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新阶段的指导思想。相对于革命年代的毛泽东思想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新时期、新阶段理论探索的成果;相对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层面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的、开放的、不断进取的理论体系。因此,采用创新性的思路发展这一理论体系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繁荣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后,都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同时,这一主题也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的"七一"讲话,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共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成为有机统一体。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要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阐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理论积淀和结晶。科学总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特别从整体上深化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又指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始终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战略思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等鲜明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论述,鲜明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质、主要内容、发展阶段、形成原因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是党的反腐败工作理论武器,思想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丰富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就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探索、奋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使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少深层次矛盾,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在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改革发展的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创新的思路寻求又好又快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一都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因为挽救了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在当前,研究长征精神的内涵,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将有利于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生产力发展道路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社会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0年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改革开放之路的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三大主题,赋予党的宣传舆论工作新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邓小平明确要求舆论宣传要成为国家安定的思想中心,坚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党性原则,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作为基本任务,坚持用事实说话、用道理论证,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最高标准和活动准则,努力推动舆论监督朝着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深刻改变着中国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因此,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相关的社会发展理论,从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党的利益整合能力、党的防腐拒变能力和党的统一战线四个方面,分析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给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有效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密切党同全体社会成员的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沿海城市、内地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面临着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战略,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质是理论创新的过程。1938年10月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党的十七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关键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整个历史过程,解读并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主动参与全球化,走出一条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立足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现实,我们要正确看待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压力与问题。鉴于此,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扎扎实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观念以和谐为主旨。近代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颇为流行,人们逐渐疏离了和谐观念。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建构了“帝国主义”话语,从而使国人在世界秩序观念上表现出更为强烈的革命色彩。改革开放之后,以反帝斗争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秩序观念已经不再适合发展需要,逐渐让位于以和为主的国际秩序理念。中国人对和谐世界理念从背离到重新肯定,与百年沧桑变迁的历史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而艰苦的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提高到"决定性",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必将进一步加快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否定政府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要求,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