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娜 《记者摇篮》2009,(2):44-44
众所周知,观众最喜欢的电视报道是现场报道,最喜欢的电视评论是现场述评。现场述评,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新闻评论与电视结合而生成的一种独特的电视报道体裁。既不同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又不同于“报刊体”评论,同时还有异于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其它诸多样式,如本台评论、短评、编前编后语等。正是这些“不同”和“有异”,形成了它自身的个性,又正是它自身的个性,使之日趋成为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电视评论节目的现状和发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林 《新闻前哨》2002,(12):33-33
一、电视评论节目的现状为什么现在电视评论节目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已没有原来那么“火”了,是因为电视评论节目存在着几个亟需解决的问题。1、题材问题选题的范围越来越窄,内容雷同,比如弄虚作假的、强买强卖、乱收费、地方保护主义的等。2、表现手法问题目前,电视评论节目的表现手法太单调,那种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节目结构单一,表现手法俗套的节目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可。电视是一种可视性很强的媒体,要获得比较好的社会效果,就要有与众不同的电视表现手法,增强电视画面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3、舆论环境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的特别节目“岩松两会观察”不能不说是一个亮点。除了以一种国内电视媒体目前很少甚至不曾有的节目方式参与两会报道,“岩松两会观察”在推出电视评论员。即专业的电视人任评论员,对新闻时事进行分析评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兴起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开播为标志。《焦点访谈》是一档“以电视深度报道为基础.以旗帜鲜明的评论为特色,以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为基本功能”的新闻评论栏目.由“主持人演播室导语+新闻事实陈述+主持人演播室评论”构成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①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电视业界的一致追捧,导致许多电视台纷纷跟风仿效。然而,一味的跟风仿效无形中把电视深度报道引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5.
张春星 《青年记者》2007,(14):120-120
电视评论,这种理论色彩浓厚的新闻体裁在电视上一直呈现弱势。近年来,电视这一媒体愈来愈不满足于自己的“短、平、快”,对许多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采访报道。但这种评述性的深度报道,不仅仅是时间段的加长、画面的增多,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深度,强调新闻的穿透力,使观众在收看电视评论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所谓现场评论,简单地说,就是指电视记者发挥电子传媒视听兼备优势,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的新闻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向观众传递具有强烈时效性和鲜明导向性的意见性信息,从而亮明观点,发表意见,给人警示,让人思考。   近年来,现场评论正越来越受到电视评论从业者的重视,不少准确精当的现场评论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如 1997年 7月 1日,当解放军驻港部队跨过边境线,当这支威武文明之师带着国人期待已久的梦想踏上阔别已久的土地时,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在现场直播报道中用难以掩饰的激动话语评论说:“驻港部队…  相似文献   

7.
陆蓉蓉 《视听界》2011,(3):104-105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手段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报道、分析、解剖,表明电视媒体观点和立场的一种新闻评论方式。相对于其他形态的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有着如下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评论已经成为评论领域一个相对独立的评论分支。如何遵循新闻评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殊优势,应该成为电视新闻评论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要选择适合电视表现的主题 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电视新闻评论姓“评”,“评什么”的问题便首当其冲,因为并非所有的题材都适合用电视来表现。换句话说,电视新闻评论要  相似文献   

9.
杨彬 《青年记者》2006,(19):73-74
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媒体,出现最早的是报纸,广播次之,电视最晚。具体到新闻评论,也是报纸评论诞生得最早,历史最长,而广播电视评论则是这个大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广播电视评论产生的,是不同媒体间的新闻评论体的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这条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之路,呈现了一种从“移植”到“嫁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年来一直从事电视评论的报道工作,所以经常触及批评性报道,源于实践的体会和认识,搞好批评报道,一定要从建设性的心态出发,创意与操作既是疾恶如仇,又是与人为善的;既是对人的,更是对事;既是有典型性的,又是有普遍意义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一直把“反面问题正面做”,作为批评报道所追求的目标,使舆论监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丽展 《新闻三昧》2004,(12):28-29
本拟就电视新闻评论出新的有效途径谈几点看法,选择这一论题与当前我国电视评论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育仁 《新闻界》2008,(3):127-128
口播是电视评论和广播评论共有的一种传播特点,但是电视评论中的口播必须要出图像,而广播评论中的口播则是完全单一的口播。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口播评论尽管必须出播报者的图像,但有时又要插播与口播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像,不可与图像评论混为一谈,对二者应予功能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内地多将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混为一谈,并深陷困局.本文论述了电视新闻评论电视视听化的必然性,认为节目形态是目前我国内地电视新闻评论解困的关键;双方论辩节目形态是我国内地电视新闻评论电视视听化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4.
贾玉全 《新闻窗》2010,(5):41-4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概念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定义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电视符号手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揭示表象事实背后的真相的报道方式。《新闻论语》:电视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思想的产物,修正了客观报道的缺点,发挥了客观报道的优势,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新闻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电视述评:一种全新的评论形式 甘惜分先生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对电视述评是这样解释的:“即针对某一重要事件或普遍关注的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电视手段,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融于一体的电视评论形式。除具有一般新闻述评即事明理、夹叙夹议的特点外,还可以运用特有的传播手段表现事实,根据画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孙亭 《东南传播》2012,(9):161-162
在中国电视圈,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相似文献   

17.
申鹤 《青年记者》2010,(16):78-79
“评论是新闻的最高台阶,它起到一种灯塔的导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电视评论的价值有时会超越新闻报道本身。”  相似文献   

18.
徐扬  邓莉 《新闻前哨》2005,(12):55-56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意见表达。“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对事实的理性思考,发议论、讲道理,以观点和见解来引导舆论。”有学者把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按不同特征分成了点评式、主评式、述评式、互评式、杂说式五种。尽管风格各异,但多数评论都是就某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发表意见和看法。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评论会被称为“马后炮”。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直播已经成为重大电视新闻报道的常用形式。新闻的直播发展也让新闻评论的直播成为可能。在国外一些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同时进行的情况,甚至在有的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19.
李琦 《视听界》2005,(1):18-19
新闻评论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电视评论在电视媒体中也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它既代表媒介的立场、态度、观点和声音,也代表公众的态度和声音。“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同样,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办得好坏与否是衡量一家电视台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方兴未艾的节目形态,只有认真研究其社会功能,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效用。本文主要以《大写真》节目为例来探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刘斌 《新闻世界》2004,(3):41-42
近几年来,我国电视评论节目异军突起,十分活跃。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时空报道》开始,全国各地的访谈、视点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些节目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优势,发挥声画并茂的特长,关注和探讨着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具有较强的舆论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但是在对众多的电视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