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MIS在中小型印刷包装企业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即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在管理领域应用的结晶。现代管理不仅是对人、财、物等可见资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而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内容对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都至关重要。MIS可以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CAD档案看企业技术系统信息化中的档案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系统是指企业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等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工作系统,企业技术系统信息化是指企业在实现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l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对企业技术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如企业ERP(资源计划管理)、企业PDM(产品数据管理)等。企业技术系统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系统信息化之间(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具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运作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策略:一般而言,我国企业只是在最近20年才开始发展企业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建设MIS系统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自身建立一个所谓的“计算机中心”,通过它来给企业本身提供软件支持和硬件支持;二是通过外购,由专门MIS提供服务商来帮助发展。而大多数中国企业都走的是第一种路线,然后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在“计算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外购。缺乏整体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大中型企业由于在管理和行政方面的复杂性,真正成熟的国外MIS或ERP服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工程》2003,(8):42-42
近日,河南全省农电MIS系统网络工程正式启动。河南农电系统的建设包括下属各县农电系统的计算机内部管理信息系统(MIS),并要求能够通过此网络来进行农业电力供应和调度等业务的管理,保证信息的完整和透明,并降低信息访问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04,(6):35-35
从1989年公司成立之初.华能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就开始了,当时是计算机的简单应用,1993年开始了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1996年完成MIS系统一期建设.该系统以SYBASE数据库为基础,包括了计划,统计,财务报表,人事,外事,文档管理等子系统。1999年开始实施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力生产实时系统。  相似文献   

6.
商业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使商业企业向国际化、规模化、连锁化得以迅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商业自动化已十分普及,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必不可少的手段,商业信息的采集、管理、利用、分析和开发,成为商业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我国的商业计算机发展始于八十年代,从一代收款机到POS收款机,从前台POS系统到MIS系统的应用,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成功的路。在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后,摆在商家面前的就不仅是引进计算机的管理技术,最关键的是如何科学运用这套管理技术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为企业注入全新的管  相似文献   

7.
MIS与ERP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MIS与ERP的发展,特点,MIS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ERP的管理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展望了ERP的未来发展和对企业变革所产生的作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步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走向自动化、程序化。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计算机进行产品的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和辅助数控编程(CAPP),计算机参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制作文件、统计和数据处理,进而发展到把集合3C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与有关人、财、物、产、供、销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等组合在一起的企业信息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9.
使用计算机对期刊社进行管理是发展的需要,是稿件管理高效化、科学化的需要。利用VB语言建立了期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稿件管理、期刊发行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组成一个辑息信编管理自动化的系统软件,以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管理手段、向无纸化业务管理系统过渡的应用系统。经过实践证明该系统提高了期刊社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永场 《编辑科技》2000,12(3):21-22,27
使用计算机对期刊社进行管理是发展的需要,是稿件管理高效化、科学化的需要.利用VB语言建立了期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稿件管理、期刊发行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组成一个辑息信编管理自动化的系统软件,以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管理手段、向无纸化业务管理系统过渡的应用系统.经过实践证明该系统提高了期刊社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的普及,开发管理信息系统(MIS)已成为当前管理工作的热点。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代传媒的快速响应能力、系统设备的数字化和复杂性,以及媒体的网络化等都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将管理信息系统与广播电视的综合业务集成为一体是当前传媒管理的前沿课题。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频道为样本,对电视频道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和运  相似文献   

12.
就电力行业而言,同类企业的生产流程有很大的趋同性,因此有形成MIS产品的可能。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开发通用的电力MIS软件,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但是,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尚未解决。低水平重复开发成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顽症。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客观原因。强调电力MIS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MIS的产品化。为此应该首先具备MIS产品化的条件:①用现代管理理念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规范企业管理流程;②建立专门的电力M1S建设研究咨询机构,研究形成分级、分类的电力企业MIS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信息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文中以沃尔玛为例,分析了"零库存"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强大的计算机卫星系统、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和独特的商品代码监督等内容,这一研究库存管理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思想源于实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辅助系统(CAS)的使用,以磁、电、光等介质为主要信息载体的文件应运而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公文、电子图书、电子图形图像、电子文献资料等,这些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但人们却往往忽视这些档案的收集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进入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不仅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快捷、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充分发挥出档案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作用。由沈阳沈飞乐园档案装具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人事档案电脑管理系统,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步入了一个新台阶。该系统通过计算机对人事档案柜的操作,实现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系统针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制订的人事档案管理标准设置了检索、借阅、统计等功能,使人事档案管理更加系统化、标准化。该系统具有以下几大功能:1.具备安全…  相似文献   

16.
管理技术电子化是世纪末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文中对计算机预订系统及其适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中国旅游业推行行业管理的状况探讨建立中国旅游业管理信息网络的网络结构、网络技术及组织结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我院早期的档案管理系统是由自行开发的MIS系统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档案条目管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该系统已不能满足设计人员高效获取、利用电子档案的要求,也不再适应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所以我院于2001年引进了清华紫光企业档案管理系统THAMS2000软件并于2006年再次将THAMS2000升级为THAMS2005版,该档案管理系统利用建立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向全院工作人员提供了网上自助检索、查询、浏览和预约借阅等功能,基本实现了档案管理电子化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容管理思想的文档网络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档案管理》2005,(2):29-31
在文件档案信息化进程中,无不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伴随着一系列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的借鉴和应用,档案现代化管理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与加强。80年代档案计算机管理起步时期,成功运用办公自动化、标准化、一体化、程序化等管理思想和技术,建立了以数据库信息存取为中心的MIS(Mana  相似文献   

19.
姜世艳 《大观周刊》2012,(46):248-248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高校计算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机房的软件、硬件设备的管理.系统的维护及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赵艳华 《兰台世界》2007,(6S):42-42
1.思想源于实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辅助系统(CAS)的使用,以磁、电、光等介质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件应运而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件:电子公、电子图书、电子图形图像、电子献资料等,这些电子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但人们却往往忽视这些档案的收集与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