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现状 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由于网络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网络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网民使用不当等原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乌鸦在人类眼里形象不佳,被看作灾星。可乌鸦的另一面却鲜为人知。其实,在地球上除了人类,乌鸦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乌鸦的食物搭配极其合理,它们既吃种子、坚果这样的素食,也吃鸟蛋、虫子等荤菜。从食物结构上,能显示出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中学生眼里计算机是可爱的"天使",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在眼前,并能与四面八方不认识的网友敞开心扉畅谈。可是在父母们的眼里,计算机是天使也是魔鬼,它带给学生们巨大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呢?一、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利弊1.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1)拓宽视野、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世界各种资源联为一体,突破了  相似文献   

4.
“Transhumanism”是一种思考人类未来的运动,它假定了当前人类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较早阶段而非终点,并倡导使用理性,特别是使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人类增强来改善人类的生物体,从而步入Transhuman甚至后人类(posthuman)社会。通过人类增强增加Human的属性使其成为Transhuman预示着从Human到Transhuman的一个标志:“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干预永久地增加了人类的某种内在属性,并且超出了人类物种在未接受任何增强干预下的最高水平”,而增强干预在增加一些人类属性的同时也在减少另一些属性则预示着从Human到Transhuman的另一标志:“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增强干预永久地减损甚至彻底摧毁了人类之生物性、生活的真实性、个体的同一性及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之中的任意一个”。这两个标志可独立使用,它们有助于推进Transhumanism的倡导者与反对者的公开对话。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普及,使人类的整个生存结构,上到经济、政治、文化,下到工作、学习、娱乐,都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网络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在我们青少年身上更多地体现出来。由于网络的巨大包容性,它对人类的影响有深刻的两面性。青少年在网络时代里如何发展、如何“扬弃”地对待网络及其影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有人说: “网络文化一半是琼浆玉露,一半是鸦片毒药”,虽然有点夸大其辞,但也足见网络文化有其糟粕的一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少年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20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在这个信息时代里.网络与中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学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设策略,有利于促进学校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鑫 《甘肃教育》2014,(19):28-28
正21世纪是科技和网络的时代,对人类生活有深刻的影响,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中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而充满诱惑的虚拟世界,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色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分析和研究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探寻趋利避害的教育对策有着重要意义。一、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1.积极影响。(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  相似文献   

8.
当前,网络已成为社会各类人群学习、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时下,网络也已悄然走进了苗族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伴随互联网在苗族的发展,苗族中学网瘾学生逐渐增多。本文对苗族中学生网瘾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措施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9.
功与过     
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往往记住了它的"过",即造成危害的一面,而忽视或不了解它对人类有功的一面。雷电2007年6月23日至27日,江西省因强对流天气过程造成35人因雷击死亡。这无疑是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但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网络成瘾综合征”成因与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翁优君 《教育探索》2005,(8):100-101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学生上网时间越来越长,空间越来越大。由于引导不当.监管不力,网络在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许多新的心理困惑,其中之一是“网络成瘾综合征”(NAS)。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积极构建网络明工程,大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而又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对于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千娓妮 《文教资料》2011,(8):143-144
当前,网络已成为社会中各类人群学习、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时下,网络也已悄然走进了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伴随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农村中学网瘾学生逐渐增多。本文对农村中学生网瘾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措施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面,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每一位中学生都有充满个性的情感,所以从整体上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异常丰富、风格各异。“以情感之、动之以情”则是每一位教育  相似文献   

13.
维纳斯是西方神话中著名的爱神和美神,她是美的化身,也是爱情的象征。她既是“体现纯美的女神”,拥有作为美神的神圣高尚的一面,同时她又具有作为爱神代表人类最基本的生殖欲望、撼动人类心灵的凡俗的一面。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她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诠释,她的艺术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停地变化着,每一次的蜕变都是“美”的嬗变,而这一次次的嬗变也使得她的艺术形象愈加饱满。  相似文献   

14.
蔡恩泽 《班主任》2001,(8):22-23
网络是人类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扇快捷窗口.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中学生,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信息化时代,网络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无法阻挡,掌握网络知识,跟上时代步伐,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必然选择.但网络又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内容良莠混杂,一半是馅饼,一半是陷阱.对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上网的热情需要保护,但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和积极的引导,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们在一片纯净而安全的网上世界"冲浪".  相似文献   

15.
“自律”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黎 《教育探索》2007,1(5):95-96
网络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他律"在网络道德教育中面临着困境,所以,"自律"应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改革中,听到有位新教师说:“我们初出茅庐。要教改,首先是老教师,他们业务熟悉,经验丰富。”这话的意思是:老教师才有条件进行教改,新教师则很难有所作为。其实,凡事都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新”与“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新”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老”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能看得过  相似文献   

17.
<正>据调查,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数为1.4亿人,可以说青少年已逐渐成为网络主力军。学校德育教师必须直面这一现实,认清网络利弊,引导中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健康成长。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1.网络特征一是网络的自由性。这种自由性有助于中学生自由表达个人意愿,展示自我才华,但也极容易因上网者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后果。二是网络的虚拟性。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环境、交  相似文献   

18.
释“狗”     
狗是人类最早的家畜之一,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大约一万两千年之前,从旧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以后,狗便被驯养成人的伙伴,并充当打猎的助手。随后又出现了牧羊犬、导盲犬、警犬、玩赏犬等等。所以“狗”字以及“犬”字应该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只有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衡玉芳 《文教资料》2011,(29):134-13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介入人类的各个领域中,它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学生在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时,有时也会迷失方向.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