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语用学角度对某些歌词文本认知困惑作语用透视,认为困惑缘自歌词语言陌生化和受话者文化忽略.事实上,正是语言陌生化使歌词文本给人以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某个角度来看,流行歌曲当中风靡的歌词可以被我们视作当代的语言风向标。歌唱是一种艺术,而歌词便是支撑这门艺术的支架,对流行歌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语言的变迁。而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常常有意对日常语义或语法结构进行重构,打破固有的语言结构,让听众能够获得某种陌生化的特殊审美效应。因而对歌词语言的陌生化进行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是文学理论界广为关注的表现形式,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适当移植原文本的陌生化特质,尽可能延长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感知历程,增加审美快感.本文从语境的角度,以<围城>译本为例,评析陌生化语言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接受美学视域下,阐述了语言艺术化的两个维度:语言"空白"和语言"陌生化",解析了它们在翻译中的意义.认为两个维度都能产生召唤性,让读者参与审美过程.通过翻译过程对语言"空白"的分析发现,译语文本会不可避免地对原文"空白"处进行填充,但我们仍须努力避免这种现象.而语言"陌生化"意识要贯穿在具有艺术向度的语言翻译之中,是因为并不是任何语言的陌生化,即采取"异化"能产生召唤性.  相似文献   

5.
本是同根生:在音乐中见出诗歌我们都知道,诗歌和音乐原是一母同胞的姊妹艺术,其关系亲密,中外皆然。“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中国古代的诗词,很多都是由歌词变化而来的。荷马的史诗也是吟唱的,并且还有七弦琴的伴奏。音乐性是诗歌形式上的本质要求。而一些流行音乐在音乐性和文学性上相得益彰,浑融一体,在音乐中让人体会到浓浓的诗意。一、音乐的陌生化语言诗歌语言讲求陌生化,它往往要求打破日常的语义或语法模式,以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效应。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打破了常规语言的约定俗成,当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对应被打破后,歌词就给人…  相似文献   

6.
<正>解读文本应当做到陌生化,将熟悉的对象进行陌生化处理,从一个新视界重新进入,捕捉文章情节的精彩、欣赏结构艺术的乐趣、品悟复杂情感的交织。陌生化要求读者能够沉下心来,品味情节、语言、情感和形象的塑造,要想得进去、走得出来、仔细品味。陌生化解读不仅能够保留和恢复读者对文本的兴趣,而且能够使读者立足不同侧面重新审视文本的多重内蕴。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所推崇的一种手段,是多种技巧的总合.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表现在叙事技巧上.在小说叙事中,通过运用独特的叙事视角,即非常规的、异常的人物视角,可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本文将综合具体的文本分析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袁甲 《文教资料》2009,(21):32-33
由于语言的差异和史料的众多,中文系<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始终存在着对文本的陌生化,很多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非常低.只有通过文本细读,增强学生细读文本的功夫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才是符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融合的教学改革的指归.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接受美学视域下,阐述了语言艺术化的两个维度:语言“空白”和语言“陌生化”,解析了它们在翻译中的意义。认为两个维度都能产生召唤性,让读者参与审美过程。通过翻译过程对语言“空白”的分析发现,译语文本会不可避免地对原文“空白”处进行填充,但我们仍须努力避免这种现象。而语言“陌生化”意识要贯穿在具有艺术向度的语言翻译之中,是因为并不是任何语言的陌生化,即采取“异化”能产生召唤性。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其手法不仅可以运用在文学语言技巧方面,还可以运用在体裁、选材立意、布局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日常生活语言注重的是语言的实用功能,而文学语言注重的是语言的审美功能。文学创作的“陌生化”手法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无穷无尽的审美张力。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是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相似文献   

11.
浅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 ,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 ,做到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因此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 ,通过咬字准确 ,吐字清晰自然 ,富有感情色彩 ,达到字正腔圆 ,使之能更好、更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诗歌的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罗伯特·彭斯,以其自然纯朴、富有乡土气息的诗作,继承、发扬了民间歌谣的传统,把诗与歌紧紧结合起来。本文概括性地阐述了这位劳动人民自己的诗人的创作风格,回顾了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和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土族情歌与少年(花儿)是土族野曲中的主要曲目和组成部分,从歌词的结构上看,情歌的歌词和少年的歌词属两种不同格律的歌词形式,情歌是纯粹的土族语歌曲,而少年是用汉语叙唱的歌种.在音乐风格诸如旋法、调式、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和现代少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表现手法上的下滑音行腔以及华彩型节奏与长音连在一起的运用现象,都是少年曲调中普遍的处理手段.本文主要从歌词及旋律特征上对土族情歌与少年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歌词是情歌中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它以最直观、最显易的方式呈示审美意象和审美情感。歌词的社会影响力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解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情歌歌词创作方面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全面分析、评价这些变化无疑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数中小学以唱歌代替音乐教育的全部,基本上不进行歌词的理解和欣赏,为"音乐"而音乐,为"唱歌"而唱歌,无形中割断了乐曲与歌词内容的联系,也等于割断了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音乐课程改革要着力挖掘歌词的文化内涵,从歌词鉴赏入手,打破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文化内涵理解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陈奂《诗毛氏传疏》中的校勘内容主要包括校正《毛传》中的讹文、夺文和衍文;还兼及校正其他书籍的错误。就校勘方法而言,陈氏运用的校勘方法主要是“以传校传、以诗校诗、诗传笺互校”,同时以材料为依据,归纳汇证,融音韵、文字、训诂于校勘之中,多角度地进行理校。  相似文献   

17.
民歌唱词中的衬词在翻译中通常被忽略。南音衬词是其唱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衬词对于南音具有重要的文本信息功能和艺术价值。翻译者在南音唱词的英译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南音衬词的翻译方法,在译文中体现出南音衬词的对等信息和对应形式,尽可能做到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8.
流行歌曲中的辞格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大量流行歌曲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认为歌词创作常用的修辞格主要有反复、对偶、顶真、排比、借代、比喻等,并探讨了这些修辞格之所以受青睐的部分原委.  相似文献   

19.
建瓯方言熟语歌谣是闽北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闽北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建瓯方言熟语歌谣进行研究,分别从语音、用词、修辞三个方面看出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中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内容,证明其具有较大的存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