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本文中,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维吾尔族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际调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为《师生关系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和《学生幸福感调查量表》。采用集体测试的研究方法,问卷共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维吾尔族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倦怠与幸福感关系的总体状况,探讨师生关系、学习倦怠各维度与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师生关系亲密性、师生关系支持性、师生关系满意度与学生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师生关系冲突性与幸福感有显著负相关;学业倦怠中的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维度与幸福感有显著负相关,学业成绩感低与学生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师生关系亲密性、师生关系冲突性、师生关系支持性、学业倦怠的身心耗竭、学业倦怠的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对学生幸福感回归显著,都可以预测学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21,(1):102-109
选用五因素正念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与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7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正念、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发现:正念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正念能显著负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且核心自我评价在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调节正念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即正念对学习倦怠的作用随着核心自我评价的增强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391名中学生为有效被试,采用学习拖延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拖延、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学习倦怠总分在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拖延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听障高中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为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感戴问卷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18名在校听障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发现,感戴与社会支持、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路径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在感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多组结构方程分析发现,男生中感戴对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显著大于女生.结论:社会支持是听障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这些结果对于听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中生学业拖延的特点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采用成就动机量表以及中学生学习拖延调查问卷对贵阳市某中学25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学业拖延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高一学生在计划缺乏、执行不足上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追求成功动机与学业拖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状态不佳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对高中生学业拖延水平具有显著预测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对516名高中生进行间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要显著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3)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的效应值为18%,即负性生活事件在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同时,还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调查采用高中生学业倦怠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对300名农村高中生进行施测。目的在于探究领悟社会支持对农村高中生学业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高中生学业倦怠水平较高,其中成就感低最为严重;(2)在性别、年级和科别上农村高中生学业倦怠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上农村高中生学业倦怠在.05水平上显著。调查研究的结论是:(1)性别、科别和年级等变量对农村高中生学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作用;(2)农村高中生学业倦怠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在.05水平上显著,也就是说领悟社会支持的水平影响农村高中生的学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8.
使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福建省农村322名留守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并研究其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中学生,留守女生的学业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留守男生,独生子女的家庭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喜欢上学的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不喜欢上学的留守中学生。相关分析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可以显著的负向预测学习倦怠。结论:提升留守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其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问卷、学业情绪问卷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弹性在学业情绪和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严辉英 《文教资料》2014,(13):150-152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状况,探讨大学生学业倦怠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出大学生学业倦怠总体情况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讥诮态度和个人学业低成就感三个维度中,个人学业成就感维度最低;男生的学业倦怠情况明显高于女生,年级对学业倦怠没有影响;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学习倦怠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帮助大学生摆脱倦怠现状。采用了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大同大学42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在学习倦怠方面,男女大学生在情绪低落因子差异比较显著,大学生是否健康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因子差异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因子差异比较显著;(2)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总体呈正相关;(3)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学习倦怠。因此,(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易感到情绪低落;(2)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应对方式越积极,学习倦怠程度越低;(3)大学生学业自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梅琪 《知识文库》2023,(10):95-98
<正>验证坚毅品质是否在学业成就感和学习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中调节了教师自主支持的中介作用,从而提供可以增强学习幸福感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广州南洋理工做过实践项目的396名同学为研究对象,用学业成就感、教师自主支持、坚毅品质和幸福感4个量表进行问卷调研。结果:学业成就感对教师自主支持有显著正向影响(1.0098,P<0.01),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习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0321,P<0.01),教师自主支持与坚毅品质互动项对学习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0849,P<0.05),坚毅调节了教师自主与学习幸福感之间关系,坚毅越高,学习幸福感越高。结论:学业成就感和教师自主支持都会影响学业幸福感。学业成就感会影响教师自主支持执行,在项目实践中坚毅品质高低进而影响学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学生学习压力量表、自尊量表、状态焦虑问卷以及青少年学业倦怠问卷对37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测量,旨在探究初中生学业压力与学业倦怠二者间的关系以及自尊与焦虑在二者间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和自尊显著负向相关,和焦虑、学业倦怠均显著正向相关,自尊和焦虑、学业倦怠均显著负向相关,焦虑和学业倦怠显著正向相关;(2)学业压力能有效控制和预测初中生学业倦怠,且其中一部分作用是通过自尊和焦虑的连续中介实现的。学校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在教育实践中适度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将学生从焦虑状态中解救出来,有效预防和解决其学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学习压力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焦虑在其中的中介机制。方法:采用学习压力量表、中国中学生焦虑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8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学习压力与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r=0.51,p<0.01),学习压力与幸福感呈现显著负相关(r=-0.37,p<0.01),焦虑与幸福感呈现显著负相关(r=-0.38,p<0.01)。(2)焦虑在学习压力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2。结论:学习压力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焦虑来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和学习动机对其学业倦怠有很大影响:在成功归因时,内部可控和外部不可控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内部不可控与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在失败归因时,各维度与学业倦怠呈正相关;内部动机和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外部动机和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内部作用较外部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和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对北流市高中生学业拖延状况和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测量,探讨北流市高中生学业拖延状况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年级、班干部在学业拖延总分上差异显著;学业拖延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现在投入的愿望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西北内陆地区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自尊与学习倦怠及各因子在.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总分及成就感低因子在.0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情绪低落因子在.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学业外在归因与学习倦怠总分及行为不当,情绪低落两因子在.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学业外在归因、自尊、学业成功归因、自我效能感单独对学习倦怠的解释率分别达到13.3%、5.1%、1.9%和0.9%。学业外在归因、自尊、学业成功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倦怠的有效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逆力水平对中职生学业倦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方法:以H市某中等职业学校一到三年级40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职生抗逆力、家庭支持、学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中职生的抗逆力水平和家庭支持与学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都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抗逆力水平与家庭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在中职生抗逆力和学业倦怠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即中职生抗逆力水平能够通过提升家庭支持,进而降低子女学业倦怠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亟需重视学生面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加强心理韧性,同时家长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降低学生学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学业情绪、学习压力对高中生学业成绩关系的影响,为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成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学业情绪问卷、心理健康问卷中的学习压力分问卷对7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学业情绪存在年级与性别差异;学习压力与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低唤醒、消极低唤醒呈显著正相关;学业成绩与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呈显著负相关.积极高唤醒 ×学习压力交互项、消极高唤醒×学习压力交互项均对学习成绩有预测作用.学习压力对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学校联结可显著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心理品质的发展,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采用问卷法对177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考察意向性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高中生未来取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感恩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意向性自我调节显著中介学校联结与未来取向的关系;感恩显著调节学校联结与未来取向的直接路径,以及学校联结通过意向性自我调节影响未来取向的中介路径.学校、教师和家长应采取措施,增强高中生的学校联结水平和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同时注重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