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诗歌的新与旧,是民国诗学避不开的一个重要议题。一般说来,新体诗是欧化的、外来的语体诗,旧体诗是传统的、本土的古典诗,二者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深重的隔阂。但是,大量的旧体诗人新诗之尝试和新文学家旧诗之创作现象,却值得玩味。这种"身份错位"的创作现象,引起时人的关注,也引发他们对诗歌"新"与"旧"作进一步探讨。从众多的论述文字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新诗和旧诗,多怀宽容与学习的态度,持可调和之论,并希望新、旧体诗"取之所长,补之所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道”,一般作“说”之义。当然,“道”也有些非常规义,如《唐五代语言词典》“道”条: ①是。白居易《览卢子蒙旧诗多与微之唱和因题卷后》诗:“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又《南湖早春》诗:“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②知晓,料想。……  相似文献   

3.
正19世纪初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首诗叫《轻柔的湛蓝》:"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此大地上。"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把这首诗加以提炼成一个存在主义命题,在道德贫乏、诗意缺乏、人被异化的时代环境中,对人性进行深层的赞美与思索,"诗意地栖居"来反抗现代性技术的威胁,来找到诗意的存在与实现自我的存在,在诗意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7,(2)
正金元好问《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余诗数首以此诗为赠》中有:"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自注:"唐人以茶为小女美称。"然而,现有唐代文献中鲜有茶为女子美称的记载,宋以来文献中则不乏其例。宋范公《过庭录》:"刘贡父知长安,妓有茶娇者,以色慧称,贡父惑之,事传一时……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被人们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这位出生于德国麦氏教堂镇的哲学家,他所思考和讨论的主题是“存在”,还有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诗意”,由此完整地确立了他的存在哲学。关于存在的“诗意”,这一思想主要在《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一文中提出和给予了论证。摆脱“烦恼的在世”之途何在据传记学者的研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是海德格尔所独爱的研究课题之一。作为先辈,诗人荷尔德林是海德格尔的同乡。这位诗人与享誉世界的德国大哲  相似文献   

6.
法国"诗之电影"导演让·科克托的艺术创作涉及电影、戏剧、诗歌、绘画、音乐等诸多领域。诗在其电影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表意色彩和风格影响。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致力于契合传统古典意蕴和民族化特色的电影实践探索,其《小城之春》可谓开启中国诗电影的先河。两位诗电影作者虽置身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成长历程亦不尽相同,但在影像诗意抒情上都呈现出丰富的审美样态。基于比较视野,以让·科克托的"诗人三部曲"为切入口,探讨导演于电影观念上的诗意探索与突破,同时分析费穆与让·科克托在诗电影创作中的相通性及其个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历来备受赞赏。王国维称赞道:"《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人间词话》)同时这首诗又具有着"飘渺"之风,清人牛运震称道:"国风之中第一篇飘渺文字。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纯是窃远不是悲壮。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可思不可言。"正是因为这首诗的独特,古往今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争议颇多。然而关于这首诗的所指,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很多学者都认为诗中之"伊人"是理解此诗的关键。但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的思想资源,尝试对《周易》文本及其言说方式进行一番"存在论"的诗学解读,着力就《周易》文本所涉及的语言概念问题、《周易》八卦作为元语言结构对于世界诗性意义的开启、《周易》"三才"思想对于人之主体性诗学价值的颂扬、《周易》的作品创建及其文本诗性言说方式对于中国人"诗意栖居"生命形式的根本奠定等诗学问题展开具体讨论,以期能对《周易》所蕴含的诗性精神获得一种整体性的初步把握。  相似文献   

9.
赵琪伟 《寻根》2010,(5):127-129
<正>我国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宋代之金石学》一文中提出:"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赠蒋炳南序》中说:"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尚气节而羞势利,天水一  相似文献   

10.
在早期周礼乐语之教中,《周颂》被用于祭祀、太学之教、天子视学等仪式中"升歌"的素材。周礼乐语之教在升歌之后有一种针对"歌"的"既歌而语"仪式,这种仪式是用"兴、道、讽、诵、言、语"六种不同的方式("乐语"),对"歌"之义加以阐发,以体现、强化仪式的教化功能。《大雅》部分诗篇是据周礼乐语之教中的"乐语"而创作,"乐语"的性质决定了《大雅》部分诗篇与《周颂》有一种对应关系──《雅》诗是对相应的《周颂》诗义的阐发。这种对应是由礼仪决定的。周礼乐语之教在《诗》的创作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从西周到春秋,《周颂》的地位经历了由高到低的变化,这决定了现今《诗》文本的编排顺序和结构。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的《诗本义》突破了汉唐经学的章句注疏之学,但仍是要从《诗经》中寻绎"圣人之志",这是由儒学复兴的时代语境决定的。这一语境还统摄了欧阳修"情理求诗"和"简直说诗"的意识指向,关联了"古文运动",体现了欧阳修作为"庆历士大夫"的时代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2.
<正>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以感发性情,礼以规范人伦,乐以养人性情,荡涤邪秽,君子之学到了"乐"才算完成。无论从"德化政治"还是个体人格完成上看,乐教都是理解儒家精神不可忽视的方面。《礼记》中的《乐记》是早期儒家遗留下来不可多得的讨论音乐和乐文化的重要文献。一、音乐的产生《乐记》提出"音由心生,感于物而动"的音乐发生论,其中所包涵的基本精神便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心物感应论。《乐记》心物感应论是从"声、  相似文献   

13.
余冰 《寻根》2013,(1):60-64
《诗与散文》于1929年9月10日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封面白色底上是红色的刊名,"第一本"三字为黑色,全是铅字排就。内文用道林纸印刷,相当精美。《编辑室杂谈》叙说了刊物"产生"的经过:"有七八个人偶然在某一点的兴趣上不谋而合了,于是就产生了这《诗与散文》。因为《诗与散文》是七八个人在某一点兴趣上相合而产生的,所以内容方面的不能迎合一般的趣味,是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4月15日国家图书馆开会纪念任先生百年冥寿,我收到通知后,准备了一篇短文《任继愈先生的尊师重道精神》,准备在会上宣读,表示对自己老师的缅怀。唐朝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这是至理名言,任何时代都适用。"尊师"指的是不忘老师的培育之恩,并非事事都照着老师的样子去做。孔子有言:"当仁,不让于师。"(《论  相似文献   

15.
对于散文的诠释,多如牛毛。但我比较欣赏的还是诗人牛汉"散文是诗的散步"的说法。不散不是散文,太散不是好散文。我所喜欢的散文是:在散与不散之间,有诗意不经意地弥漫。然而何为诗意呢?如果这样追问下去,我就不敢回答了。因为"诗意"和"禅"甚或和"爱情"一样,是"说不得,说不得,一说就错"的。但是我想,诗应该是美的。因为人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因为美即生活,美  相似文献   

16.
宋毅 《华夏文化》2013,(1):43-44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浔阳江头夜送客之际,偶遇琵琶女,闻其琵琶声,心动身往,而后知晓她起落的身世,又联系到自己谪居卧病的境况,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遂写下了这篇《琵琶行》。白居易的诗"老妪可读",唐宣宗在《吊白居易》一诗中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到如今他的《琵琶行》仍然在中学生的课本  相似文献   

17.
学人寄语     
戴璉璋 《中国文化》2013,(1):2-F0002
马一浮先生讲述六艺,绝对不只是要传授一些古代文献学方面的知识而已。他有使人人"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的弘愿,他要凭藉六艺之道使人们"尽己之性,尽人之性",以体现"圣人之盛德大业"。马先生说:"六艺之教莫先于《诗》";又说:"六艺之教终于《易》而已"。所谓六艺,毕竟有"六",如今只著重《诗》与  相似文献   

18.
邓稳  范佳 《中华文化论坛》2015,(3):41-46,192
屈原开创的一种新兴文体,经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迭代创变,终于形成一种名为赋的文体。但在"赋者,古诗之流"的赋体起源观影响下,东汉《楚辞》注家王逸开始以《诗经》解释屈原作品中的"诗"字,洪兴祖《楚辞补注》承此不变,遂使"赋自《诗》出"的观念牢不可破。通过梳理以《诗经》释屈赋之"诗"的阐释现象,绾合《诗经》在南楚传播的特点及出土文献《采风曲目》考证屈赋之"诗"字不指《诗经》而指"自作之辞",揭示出儒家《诗》教观念对赋体缘起问题的遮蔽。  相似文献   

19.
这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元旦康有为自西班牙乘船渡直布罗陀海峡前往摩纳哥游览时写的一首感怀诗.康有为次女康同璧所编《康南海先生年谱续编》说这是康有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除夕所写,有误,康有为西班牙游记作了更正,原因是船中没有日历,康有为误以为写诗那天是除夕,所以诗中应作"今宵元旦渡非欧".汗漫,形容漫游之远.唐代陈陶《谪仙吟赠赵道士》:"汗漫东游黄鹤雏,缙云仙子住清都." 明代张煌言《冬怀》诗之八:"万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长剑总蹒跚."旧历元旦,年近五十,康有为还在欧洲与非洲漂泊.自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流亡海外,至此已有九个年头,但他人在异国他乡,心却记念祖国.这正是康有为异国流亡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戒指古今谈     
戒指,原名指环,又称约指,它的历史已相当悠久。据宋代《事物纪原》记载,商朝的纣王辛做“宝干指环”,但是这“宝干指环”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2 是什么形状2 有什么功用2 并未见有说明。到了周朝,指环只在宫廷中使用,据明代都印所撰《三余赘笔》说:“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按《诗》注:古者后妃群妾以礼进御于君,女史书其月日,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者,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则世俗之名戒指者,有自来矣。”都印所引的《诗》注,是郑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