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诗创作的繁荣。歌诗的发展与教坊曲息息相关,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发展。歌诗提高了教坊曲的艺术品位,教坊曲刺激了歌诗和诗歌的创作,从而共同推进唐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唐末乱世的文人们把政治追求的热情转移到了诗歌中,具有强烈的诗歌创新意识,唐末诗歌总体上走向议论化、通俗化,古体衰落,近体繁荣.最能代表唐末诗歌艺术创新和艺术水平的是七律和七绝两种诗体.唐末是全唐七律和七绝创作最为繁盛时期.七律艺术渊源及艺术风格呈现多样化,涌现罗隐、韩僵、韦庄、陆龟蒙等大家;唐末七律最富独创性的是写时事,且善于议论,代表人物是罗隐、杜荀鹤.唐末七绝已成一种全面普及的诗体,其主要创新表现在:体式上全面探索;构思新奇,讲求音乐美的效果;将议论讽刺艺术发展到极致;极富"造语成就";呈现"晚唐异味"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3.
汉代是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百戏鼎盛,乐府诗歌也继《诗经》之后再度辉煌.二者主要来源于民间,都由国家同一机关进行管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界定百戏和乐府的基础上,介绍了百戏中象人之戏、杂舞、神仙戏及百戏自身演出特色对乐府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建安文学”与曾操诗歌的思想及艺术特色,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了“建安文学”及曹操诗歌繁荣发展的内在渊源。  相似文献   

5.
晚唐诗歌出现在盛中唐诗歌全面繁荣之后,难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再显辉煌,但"开掘""通变"和独辟蹊径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学史地位.以唐朝的社会、文化等为大背景,从诗人个人追求的矛盾性,世情、时事的深层次开掘,个性化创作世界的探求,审美意向的拓展和创新等方面解读晚唐诗歌特有的价值,让人们在炫目的余晖中体味晚唐诗歌的思想艺术风采与魅力,并认识领略其独特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咏史诗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诗歌上承诗骚,下开唐宋的重要发展时期,作为一种与整个古典诗歌艺术发展同步的特定题材的诗歌,咏史诗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演变有其规律和经验值得总结,而过去对咏史诗的研究多偏重于唐代。本文在理清魏晋南北朝咏史诗传承演变的基础上,论述总结了这一时期咏史诗在题材义理、形式体制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充分肯定了魏晋南北朝咏史诗为唐代诗歌繁荣所做的艺术积累。  相似文献   

7.
以寒士为主体的唐代文人生活方式,对唐代诗歌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漫游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原料,从政给予诗人以思想动力,科举则促进了多方面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较为普遍的文化氛围.三方面的结合,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创造了合适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诗歌繁荣的唐代,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女诗人,她们的诗歌创作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葩.其中伎女诗与女冠诗最具特色,艺术上最成熟.这两类群体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封建宗法制度的蔑视、对人事百态冷峻的领悟,体现了她们精神上的独立性.独特的诗歌创作艺术使这一阶层的女性成为了唐代妇女文学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唐诗是中华文化繁荣时代的精品,唐诗意象具有象征性、暗示性、衬托性、组合性、通感性等特点,揭示唐诗的这些特点,对于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操和诗歌的精髓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艺术魁力当然离不开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原件.但是诗歌的艺术魅力主要的不在于各个意象的个体,而是依赖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孤立和分散的意象或者说缺乏内在联系的意象堆积.是毫无艺术魁力可言的.同样的意象群由于组合关系不同,其艺术价值也是不能等量齐观的.这就是说诗歌艺术魁力的  相似文献   

11.
对英国历史上女性诗歌创作进行了总结,认为女性诗歌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着重探讨了四个时期的女性诗歌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诗歌到唐代空前兴盛。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又因唐代采用诗赋取士的科学制度选拔贤良,促使读书人把聪明才智大量用到诗歌文赋方面,诗歌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必修科目。经过几度发展创新,产生了近体的绝句、律诗及长短句、排律等诸多形式,这些形式广泛流传,使诗歌成为整个民族的广泛爱好,从而使我国赢得了“诗歌王国”的美誉。古代诗歌格律声韵的形式是诗人精神智慧以及艺术技巧充分发挥的成功例证。我国古代诗歌能拥有辉煌的成就,除历史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诗人的天赋外,诗歌先天的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具备巧妙艺术…  相似文献   

13.
诗歌艺术讲究含蓄美,是由诗歌的艺术审美规律决定的,现实生活是无限丰富的,而诗歌作品的表现容量却总是有限的.生活是全,诗歌是不全,诗歌艺术就只能以少总  相似文献   

14.
英语头韵体诗歌为什么经历了两次繁荣和衰落?本文从英语史和诗歌传统的角度追溯头韵体诗歌的发展历史,来回答这个问题,提出头韵体诗歌的兴衰与英语的命运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15.
自然山水是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而其山水诗在诗歌中完全确立地位主要还是归功于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是自然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楚辞》对谢灵运诗歌的影响是十分深厚的,谢灵运对屈原的身世具有认同感,这对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继承发展了兴寄的艺术手法,将情、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谢灵运的诗歌开启了后代山水诗歌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在用词上具有夸张艺术特色,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及盛唐繁荣恢弘的时代气势浸染是他采用此修辞手法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就他诗歌中主要运用的数字化夸张、对比性夸张、比喻式夸张、动作性夸张等四种类型的夸张修辞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十堰诗歌发展繁荣是在元明清时期。促进这一时期诗歌发展繁荣的第一大因素是武当山道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国华 《天中学刊》2008,23(3):53-55
汉代并非“诗歌中衰”的时代,钟嵘《诗品》中所谓“吟咏靡闻”并不能准确概括汉代诗歌的真实情况。从西汉楚歌的繁荣创作可以看到汉初“遇事必歌”的浪漫传统。汉乐府和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对后世更是影响深远。在各体文学竞相发展的汉代,诗歌同样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的重要途径,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对于这些,老师首先应明确.  相似文献   

20.
乐圣李龟年     
胡序知 《山东教育》2005,(11):56-56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文学艺术上,不仅古典诗歌的发展进入繁荣的高峰。而且书法、绘画艺术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涌现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等拥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和一大批名家。多种风格、流派的百花齐放,题材内容的丰富和艺术表现的多样,这一切都显示了当时文学艺术创作的全面成熟,可谓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