人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就当身正为范。以人格塑造人格。方可育人才。笔者在近2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就教师人格与学生心理健康谈点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育中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就要求其应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历史教师职业道德建构途径是热爱本职工作,献身教育事业;遵循教育规律,旨在教书育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秉承传统"史德",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历史教师只有具备这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才能无愧于"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这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国学诵读、课外阅读等形式来拓宽学校德育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自古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又有很多人认为"身正为范"重于"学高为师",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有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或多或少体现其班主任的风格--只要班主任严谨治学,干脆利落,学生大多数专心学习,积极向上;性格外向,健谈风趣的班主任,其学生也基本上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形象     
<正>人们常说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既是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教师职责与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仪表心境、人品学识、精神态度、情感胸怀事关教育对象的成败和教育事业的兴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如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形象要求,真正凸显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本文从教师的创新精神、爱生态度、敬业精业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