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柳志鹏  熊程 《新闻世界》2013,(5):305-306
女性主义是新闻学中重要的理论研究对象,从其中衍生的社会性别理论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媒体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广泛讨论。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新闻联播》"你幸福吗"这一案例,运用其中的社会性别理论对媒体在新闻栏目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女性主义的新闻学认识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彭兰 《新闻战线》2012,(2):83-85
对于传媒业来说,今天的挑战也许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社会化媒体带来全新的传播模式,使专业媒体经受着巨大考验;另一方面,媒介融合的浪潮,打乱了媒体原有的阵脚。更重要的是,这两个挑战是相互交织的。专业媒体需要考虑两个方面挑战以及它们的交叉作用,从而对未来积极谋划。  相似文献   

3.
微商给人们的现代化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早已从简单的商品交易层面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层面。他们往往针对大量女性参与者和相关商品,以女性主义为旗帜,极力宣传和倡导消费主义,主动向资本上缴"社交媒体"这一文化创造"自留地",自身沦为资本的"劳工",将自行自由交往的领域变成一个商场,并驱使更多的人们一步步成为互联网时代被资本和技术俘虏的"单向度的人"。在微商活动对社交媒体的入侵过程中,女性或是最大的受害者。由于商业活动对新兴媒体的入侵,传统的传播活动中所缺席的女性形象、角色、价值在新兴的媒体中依然会继续缺席。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女性主义思潮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学科,而女性主义研究与新闻传播学的结合又促使了女性主义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本文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历史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研究在我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实际运用,对其中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问题作出分析,并通过大量案例来说明女性主义的研究与新闻传播学科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对当前学科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8,(8):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先锋电影导演劳拉·穆尔维的学术思想进行剖析和评述。在对其两部代表作品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描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过去40年经历的结构性变化。本文认为劳拉·穆尔维对精神分析话语体系的准确使用、对流媒体技术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作为迷影者的身份的批判性反思,共同构成了她成熟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体系,这对于中国的媒介、传播及文化研究学者有显著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以来,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给我国传媒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地方纸质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她们为自己奋斗——评荒林新著《日常生活价值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早在中国从事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学者,荒林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最近她又出版新书《日常生活价值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专注于研究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这无疑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成果。纵观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或许有一点先天不足,因为没有经历过激进的女权主义社会运动的洗礼,几乎是从接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一步跨进女性主义批评。这里有两个概念经常纠缠在一起: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在西方的批评理论中,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塔其曼在1978年出版了其论文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该书成为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开山之作。其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一是媒体所描绘的女性形象:二是作为媒体工作中的女性。这就基本规定了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两个视阈:一是新闻传播中与女性相关的内容分析.其中主要是对“媒体塑造和表现的女性形象”的批判:二是对“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分析:社会性别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下,在影视剧、广告、文学作品中被建构,性别刻板印象在社交媒体中通过网络语言和图像被强化,虽然社交媒体用户自身也试图通过相同渠道、男女之间性别气质的交换与聚合来消解性别刻板印象,但标签化、污名化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新闻界》2006,(4):80-81,79
18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主义先后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影响,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与到社会革命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女性主义思想很快就传遍了西方世界。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源于美国,并很快传播到北美和欧洲的其他国家。它秉承了女性主义运动一贯的思想,反对传统的男女不平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交媒体在国内迅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到来.自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空间,使作为出版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发生革命性变化.应当站在自媒体社会的高度重新审视编辑的"把关人"角色,建立一种适应自媒体时代的编辑素养机制,以应对自媒体传播形态中出现的复杂多样的网络空间问题,通过发挥编辑的"过滤"功能净化互联网文化,使自媒体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9,(3):51-61
通过社交媒体的力量,"MeToo"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女性的赋权。但这场运动在行动过程中的话语表达容易陷入早期女权运动的二元对立。从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自我反思来看,"MeToo"运动作为一种实践运动,除了要解决性侵和性压迫问题,还要警惕这种激进女权运动被其他意识形态收编利用。在社交媒体的流量逻辑刺激下,男权主义和消费主义会对女性主义进行殖民化,加深普通女性群体对女权认识的本质主义,伪女权主义意识也会进一步强化"MeToo"运动中一般女性的"非此即彼"思维。"MeToo"运动要反思这种本质主义的他者化,使这场运动真正推动社会公平与女性民主化,在社交媒体的公共领域中寻找价值共存与社会共识的"中间领域",通过理性与情感共同推动保护女性的制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以往的传播方式与媒介格局,深刻影响了媒体中的性别权利关系,为女性主义与传播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话语空间.本文选取1998年至2020年国内核心刊物中涉及新媒体与女性的257篇文献,借助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研究发现:该领域主要聚焦于女性形象、女性书写、媒体赋权与...  相似文献   

14.
史春晖 《报刊之友》2012,(11):89-90
近年来,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领域不乏表现女性抗争的佳作,女性主义电影、电视剧也成为荧屏的宠儿。电视剧《后宫甄嬛传》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高升,文章以《后官甄嬛传》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探究父权制下的女性抗争。文章分别分析了《后宫甄嬛传》中几个主要典型人物,并提出作品中主人公无论怎样抗争,无论怎样努力,都一直未走出男权社会的藩篱,一直未取得彻底的胜利,但这期间女性的觉醒与呐喊依旧振聋发聩,自由、自觉的女性主义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梦想即使破碎,却依然美丽的论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微博、微信为平台的自媒体开始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然成趋势,自媒体的开放性和低门槛使公众话语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作为一种平民化的传播媒介,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和乐趣,但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它的缺点和危害也逐渐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本文以咪蒙的"精神传销"为例,对自媒体时代下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的失范现象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最大限度防止公众号失范行为的发生,为建构良好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仍然没有摆脱对西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移植以及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延伸和借鉴。因此,在中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相关研究始终面临着外来理论本土化的问题。综观相关的研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部分仍需界定的问题;同时,难以回避"拿来主义"与"移花接木"的痕迹;另外,在刻板印象下,"盖棺论定"现象比比皆是。本文就围绕上述三方面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许佳宁 《视听》2016,(6):169-170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思想,以及男权体制对女性的约束和压抑,使女性在社会历史上的地位低下甚至可以说没有地位。笔者介绍了在五四运动中觉醒的女性如何在父权体制的压迫下一步步摆脱男性霸权,女性的主体意识如何觉醒并得以传播,从而逐渐摆脱性别角色的禁锢。她们在文学中找到自我和赢得自己的话语权空间,创造属于女性自己的性别文化,并努力通过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然而这过程中不乏对女性主义文化的曲解。如何正确传达女性主义文化,值得媒体深思。  相似文献   

18.
陈智勇  戴剑平 《传媒》2015,(16):42-44
新世纪以来,网络时代给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互联网的成熟应运而生的所谓自媒体与移动媒体早已深深地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城市的主流人群几乎是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于一夕间变成了“低头族”:人们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认知行为都被牢牢锁定在小小的电子屏幕上.相较于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曾独领风骚30余年的电视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新型网络媒体层出不穷,当中发展最快的属自媒体,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的传统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财经类高校因其固有特征,在自媒体时代,其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调整策略。本文通过探究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形成规律以及财经类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寻找自媒体应用与财经类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的规律和方法,力求在理论建设及实践方法等方面对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工作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和政治策略已有很长的历史。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诞生了自由女性主义思想,强调两性自由、平等权利和机会均等。本文所谓的现代女性主义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