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饮食与健康》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分析《饮食与健康》是五上“健康生活”单元的第二课。关于饮食与健康的问题,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如营养均衡、能量平衡、能量均衡等。在四年级下学期的食物单元中,学生已经进行过对营养均衡等内容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定位在对能量平衡和能量均衡的研究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安排好一天合理的饮食计划便成为这一节课的主轴。要保持身体健康,人们需要保持摄入的能量与消耗之间的平衡。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是由于摄入的能量和我们身体所消耗的能量不平衡造成的。食物是能量的来源,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  相似文献   

2.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素质教育课《饮食医药与健康》通过讲授健康理念和健康标准,饮食营养与卫生常识,食物的能量和营养价值,饮食与健康,医药与健康,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等知识,达到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水平,终生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分析 《食物的营养》是《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第一课时,从学生的一日三餐人手,让学生通过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自己能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4.
《食物的营养》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教材从学生的一日三餐入手,设计了“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希望他们通过学习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能自己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就是"健康的饮食"。在本单元中将会对健康饮食进行讨论探究,让学生们了解饮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来看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十分健康,从而改善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少吃汉堡、薯条等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远离肥胖与亚健康。本单元语言功能的项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鞍山市体校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是否能满足其发育与生活学习的营养需要,是否能与其运动训练任务相适应,我们对鞍山市体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饮食健康投资上做得不够自觉和理性,缺乏科学指导,主食摄入不足,营养不均衡.针对体校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出了加强健康饮食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体校学生科学地安排营养膳食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营养是否足够以及食物摄取是否适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生存的重要条件,身体营养状况好坏与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学时期,人体各个部位都在加速生长,各项身体系统都在完善和成熟,如果营养不均衡就会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智力和体能发育,这个时期是生命中长知识和长身体最为重要的时刻,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因此所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也比成年人高,所以,这个时期中学生要注意饮食,按时吃饭,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在夏季中学生也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饮食和锻炼足够,这样才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本文针对夏季中学生运动营养与健康饮食优化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夏季中学生体育运动与膳食营养存在的误区,在此基础上对夏季中学生运动营养以及健康饮食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设计和优化,希望能够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促进我国人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合理饮食》(江苏教育出版社)。内容说明: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食物。孩子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全面合理的营养对他们具有更特殊的作用。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孩子们对自己的饮食已有初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粗浅、模糊的认识。同时,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着食物越吃越精,偏食、挑食,把零食当饭吃等问题。因此,让学生获取必要的营养知识,注意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十分必要。本单元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上侧重于人类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分析 《我们吃什么》属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的营养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本课作为单元的第一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了解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通过分析常见食品营养成分和研究食品标签等活动,引起学生对营养和健康问题的关注,让他们意识到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和习惯,为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食品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介绍食品消化与吸收、代谢、营养能量平衡及营养需要和营养失调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论述食品加工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食品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构成,寻求减少食品加工中营养素分解,提高人们营养水平途径和方法,探讨各种特殊人群的营养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知识和减少食品加工中营养素的分解、提高人们营养水平途径和方法,开发天然保健食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以中国营养学会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学生健康课程标准作为测评的内容和目标依据,以SOLO分类理论为技术路线,以学生的饮食观念和饮食行为为内容的饮食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学生健康饮食意识较为缺乏,普遍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学生的健康饮食知识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偏食情况严重.相关部门应重视中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针对不健康饮食行为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再设计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善于抓住教学目标,并且围绕主要目标设置教学活动,对教材进行再设计。如我在上《食物的营养》《、人的生长发育》《、消化器官》时,设计了4个内容,分别是《认识食物的营养》《、饮食与健康》《、选择健康食品与人的生长》《、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第一课时,从记“录我一周中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开始,讨论和交流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及辨别方法,进行营养成分的检验。第二课时,小组讨论并交流什么是科学饮食,教师提供淀粉、脂肪、蛋白质能量的资料及相应年龄段每天所需要的能量,让学生计算一周中食物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内容,本单元是在“生物生长的需要”单元的基础上,继续围绕“作用与平衡”这一概念,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方式及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相似文献   

14.
1.合理、均衡的营养是健康的保障。不同的食物各有营养,孩子饮食搭配合理,营养才均衡。2.孩子的饮食原则为:春季防上火,夏季去湿,秋季防燥,冬季补能量。3.即使再喜欢吃的食物,也要把握一个量,吃多了,也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负担。4.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脾的功能不足,肝的功能有余,容易消化不良,也容易上火。  相似文献   

15.
张羽 《教育》2011,(8):23-23
5月20日举行的“全国学生营养日”提出了“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的新口号,希望解决中小学生不合理饮食导致的健康问题。目前,中小学生的食谱里充斥着太多不合理的食物——主要包括油炸食品为主的“洋快餐”、垃圾零食和碳酸饮料等。由于营养知识的普遍性缺失,“营养菜谱”与中小学生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了大学生对饮食与健康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情况。结果表明,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对食品营养方面知识的了解,对相关法规认识不透彻。建议高校开设饮食与健康相关的素质拓展课,提高学生饮食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7.
单元整理课旨在帮助学生在完成一个单元单篇课文的学习后,对该单元的学习内容作梳理和归纳,便于学生自主建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以统编语文教材七上第一单元内容为例,从提取单元学习大概念、设计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等方面探索单元整理课的设计与实施路径,可以为探索单元整理课提供积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部分在校生的饮食结构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对饮食搭配和膳食平衡不够重视,饮食结构不够合理,普遍缺乏科学指导.因此,高校应强化大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等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加学生的营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 《营养要均衡》在教科书设计上为《食物》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安排了“营养均衡标准”和“搭配膳食营养”两个活动。教材选择了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均衡膳食宝塔”,这个“膳食宝塔”所表现的营养搭配原则更加贴近我国的饮食结构,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的小学课程都是综合课 ,如在一个课程的单元里把科学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被广泛使用的一本教师用书《我们共同探索》中有一课题为“运动玩具”。其中心内容为 :能量是与运动相联系的。在这节课上 ,学生通过用各种纸制、木制玩具和各种轮子进行游戏和学习 :推拉 ,在不同的表面上运动 ,滚动轮子 ,滑动 ,等等。学生在游戏和自我探索中学习了能量的概念和各种机构及玩具装置。通过这一课 ,学生还能在语言、数学、音乐、社会研究等方面得到发展。例如 ,书中给出的参考活动包括 :社会研究 :展示各种可爱的、可动的玩具 ;数学 :对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