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通过对西方儿童戏剧教育历史与现状的考察与反思,从3个雄度对戏剧教育价值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进行了阐释。儿童戏剧教育“工具论”和“本质论”两种取向融合的态势,为我国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被推崇为西方戏剧艺术的瑰宝,是重要的世界化遗产。本概述了莎剧的世界性的地位与电影艺术的不解之缘,及莎翁电影在不同年代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风格的导演是如何对莎剧主题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3.
戏剧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影相对于戏剧来说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就已经风靡全球,征服了全人类的眼睛。戏剧和电影有很多人喜欢混淆他们,那是不正确的。广义上来说戏剧是戏曲和戏剧的综合说法,西方人喜欢把电影也称为戏剧,是因为在西方戏剧不包括歌舞形式而是单指话剧,所以,要研究戏剧和电影  相似文献   

4.
戏剧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影相对于戏剧来说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就已经风靡全球,征服了全人类的眼睛。戏剧和电影有很多人喜欢混淆他们,那是不正确的。广义上来说戏剧是戏曲和戏剧的综合说法,西方人喜欢把电影也称为戏剧,是因为在西方戏剧不包括歌舞形式而是单指话剧,所以,  相似文献   

5.
本主要兼顾时序,从空间角度选取了几个中心城市的戏剧活动连缀成篇,对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戏剧运动作出了基本轮廓勾勒,并对一些重要戏剧现象的历史化意义作出了某种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6.
戏剧艺术是人类文化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它有着电影、电视无法拥有的独特魅力。戏剧在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历史,俄罗斯作为戏剧艺术的沃土所散发出的文化热情和底蕴值得我们注目和思考。本文简述俄罗斯戏剧发展历史,对中俄戏剧发展现状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7.
寓美育于初中英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深深地贯穿于英语教育之中,本从自然界,音乐,美术,戏剧和电影等方面讨论了美育在初中英语教育中的运用方法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学史上的历史题材作品很多,其中鲁迅的历史(神话、传说)小说与郭沫若的历史戏剧无疑是很有代表性的。本从其作品所引发的接受对历史的“前理解”在解读本过程中的作用、对古今关系的处理及其对历史情节与人物性格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对其他俐观作了一个简略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影与戏剧曾长期处在"混杂"、"连体"的状态,作为人类新奇的发明,早期电影是动作的纪录,显得零碎而随意。乔治.梅里爱首先将电影引向戏剧艺术轨道,"无声戏剧(电影)的天才和热情的大师"埃德温.鲍特通过剪辑尝试,使电影的戏剧意趣得以完善。而离经叛道的戏剧探索,也曾向"前电影"学习,以丰富自身现代性的建构。显然,戏剧与电影有诸多相似——都按照冲突律来结构剧本,都依赖演员表演,都采取剧场或影院"展示—观赏"即"一对多"传播模式,寻求"公众娱乐效应"。但是,电影与戏剧的差异其实更本质:时空上,戏剧多点受限,电影则高度自由;距离和角度上,舞台"中景"固定观赏,而银幕镜头堪称"自由的精灵";视听构成上,戏剧倚重台词,而电影将"可看性"作为第一生命,视觉元素是其感染力核心。今天,电影与戏剧相互看视、参照、启迪,在置换、融通中丰富自身,空前的互动带动着彼此艺术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借助电影完成自己的叙事,使戏曲小舞台在光影大世界中大放异彩。而电影通过对戏曲的借用,也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探讨电影与戏曲的关系,从新的视角对"影·戏"进行重论,使两者能够珠联璧合,为两种艺术的发展找出更好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1.
"蔓萝花"是一个流传在黔东南苗族民间的古老传说,它在20世纪50年代被收集整理为民间故事并被改编为京剧、舞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从民间的口头的"说唱"成为红遍大江南北,千家喻晓的"银幕故事",由"边缘"走向"主流"。从"蔓萝花"的电影改编,可探析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形成。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构建,一是对民族民间文学资源的开掘;二是把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与新型电影媒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杂剧《西厢记》中,王实甫以其惊人的艺术才华为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血液,用抒情般细腻、委婉的笔触,层层剥笋般绘声绘色的谱写出崔、张二人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从而被后世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将该话本改编为戏剧、电影的实例数不胜数。文章通过对由杂剧《西厢记》改编的戏剧和电影的赏析,揭示了这三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论的视野中,歌剧是由贯穿其始终并在其中占支配地位且起主导作用的音乐来揭示的、在舞台上进行、并包含语言的一系列戏剧情节所 构成的戏剧。音乐在歌剧中占据支配或统治地位是对音乐“质”的说明,音乐贯穿歌剧始终是对音乐“量”的说明,音乐在整部歌剧中起主导作用是对音乐“功能”的说明。歌剧与戏剧、戏曲、音乐剧在历史起源和发展、结构、音乐功能、舞台表现等方面存在着区别。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为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交流探寻其本土化历程。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戏剧是希腊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希腊文明走向成熟和理智的体现。它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7世纪西方歌剧的产生,以及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都受到了古希腊戏剧的影响。文章将从对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其对后来西方歌剧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上党梆子是上党地区的文艺代表,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现存上党梆子剧目中,历史剧占有较大的比重,是上党梆子戏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上党梆子历史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遵循了程式化创作模式,文章从人物塑造、文本语言及故事情节3方面论述了程式化在上党梆子历史剧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乡绅刘大鹏的遗著《晋祠志》是研究晋祠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中记载的戏曲史料是考察晋祠戏曲活动的珍贵资料。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记载了晋祠祭赛与演剧活动,这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也可以得以印证;在长期的演剧过程中,晋祠祭赛演剧形成了摊派费用、置办田产、村社轮流多种筹费形式以保障演剧的可持续发展;刘大鹏本人只肯定戏曲的警世劝惩功能,对戏曲含有鄙夷之情,但又喜爱戏曲,陶醉于戏曲的声乐之乐中,戏曲观念相对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18.
庙会的宗教祭祀活动借助于戏剧形式进行,又推动了戏曲舞台的诞生和完善,庙会中的戏曲成为最富于文化个性的信仰形态。历史时期闽西客家地区庙会和戏曲文化生态:神是民间信仰,有神就有祭神场所——庙,民间信仰活动庙会要在特定的时间举办,在祭祀节庆活动中,戏是不可或缺的节目,功能在于"酬神"。闽西客家地区的庙会和戏曲保护真正需要的是活态传承,传统的文化形态只有走多元化的方式,才有可能谋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魔笛》是他顷尽一生的实践经验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谱写的一部伟大的歌剧,为后来德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从《魔笛》的创作背景、历史地位、音乐构思、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因素,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然而,在戏曲艺术实践不断成熟、不断完备的情况下,我国戏曲理论却始终停留在以戏曲局部的音乐性与文学性统观戏曲艺术整体的框架中。李渔的戏曲理论则首次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戏曲理论研究格局,以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为基点,涵盖了戏曲艺术本体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李渔戏曲理论从文学属性的倚重到戏曲本体的回归,标志着我国的戏曲艺术在理论上达到了艺术本体自觉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