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私营企业主是我国迅速兴起和发展的一个群体.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方法,以温州私营企业主的特征为实证分析个案,从私营企业主的所有权性质、劳动和收入的特点、与雇工的关系以及私营企业主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联系等角度对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作者承担的国家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这一待探索中的一个理论问题。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私营企业主阶层已经形成,但没有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从私营企业主的收入,经营目标及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论证私营企业主阶层具有两重性特征。这种两重性也反映在它的群体意识中。针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两重性特征,提出对其加强社会主义引导和规范的具体措施,以保证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作者承担的国家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这一待探索中的一个理论问题。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私营企业主阶层已经形成,但没有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从私营企业主的收入、经营目标及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论证私营企业主阶层具有两重性特征。这种两重性也反映在它的群体意识中。针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两重性特征,提出对其加强社会主义引导和规范的具体措施,以保证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私营企业主收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私营企业主社会属性问题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对于“建设者”的定性认识上高度一致,但对于“劳动者”和“剥削者”的定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在私营企业主按资本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是否存在剥削问题的研究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多数学者认为存在着剥削现象,少数学者则坚持不存在剥削的观点;在私营企业主收入的形式、来源及其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尽管分歧较大,但大体上主张把私营企业主收入划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大类,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剥削收入在非劳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剥削程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令人困惑,在此问题上曾经有过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其实质在于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会不会影响中国共产党工人阶段先锋队的性质。中国党史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只有既注意党员的成分,又反对“唯成分论”,才能保持党的性质不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做出理性的抉择;吸收私营企业主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有序政治参与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私营企业主的思想状况和政治诉求,以期探讨私营企业主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路,沟通政府与私营企业主之间的联系,推动民主政治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资本的贡献不在于参加使用价值的创造从而协助价值的创造,而在于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私营企业主的收入除少量来自经营管理的劳动报酬,主要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不是资本的贡献所得;以雇佣工人数作为区分私营企业主与个体户的标准,既有可行性也有科学性,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主的本质属性应是剥削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有经济虽然会在公有制的影响下,发生某些特点的改变,但其根本性质不会变化,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不存在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8.
温州私营企业主的经济地位高于经理人;私营企业主与经理人的权力划分比较模糊、权力的范围和大小相差较大;由于温州企业的特殊性,私营企业主与经理人又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但温州私营企业主与经理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收入分配关系等矛盾已经凸现,温州的私营企业面临着制度的选择与变革,私营企业主自身也面临着新的选择与定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从属于资本的管理与监督劳动的二重性质.从理论上反驳了资本家的收入来自于管理与监督劳动的报酬的错误观点:同时与一些人提出的"私营企业主收入来自于经营管理劳动报酬"的观点进行了商榷:一方面,肯定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经营管理劳动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从属于资本的这种经营管理劳动是一种具有剥削性质的劳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扩大化的原因,探讨了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扩大化的利与弊,提出了规范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扩大化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之一的私营企业主列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章从私营企业主是不是劳动?私营企业主是不是剥削?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江总书记根据我国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提出的“建设”这一新概括,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在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中,除了一部分劳动收入还有一部分非劳动收入。这部分非劳动收入是私营企业工人剩余劳动的转化形式,它是私营企业主凭借资本所有权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这部分非劳动收入的存在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结果,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与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的目标并不矛盾。对私营企业主违法的剥削行为必须进行管理和制裁,这样才能有利于私营经济的自身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繁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营企业频频爆发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由于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原因,形成了群体性事件中农民工为主要参与者、围绕着经济利益展开以及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应对民营企业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不仅要及时处理现场情况,而且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企业产权制度是决定劳资关系性质的深层根源,劳资关系恶化是古典产权制度的必然产物,而现代产权制度则为劳资关系走向协调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当前私营企业突出的劳资矛盾,主要根源于不尽合理的古典产权制度,即由所有权单一地决定企业决策的产权安排,企业只追求利润最大化,势必产生严重的劳资矛盾。必须通过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确立劳动力产权,让劳动者拥有股权,使职工既作为劳动者又成为资本所有者,并融入公司治理结构中,才能够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也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但是,时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却同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一样不断扩张。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不规范、劳动保障不全面、工会组织不健全、克扣工资等问题,日益困扰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揭示制约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性的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理论必须坚持。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劳动价值论,首先必须承认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同时,要在肯定马克思强调的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位这一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也创造价位。特别是要克服和消除对私营经济的偏见,不能不作具体分析地把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活动简单地斥责为剥削活动。私营企业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他们的管理活动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私营企业主入党不取决于整个私营企业主阶层属性的层面,而是看他们是否先进。私营企业主入党动机的复杂性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曲折反映。私营企业主入党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班晓娜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6):89-92,101
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目前,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不和谐状况,劳动者及企业解决纠纷的方式均存在不正规的解决方式。如何解决劳动纠纷,减少不和谐现象,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内容。工会组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发挥工会服务型职能,维护劳动者权益并进行扶贫帮困是工会工作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