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读书总是很费力。高二年级时,一位心理学家把这个 16岁的少年叫到办公室。“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苦恼地说道。   “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有出息。”   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故事,我曾经多次拿它来教育孩子: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小孩子独自站在山谷里大声嘁道:“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回他的回声:“喂!”他又喊:“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传来“你是蠢材”的回答。孩子十分愤怒,对着小山骂起来,小山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  相似文献   

3.
你也不例外     
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读书总是很费力,高二年级时,一位心理学家把这个16岁的少年叫到办公室。“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苦恼地说道。“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在巴望我有出息。”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孩子的肩膀:“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叫你爸爸妈妈骄傲了…  相似文献   

4.
第一,要从小教起。小孩子在小时候,很容易感受外界的刺激,几天大的孩子,倘使他哭了,你去抱抱他、摇摇他,不上一星期,他就非你抱他、摇他不可了。到了五六岁,什么言语的基础,差不多已经打好了;什么做人的习惯,差不多已经养成了。从前有一个人,带了他3岁的孩子,去见一位哲学家,说:“这是我的孩子,今天带来请你教导他,想你定能教得很好的。”哲学家问他说:“你的孩子今年多大了?”他回答说:“今年只有3岁。”哲学家叹口气说:“你送来太迟了。”这位哲学家很有点道理,他很知道儿童的心理,知道小孩子是要从小教的。第二,开始要教得好。开始教小  相似文献   

5.
儿子的作文常被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诵,老师给儿子作文的评语是:文笔流畅,有生活情趣。语文老师喜欢看儿子的作文,看到精彩之处还常常忍不住在本子上画上红红的曲线,在边上加一个醒目的五角星。写作文成了儿子的“强项”。朋友有小女不喜作文,因此特地来到我家,说是请教一二。细想之下,在教儿子写作文方面,还真有几点体会:一、他“说”我“记”二年级起,儿子开始写作文了,他睁着一双稚气而又充满忧愁的大眼睛问我:“妈妈,作文怎么写呀?”我对他说:“作文其实就像你平常的说话,无非是把说的那件事情写在本子上。”儿子一听乐…  相似文献   

6.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  相似文献   

7.
曾子杀猪     
在经典里走出,在智慧中安顿,e时代与古典的碰撞———中国文学中的智慧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买东西,但孩子却哭着缠着不让她走,于是她哄孩子说:“如果你乖乖地待在家里,回来后就杀猪给你吃。”当她从集市上回来时,见曾子要将猪捆起来准备杀掉,于是连忙制止丈夫说:“我不过是哄哄小孩而已,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认真地对妻子说:“和小孩子不可以开这种玩笑,孩子还太小,不懂道理,全靠父母言传身教,今天如果骗了他,那就是教他学会骗人,作父母的要是欺骗了孩子,就再也得不到孩子的信任,以后想再教育他们就很难了。”说完这话…  相似文献   

8.
冼洁丽 《中学文科》2009,(2):131-132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平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你叫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曾听过一位家长伤心地说:“我的儿子学习很不用功,我痛骂了他一顿,他当时并没有过激的言行,谁知道他为此出走了一个星期,把我们家长急坏了,现在都不敢说他啦,我真想不通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这些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9.
1.根据孩子自身的水平帮助他定目标。如果一个孩子平时的成绩只有50多分或60分,那么把目标一下子定到了100分,对他来说难度太大了。如果达不到,他自然觉得很失败。但如果目标定得非常小,比如他这次考了60分,您帮助他定的下一个目标是62分,那么他可能很容易达到。在获得成功之后,尽管这只是一个特别小的成功,他也会觉得有信心继续向前进了。2.尊重孩子的不同能力层次,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当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父母或老师尽量不用否定的语言,如“你的回答不对”、“你的答案是错误的”等话语,而要鼓励孩子说“你回…  相似文献   

10.
你也不例外     
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读书总是很费力。高二时,一位心理学家和这位16岁的少年进行了一席长谈。“我一直是很用功的。”马汶苦恼地说。“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看来你对高中的课程有点力不从心了。再学下去,恐怕就是浪费时间了。”马汶双  相似文献   

11.
邻居的儿子明明长得不漂亮,可以说有点丑:塌鼻子,绿豆眼,上嘴唇遮不住“多层次”的牙齿,黝黑的小脸上还有些坑坑洼洼,再加上他平时爱穿黑衣服,所以经常自我解嘲说:“如果把我扔到煤堆里,准是块上等煤,能卖个好价钱。”更要命的是他无论怎么用功,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可孩子憨厚、老实、爱劳动、有爱心、身体强壮,小学时经常拿回家劳动奖状和运动会奖状。父母和老师都很爱他。他自己也整天乐呵呵地出出进进。明明上了初一后,渐渐地像是变了一个孩子似的,学习不用功了,也不早早地到学校去打扫卫生了,整天闷闷不乐。终于有一天…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孩子的幸福快乐是他自己的一种心理感觉,这种感觉或许不被大人支持和理解,但作为大人应该尽量尊重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选择。我认为小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玩自己想玩的,没有成人的干预,没有成人的模式。曾记记得问过一个小孩:幸福是什么?他说:"幸福就是当小狗舔你脸时,即使你一天也没有理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育》2005,(10):49-50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大人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在成人偏颇、过激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理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在一些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实际上,没有善良之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4.
你对英语挺爱好,就是单词记不牢。 其实你也别苦恼,单词巧记有十招: ①及时记忆法 记单词,要“四到”:耳嘴眼手齐开炮, 听说读写不能少,印象深刻记得牢。  相似文献   

15.
聪明、机灵的小孩子人人喜爱,呆滞、愚笨的小孩子令人不满意。在一个班级中,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两种孩子都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聪明和“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经常可以碰到这种情况:“某某孩子数数教不会,就是做小玩艺能行”,“某某孩子语文不好,就是数学好”等等,这说明“笨”孩子不是一味的“笨”,聪明也不尽是一味的聪明  相似文献   

16.
学勇 《家长》2023,(25):27-28
<正>童年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有能力独自适应社会,关键在于从小培养。昨天晚上,我和袁晗(化名)有过一个沟通。他说他太恨爸爸了,除了絮絮叨叨地让他去上学,一点儿也不理解他当下的痛苦。他终于忍不住朝爸爸咆哮:“我就是那个您认为的废物,我就是废物,别再指望我了。”我问他:“如果爸爸不陪你了,那你准备怎么做?”他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明天我还是会去上学。”  相似文献   

17.
换一种方式     
李老师:您好!张松(化名)的情况,您已有所了解。真的,这个孩子从小就是个好孩子,尽管有不少缺点,有时也会犯点小错误……张松本来在县一中读高中,在校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班主任要家长去学校。我们一见面,班主任是这样开始谈话的:“我从接过这个班开始,一看这孩子就不咋样,你看他穿的……以后我就开始注意他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你也不例外     
最大限度地提升你的优势,那么所有的缺点都将变得渺小。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读书总是很费力。高二年级时,一位心理学家把这个16岁的少年叫到办公室。“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苦恼地说道。“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有出息。”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  相似文献   

19.
    
“唉,这个小孩可真是可怜!”妈妈手里握着张报纸对爸爸说道。“什么呀?来,给我看看!”爸爸从妈妈手里接过了那张报纸,继而便是一阵沉默。“这孩子的父母也太粗心大意了,孩子那么小,居然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那入室抢劫犯抢完就走了吧,小孩子又没惹他,干嘛要杀他呢?唉——”爸爸放下报纸也开始大发议论。“现在的社会多复杂,连我们这些大人也常上当受骗!”妈妈也附和着说“我看,要不咱家把防盗门换成三重锁的吧?放寒假了,孩子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如果——”“妈,你想像力也太  相似文献   

20.
小孩子也会有心理压力吗很多人以为,成年人才会有心理压力,孩子天生就是无忧无虑的,即使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会很快消失。而事实上,孩子也会有心理压力,幼儿阶段的心理压力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壮壮四岁多了,最近,妈妈发现他特别爱着急。一次,壮壮玩积木,总是搭不好,他就大声地哭着喊:“妈妈,我搭不好!”妈妈过来了,只见壮壮一边拿着积木使劲敲地板,一边哭着说:“我搭不好,我搭不好!”妈妈劝壮壮再试试,可他就是哭,妈妈强忍着没发脾气。妈妈开始担心宝贝儿子,怕他以后心理不健康。她在咨询过心理专家后,才了解到小孩子也有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