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底,我开始了读报与评报的学习和写作,在《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几家报刊发表评报文章20余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都进益不少。促细读。读报,是评报的基础;评报,是读报的深化。没有大量细致读报作保证,就难以发现问题,提出见解。于是我精选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以及军区小报,坚持精读。时间一长,不但熟悉每份报纸的特色,而且对报纸设有什么专栏,近期报道动向都了如指掌。甚至能背出许多好的标题和精彩的段落。读的过程中,把一些认为可评的文章、专栏都做好标记。如此,不但评起…  相似文献   

2.
张军 《新闻传播》2006,(5):57-57
读报节目是继谈话节目之后。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兴办的新型电视节目。它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报纸长于深入报道、各种意见杂陈的长处,弥补电视节目深度的不足。但是办好读报节目并不容易。它很容易平铺直叙,把电视节目办成报纸的传声筒,丧失读报的风格和特色。笔者就在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主持《听我读报》节目一年多的体会,总结读报节目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翦枫 《河北广播》2005,(5):98-98,100
说不清从哪一天起,电视荧屏上异军突起了一批读报类的节目,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马斌读报》等,都以不同风格的电视读报形式,迅速抢抓住观众的眼球。一时间,各地电视台争相效仿,读报成风。虽然各档读报节目风格不一、褒贬不一、收视率不一,但笔者以为,电视读报这种新样式的出现,是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电视工作者巧妙地将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有机融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4.
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结合军事新闻专业特色,拓宽教学视野,认真开展读报、评报活动,使学员养成了用报纸来研究新闻业务,提高工作水平的好风气。来自陆海空三军的新闻系学员,入学前都已从事过1至2年新闻工作,富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入学后他们在学习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知识的同时,积极为全国各地报社写稿,学员既是作者,更是报纸的热心读者。读报——评报——写稿已成为  相似文献   

5.
新闻窗     
桂林陆院注重读报用报推动工作本刊讯冯晓林报道;桂林陆军学院党委注重运用报纸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推动教学工作。他们坚持将《解放军报》订阅到班,并为新闻报道骨干订阅《新闻与成才》杂志,要求机关干部和学员通过读报用报,学习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军委的命令、指示和决定,了解国内外形势,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学院的自身建设,同时,努力搞好学院的报道工作,促使学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二炮指挥学院青州分院群众性报道工作有声有色本刊讯丁兆军朱华平报道:二炮指挥学院青州分院为把群众性报道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广泛…  相似文献   

6.
电视在读报纸,从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马斌读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再到网络上的“8点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报纸的生存空间。其他媒体的生存空间在拓展,而报纸的生存空间在缩小。同其他媒体相比较,它到底在给读者提供什么?在有声时代,报纸如何“发声“?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1日正式创刊的《羊城地铁报》(以下简称地铁报)以“报网一体,一纸惊人”的姿态。出现在被认为是“代表方向。改变现在。影响未来”的数字报纸平台上。作为中国首份纸质媒体和数字报纸同步推出的城市新锐媒体.地铁报的创刊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它意味着读者除了乘坐地铁可以阅读到此份报纸外。还可以通过登录大洋网数字报纸平台阅读每期的地铁报。创刊号当天,地铁报在广州地铁沿线引起了一小轮的读报高潮。几乎每位乘坐地铁的乘客都高兴地拿到了这份新鲜出炉的免费新闻大餐。从受众阅读《地铁报》创刊号的反应来看。市民大多持肯定态度,表示地铁报为他们乘坐地铁的枯燥时间注入了活力,带来了一份信息咨讯的快捷享受。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读报节目生存之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读报节目已从早期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一枝独秀,发展为如今《马斌读报》、《早报早知道》、《报人读报》等中央、省、市电视台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电视与报纸一窝蜂式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读者的读报兴趣取决于报纸的质量。只有报纸的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地满足读者求近、求实、求新、求知的心理期望,读者才会产生出读报的兴趣。我们在两年多的办报实践中体会到:要办好企业报,必须研究读者的心理爱好,尽量缩小企业报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0.
石翼 《军事记者》2005,(3):71-71
新学期伊始,学员们来信来电的话题!大都是询问如何吃透教材或如何多刊登稿件,而很少有人谈到阅读报纸的问题。我曾打电话问过几个学员:你会读报吗?他们都回答说:读报谁不会,只要识字,就可以读报。当我问及读报对学习新闻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时,一些学员就摇头了。  相似文献   

11.
服务到位     
我们青岛日报社现在办有四报两刊,老年生活报、《青岛画报》和《读报参考》特色非常明显,不存在冲突的问题。需要定位区分的主要是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和青岛生活导报这三张综合类报纸。日报是党委机关报,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的职能。日报的报道主要体现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以政策报道、典型报道、深度报道作为其主打内容。特别是随着一社多报、一市多报格局的出现,日报的特殊地位更加突出,特殊作用也更加凸现,这也是其它综合类报纸所不能替代和相比的。因此,日报和其它报纸的定位和分工,目前还不成…  相似文献   

12.
任何报纸总是从属并代表着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在发播信息、引导舆论,以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方面对读者形成有利于己方的引导;另一方面,人们读报总是希望获取某种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扮演了一种“负熵的角色”,“对于人们的效用,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使人们能够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因此,无论从办报者自身目的还是从读者读报的主观需要与实际效果而言,报纸的指导性都是一种固有属性,其指导功能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必然。1956年1月《解放军报》创刊号社论就是“运用报纸指导工作”,军…  相似文献   

13.
肖华良  黄磊 《新闻前哨》2001,(11):11-12
经济报的发展空间问题,是当前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因为,眼下一方面既有部分经济报在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之后改弦易张,加入到都市报行列;另一方面,又有人确实看好经济报的未来,他们不惜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精心打造经济报的“全新形象”。笔者在经济类报纸摸爬滚打多年,有了一些见闻,也有了一点想法,不揣冒昧,信笔直书,听凭诸位同仁指正。 一、经济报的几种类型 从经济报的报道领域出发,笔者认为,国内现有的经济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综合类经济报。这类报纸有《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丁灿 《声屏世界》2004,(7):34-34
2003年,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有报天天读》、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的《12区》、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孟非读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马斌读报》等节目相继亮相荧屏,电视与报纸亲密接触,这既是新闻节目形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拓展电视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现代新闻理念——把观众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第一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读报有瘾     
读报也能成瘾。我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要是一天晚上不看报纸,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我的读报瘾是从小养成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家住三间土房,每逢新年,家里都要用买来的旧报纸把墙糊一糊。我的读报历史就从读糊在墙上的旧报纸开始了。那是70年代末期,报纸品种少,内容也单调,但我还是觉得报上的文章比教科书有意思。上中学那年,家里修房子,把土墙铲了抹成了灰墙刷了白灰,屋子漂亮了,可我却看不到报纸了,心里很不高兴,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为我订了一份《商丘日报》。中学毕业后,回到了家我们大队订了一份《人民日报》,我经常到大队支书家里借阅报…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逐步把报纸办好,从去年初以来,《泸州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形式的评报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读者评报。读者评报,第一个发现报纸差错的,报社按差错不同种类给予奖励。评议信件在报社编辑部传阅,或张贴出来供大家阅读。特约评论员评报。我们聘请了10位特约评报员,请他们按报社排列的顺序,每人每月评一期《泸州报》,他们评议的报纸和评议报纸的书信,在编辑部内部传阅,然后统一保  相似文献   

17.
黄鹏  杨如玉 《新闻前哨》2004,(12):66-66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在日本报纸周(10月15日至21日)举行之前,日本大报《读卖新闻》就报纸的作用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2%的日本人认为,即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通讯发达的多媒体信息时代,但是读报还是必要的。多数日本人表示今后仍将重视报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依笔者之见,要当好一名业余通讯员,除应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外,尚须念好“读报、用报、评报”的“六字经”。“读报”是前提,“用报”是关键。仅以当一名《四川日报》通讯员为例,应责无旁贷地尽量一期不漏地认真阅读该报。否则不可能全面洞悉、掌握该报的报道要点、宣传动向和报纸特色。不读报,就谈不上用报,写的稿件不是内容与别人早已见报的雷同,就是笔触滞后,文章不能采用。作为对川报有30年阅龄的老读者、撰稿者的我,除坚持将该报刊登的佳作剪辑成册外,每当给川报投稿前,总要复读翻查一下近二三个月的该报,若构思…  相似文献   

19.
刘鹏 《记者摇篮》2009,(6):86-86
早在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首都报纸摘要》节目,首次将报纸与广播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2003年1月,风凰卫视开播《有报天天读》,又在电视领域掀起了一轮“读报”的热潮。电视读报节目的频繁推出,一方面反映了传媒激烈竞争下的电视媒体不断创新的势头;同时也体现了多种媒体的融合与优势互补。报纸是平面媒体,  相似文献   

20.
笔有个天天读报的习惯和爱好,虽然县图书馆供读阅览的报纸极有限,但加上自己订阅的,每天也能读到二十多种报纸,不过主要是中央级的几家大报,再有就是类、卫生保健类的小报了。然而,就在这极有限的几家大报上,每每能读到一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同一篇章。举个例吧,刚读罢《工人日报》2001年11月6日新闻评论版刊登的《动手拆掉“二衙门”》,拿起同一天到达的11月5日的《中国老年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