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教材呼唤富有创新性的语课堂教学,同时根据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强化科学精神和人精神,通过课内外衔接,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提高学生健全素质的语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两课”教学改革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坚持“三个面向”,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的未来发展,有效地开展“三”教育,使人才成和和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学会学习是未来人生存的基础”已成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命题。今天的课堂里,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否造就出有能力终身学习以求发展完善的潜力性人才,将是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在新的世纪里,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语文学科,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创新性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抓住学科特点,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并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现代人健全素质的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趋势时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新的“个人所有制”是未来社会公有制的具体内容,“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共产主义目标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要求与体现。  相似文献   

6.
论创建网络德育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社会的网络时代,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脑空间文化,猛烈地冲击、并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比尔·盖茨在1999年4月曾经满怀信心的预示:“在未来的10年内大多数美国人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很多人将生活在万维网生活方式中,对他们来讲,借助于网络获取信息、学习、娱乐和通信将成为一种习惯。”“万维网生活方式将像电气化生活方式一样,因应用的快速革新而显示出其巨大魅力。”德育工作者必须及时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敢于面对新的“万维网生活方式”的挑战,义不容辞地承担推动传统德育系统向新的网络德育系统转变的责任———开辟、…  相似文献   

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PISA 2025科学测试发布了《PISA 2024:科学的战略愿景和方向》(以下简称《科学战略愿景》),建议PISA 2025科学框架在科学知识维度引入“社会环境系统和可持续性”“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误用”“信息科学”三个新的科学知识领域,在科学能力维度新增“将科学知识用于决策和行动”“使用概率思维”两项新的科学能力,对“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两项科学能力进行扩展,新增“科学身份认同”维度。《科学战略愿景》对未来的科学教育的启示为:科学教育目标强调知识、技能与身份认同并重,科学教学方式注重联系交叉、应用实践和科学参与,科学教育评价用更全面的评估促进公平。  相似文献   

8.
2000年即将到来,我们正在日益走近新的世纪。2000年,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因为它不仅仅是新世纪的开始,而且是新的千年纪元的起点。在这种千年转换的时刻,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正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那么,新的世纪将是个什么样子呢?有人说是“信息社会”,还有人说是“新中世纪”、“后工业社会”及“第四次浪潮”等。说法虽多,但有两点预测是可信的:①未来世界的生产方式、政治组织、社会结构以及文化教育模式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即新的社会、新的经济和政治组织形式必然会出…  相似文献   

9.
知识时代的来临,在全世界提出了对学习型社会的新需求。“运用ICT进行学习”作为一种新的终身技能、新的学习理论、新的全球学习方式和新的学习工具格外引人瞩目。运用ICT来创造未来学习型社会存在着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的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对资本主义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此,西方社会未来学家发表了一系列著作,都以为新的技术革命必将使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一个新社会。他们对这个未来的新社会有种种叫法,有的叫“后工业社会”,有的叫“超工业社会”,还有的叫“信息社会”等等。名称虽然各异,但有一个共同思想,都认为新的技术革命的出现,可以使资本主义得救了,资本主义的矛盾,现在可以解决了。同时,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攻击马克思是“片面的马克思”(托夫勤),还说什么“马克  相似文献   

11.
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其可为空间是什么?本研究通过聚焦OECD “教育的创新与未来”这一领域的工作,结合预期理论中的“未来素养”对OECD指向未来的技能进行系统反思,澄清OECD视角下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研究发现OECD应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变化,从预测视角提出了若干胜任未来的能力,这延续了教育作为社会功能的思路;自2018年始,OECD开始运用预期理论,展开对教育未来和技能的多重想象,超越了以往的功能论,凸显了教育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可为与引领性。从OECD的视角变迁与折衷路线中,研究认为人始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当人类具备有关“使用未来”的知识和技能时,教育可重塑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也具备了多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周建国 《小学生》2010,(9):37-38
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生怎样担当起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唯一的答案——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的探究新的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长远发展总是息息相关的。 20世纪 8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告诫人们,要“设计最好的、面向未来的教育系统,从根本上改善和发展人类自身,使之能够适应和对付未来的冲击”。他还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瞬时即变的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将是提高受教育者适应未来、应付未来的能力。   转眼间,人类已经站在 21世纪的门槛上,托夫勒当年所说的“未来”已近在眼前。未来的教育是怎样的 ?我们该怎样构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 ?自然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长春市举行的“国际…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教育学与心理学如何适应新的技术革命挑战的形势,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与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重大问题。有的学者把未来社会你为“信息社会”、“智力社会”,足见智力问题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位置。研究智力开发的学科很多,但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基本的重要的学科。智力是正常人生活、学习、工作最重要的心理基础。智力是人与周围环境取得动态平衡最重要心理的保障。开发智力资源是迎接技术革命的最重要的心理准备之一。在新的技  相似文献   

15.
论儿童观     
论儿童观□姚伟万磊俊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儿童也有了新的形象。今天的儿童观继承了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思想传统,融合了当代社会对儿童的要求。现代社会把儿童视为社会的“花朵”、“未来”,儿童在家庭中成为“小皇帝”、“小太阳”,...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11月面向全球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本研究以报告英文版为主要分析文本,结合霍布斯、洛克、卢梭、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关于社会契约的经典理论,解读其副标题“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之意蕴,聚焦“教育需要何种新的社会契约”“新教育社会契约如何实现”以及“我国新教育社会契约的本土话语与实践”三个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厘清社会契约的“旧传统”和“新注解”,发现该报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的社会契约概念,而是从教育学领域切入,探讨教育如何成为、如何建构、如何引领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强调从人类视角、生态视角和技术视角解读新教育社会契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择要分析教育学、课程、教学、教师、学校、学术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国家与非国家机构等教育要素与主体的变革方向;思考新教育社会契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思维灵敏、判断准确、机智巧妙的智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长大才会成为灵活自如地适应时代、促进时代发展的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既有知识又有智能的人。“学历社会”必将转为“能力社会”,“高分低能”的人将被历史所淘汰。我们的学生是未来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本文针对电大的现状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只有“素质教育”才是电大教学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并在教学和管理几个方面,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意义及电大如何更好开展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技术赋能教育成为时代的选择,却也因技术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暗藏未知影响。“跳出教育看教育”指出了新时代教育治理的系统思维。立足社会大生态,教育治理应由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构成治理网络,从不同的层面协调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进程。在技术成为教育发展动力的趋势下,技术社会实验以其开放性、不可预期性、持续性和反身性为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据此探讨了技术社会实验启示的教育治理路径。最后,遵循“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治理理念,讨论了未来教育之于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课堂教学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以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互动对话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它不仅符合我国教学改革的实际,使高校学课程教学与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有效地衔接,焕发出学课程“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勃勃生机,而且能够促使师生破除封闭式的心智模式、构建未来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自我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