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带着美好的幻想含笑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感悟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针对这一教学重点难点.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卖火柴的小女孩》疑难浅析福建邱衍霖,黄忠汉一、课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不少备课参考用书上说:“这篇课文叙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其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一...  相似文献   

3.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10):36-36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在临死之前为了暖和身子擦燃了一根根火柴。火柴微弱的亮光,使她产生种种幻象,这些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如何把这篇课文教活,让学生动情。我采用“比较式”课型教学。一、同类比较,优化教学环节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比较课文中相关的内容,不仅优化了教学环节,还训练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五次写小女孩美好的幻景:温暖的火…  相似文献   

4.
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6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第7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二、教材简析: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3组“展开合理的想像”这一重点训练项目中的首篇课文。它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主要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依据其体裁的特点,主要是训练学生在上单元能够分辨事物与联想的基础上,学习本文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展开合理想像的,并能够在实践中恰当地应用。依据大纲、教材和教学实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  相似文献   

5.
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课文第二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重点。学生要掌握文章的中心,理解这一段就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板书要突出擦火柴时产生的一连串幻象的画面。教学时,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  相似文献   

6.
龚清丽 《新疆教育》2012,(22):110-110
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中有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相似文献   

7.
用对比教法让学生体会课文中心华亭县安口小学杨互良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世界著名童话通过展示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街头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为了使学生抓住课文的这一中心,我采用了对比教法。1.时间对比让学生通过思考“大年夜是什...  相似文献   

8.
于晓华 《甘肃教育》2001,(12):22-22
一、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1.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狼和小羊》,我先板书“狼”,再板书“小羊”,并在“狼”与“小羊”中间写一“和”字后设疑:“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一下引起了学生兴趣。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听课文录音,还是读课文、讨论,都非常积极。2.教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我常常让学生扮角色表演。如教《小蝌蚪找妈妈》,学生在读课文时发现小蝌蚪遇上乌龟妈妈和鲤鱼妈妈时所表现的动作不一样,分别是“迎…  相似文献   

9.
《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描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由于小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与文中小女孩的痛苦生活距离太远,这势必影响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难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  相似文献   

10.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源于社会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只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强化社会实践,学生才会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作文时,他的材料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生命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是十九世纪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篇。它通过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罪恶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败和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社会对比,学生无不感叹地说:“我们和小女孩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教…  相似文献   

11.
陈和凤 《文教资料》2010,(26):76-77
真正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入手.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用心研读课文.激荡课堂的情感火花。  相似文献   

12.
《小珊迪》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通过对小珊迪卖火柴被马车轧死的经过的描写 ,表现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也表达了作者对小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文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先写卖火柴 ,再写遇车祸 ,最后写小珊迪惨死。其中 ,在“卖火柴”和“遇车祸”两部分中 ,有一个过渡段 ,写了作者对小珊迪换零钱不回的猜想 ,但又觉得他不是“那种人”,然后 ,顺畅地引出小利比的到来 ,道出了小珊迪不回的缘由。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 ,我采用从过渡段切入 ,导读全文的教法 ,引导学生读中体会 ,读中…  相似文献   

13.
张桂霞  李昕 《课外阅读》2010,(10):138-138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目标:1.运用朗诵技巧,流畅、充满感情地诵读课文。2.理解歌词大意,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诗歌的能力。3.感受诗歌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读课文,理解课文,认识冬瓜和茄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认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学习《凡卡》,大家都沉浸在对儿卡悲惨遭遇的同情之中一学到第10自然段“……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与插图相对照,学生产生了疑问:鞋店有那么多鞋,为什么凡卡却说没有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当中恰当的角色扮演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1.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角色扮演以发展学生为主,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亲身参与,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接受刺激,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加上它较强的故事性和强烈的人物对比,使学生对课文有一种亲近感,有助于对课文主题的把握,更有利于提高“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据卡自学,整体感知教师首先出示“导学卡”。卡上除对本篇课文有学法提示外,还精心设计了如下自学思考题:1.请先观察文中插图并细读描写“老战士”坐姿、表情、手势、衣着等内容的语段,想一想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老战士”会被冻死。然后,在书上画出关键性句子。工将军听说有人冻死后,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课文填空:愣了一下→()→()→()。3.为什么说“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晶莹”的含义是什么?4.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接下来,学生根据“导学卡”的提示自学课文,教…  相似文献   

1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记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如何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使其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同身受,激发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不幸人生的同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对比,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一、利用对比,感受小女孩流浪街头的悲惨境遇1.当时天气和小女孩衣着的对比。“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在这样的天气里,小女孩却“光着头”,穿着“旧围裙”和“一双很大的拖鞋”,后来拖鞋也没有了,只好“赤着脚”。由此联系起来想一想,学生就会自然感受到她的寒冷。2.学生过…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灰雀》时,我没按教学参考的现成答案(小男孩捉鸟是错误的,小男孩放鸟是知错就改的表现)进行教学,而是立足课文,紧贴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另辟新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文中的实情是天气严寒,灰雀怕冷(列宁说的话)。在此基础上理出课文的明线:列宁喜看灰雀(一种成人的爱延伸发展)驻足仰望→面包渣和谷粒喂养→担心惋惜→焦急寻找→归来问好。借助想象,激发兴趣,各抒己见,理出暗线:小男孩喜爱灰雀(经常来看)→捉养(是爱的深化,决不等于伤害)想象小男孩恐怕灰雀被冻死,捉回家里小男孩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2009年的暑假备课.我们刊发了一组文章.对常识性课文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常识性课文教学,是科普常识的教育目标更重要,还是语文教育目标更重要?学生获得科普常识的主要方式是“看”还是“读”呢?常识性课文的教学是教给学生常识重要.还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要?这一系列问题.读者朋友只要细读暑假备课的14篇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就能找到答案。寒假备课.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常识性课文有两个目的。其一,保证专辑内单双册课文的系统性;其二,继承暑假备课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探索、归纳将常识性课文上出“语文味”的新方法。可以说,寒假备课是对署假备课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