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根据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如何创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开发多元化课程体系和突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践研究建立产学研结合具有创新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缺乏创新意识、课程设置整合度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发多元化课程体系是解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推动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殊性等问题,阐释在综合高校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创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界得到普遍应用,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创业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艺术设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探讨了建构以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观的必要性,最后指出创业导向下建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具体路径,即政策支持,建构创业环境、实践辅助,培养创业意念、教学引导,锻造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不能照搬纯艺术的培养模式或套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探讨高职院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提出构建适应现代发展的趋势以及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实训基地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强化方案表现技能、熟悉工程管理技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立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满足"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实训基地架构。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物质和经济文化发展极度迅速,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科目,也在各大高校广泛开设,本文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国际市场以及安徽省具体状况,从安徽三联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现状出发,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制定和执行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并研究这类模式的应用前景及预期能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艺术设计人才所必需具备的专业基本功、文化素养、心理品德等,结合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和人才培养与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深入探讨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韦超现 《广西教育》2014,(27):80-81
针对广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广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培养社会需求的设计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应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人才,对高技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重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已有的美术教育专业办学条件基础上开办艺术设计专业,这是我省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共同特点。近年来,随着该专业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艺术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机会较少等问题日渐突出。以楚雄师范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旨在探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多方面问题,以便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焱 《华章》2012,(23)
作为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的每个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都对应着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如广告行业、出版行业、室内装饰行业、产品制造行业、服装行业以及动画制作行业等,每个专业方向在自己所在的行业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着各自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经济发达地区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在城市经济环境中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并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供了相应的实践环境.而在河南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中原文化特色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设计环境,走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包豪斯设计教育理论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所产生的影响,探讨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并提出未来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创新创业现状分析,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高校创新创业模式作为参考,详细论述了高职创新创业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上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方式。列举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案例,提出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紧跟社会与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今后能够继续占领职业人才培养高地的决胜因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当前的中国制造行业需要大量专业能力强、实践水平高的艺术设计人才充实生产一线,以满足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该文简要论述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分析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原有的美术教育专业办学条件基础上开办艺术设计专业,是我省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共同特点。近年来,随着该专业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艺术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弱,实践机会少等问题日渐突出。以楚雄师范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研究探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建立科学、规范、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供需不对称的现象,文章提出工商管理专业"项目式"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将项目管理理论运用到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行业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统筹项目资源。并且提出"项目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有助于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8.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电子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对本地电子行业人才需求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与分析,按照能力递进规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层,将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并将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贯穿其中,由此形成"3+2"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校企共同制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考核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煤矿机电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现今煤矿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探讨了具体改革环节及实施过程,并对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价值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本文以"艺科交融、创执并举"为特征,探讨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对我国不同类型的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