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地理教育以其知识量大,难度深著称,因此,如何在高中地理教育过程中让学生陕速掌握大量知识.解决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直是一个难题。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赏识激励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活”起来,逐步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并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2.
袁书银 《科教文汇》2008,(30):107-107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教师如何在当前新课标下,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覃敏寒 《科教文汇》2009,(19):123-123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高中数学新课标之一。本文从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引导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三方面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肖艳 《中国科技纵横》2014,(1):225-225,227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比以往的教学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引入问题解决教学法,是转变教学观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试图以“细胞的癌变”教学为例,提供一个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中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法案例。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可以说是教与学的灵魂。而历史学科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它学科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本文将着力探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国家创新实力来自教育的创新,来自教师教学的创新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创新,因此,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  相似文献   

7.
新理念下历史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功能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人文素养、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化教学行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观念,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刘梅 《科教文汇》2009,(12):174-17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也需要创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则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中学历史教材包含着大量的创新素材,在历史教学中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空间。那么,中学历史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拟结合实践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陈义 《科教文汇》2010,(33):91-91,13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主要讨论在物理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从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培养想象力、参与科技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杏陵 《科教文汇》2008,(36):174-17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学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我们历史教师责无旁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引导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林跃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200+135-200,135
新课标下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和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这一问题在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评价及如何实施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哈佛大学的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等重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创造能力以及怎样营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给当代教育的核心提出了新的目标,即:教育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适应形势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4.
刘惠敏 《科教文汇》2007,(9X):132-13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更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近年来,教学改革己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教学也在创新。创新教育是从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出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新个性品质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创造一个适合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良好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然后结合数学的特点。通过“问题教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师生交流和同学合作交流,加强非逻辑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才靠教育”,物理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其重要任务,在目前使用的新教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科特点,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主动探究,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吴秀竹 《科教文汇》2008,(34):178-17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我国对新世纪的中学生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中,其核心是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于国 《科教文汇》2009,(18):177-177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阐发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教育问题,体现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最高价值目标。学生培养工作校要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要落实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思想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全员育人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中,从而培养出一批批适应“三个代表”要求、富有创新精神而又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