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时代是撩拨激情的琴弦,她拨动了学生遐想的音符,她拨动了语文诱人的美丽。语文更是社会的语文,  相似文献   

2.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忽略甚至剥夺了语文之“美”,使它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说教,条分缕析的讲解,繁琐无谓的训练,虚假矫情的写作,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想象力退化,感悟力浅薄,爱好趣味低俗,语文素养下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实现语文课上“美”的回归,用“美”拨动学生的心弦。一、想象感悟:品味美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和感悟,将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语文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语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语文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语文教育要让学生从枯燥的文段训练中解放出来,用语文的眼光感悟文本,品味语文之美。语言之美,美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一种美,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感受美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要真正展现语文内在的美,必须通过多媒体这样一种方式和手段。它才能很直观的为学生提供语文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学生美的心弦,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金胜伟 《语文天地》2011,(10):23-25
语文教学本是流动着美的韵律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情思升华过程。是活化思维的主流,是增长智慧的主阵地,是解放个性,抒写鲜活生命的美丽,是真真切切对人、社会、自然思考与感悟的文化荟萃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手段。”“新课标”更是把“情感与价值观”作为衡量语文学习的一个维度。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生之美。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是不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和作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一个享受美的过程。通过走进鲜活的文本,理解体验、感悟思考,体会文本所表现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人性美,以达到用美吸引学生,用美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卢洁 《海南教育》2014,(12):5-6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现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必须达成的目标,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审美教育应是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基本担当。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借助那文质兼美的言语材料、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意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艺术形象的美、社会生活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艺术,应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语文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具有文明之美;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语言,具有生活之美;她是中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具有艺术与教育之美。美在于感受,在于感悟,要引导学生对语文有所感悟;要在比较中欣赏,使他们感悟理解语文;要在实践中经历,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使感悟得到深化,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一种美,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感受美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要真正展限语文内在的美,通过多媒体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手段,它能很直观的为学生提供语文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学生美的心弦.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朦胧的美,是雨中丁香般的梦幻,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蒙娜丽莎微笑的浮想联翩……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学习中,我们要审视语文之美,把语文当傲美来教学。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过:“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如何,人总是要凭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过时代和社会,走自己的路。”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它应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扶发幽微,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3.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被称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学科,更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每篇课文都如粒粒珍珠,展示着各个领域的美。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而多媒体手段能更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文学,语文是美学,语文是人学。语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以审美姿态去怡然地对待天、地、人,给学生以情感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要活化教材,挖掘教材,引领学生体味美,指导学生积极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感悟美,从而拿起笔来抒写人生创造美,让学生的心田在美的滋养下逐渐丰润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在各类教学中,语文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语文可以把学生引入美的殿堂。那么,如何将学生送进美的世界,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语文教学中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从而去感悟现实生活的美,也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三种境界,即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语文课堂成为美的讲堂,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需要、人文素养的需要,更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现状的需要。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开启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悟性,引导学生创造美的潜能,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小就喜欢语文,喜欢语文朦胧的美。那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回肠荡气般的美妙,是维纳斯断臂般的浮想,是意蕴悠远的诗韵……当了老师,就一直向往着把语文课演绎成发现美、挖掘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境,可当现实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说是引领学生感悟、把握、领会经典的“秘妙”的过程,而这“秘妙”其实就是“美”。正话与闲话正是为了平衡教学中的功能性信息和非功能性信息,实现感悟美、体悟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所做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语文课堂成为美的讲堂,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需要、人文素养的需要,更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现状的需要.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开启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悟性,引导学生创造关的潜能,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创造美。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从而进一步创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