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这是中央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面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大学。大学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强大生力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型大学作为依托和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一个重大的任务摆到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要建设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对我们理工科大学说来,就是要开创这样一种新局面:既能更多地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又能更多地拿出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科学研究成果。现在,党和国家把教育和科技事业提到了空前的重要地位,正在为我们创造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但也不可否认,为要达到上述目标,不利因素仍然不少。一是积习太深,惰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十二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大学不仅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还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大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的一代新人,造就为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未来国家干部,并且从中培养出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这个方针,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等各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教育和影响。而德育在诸因素中又占首位,它不仅决定着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的德育建设,早在1937年毛泽东同志就在陕北公学提出了“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有政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全面的新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总任务,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达到这个目标,确实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创造性工程。它决不是一个政党、一个阶级或少数人所能完成的,必须团结全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如何建设国家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已经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而要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要有若干强有力的能伴同科学发展的潮流而不断发展、长盛不衰的创新基地,也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对此,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的一批研究型大学,无疑承负着重要的使命。把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这里仅提出两点思考: 一、应推进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一体化 知识…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国家目前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教育和科学研究正在深化改革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对于基础研究人才的需求暂时处于低潮,高等理科教育暂时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国家教委决定从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和少数重点理工科大学中,选择一批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专业点,建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大学文科,建国以来是有很大成绩的。把旧中国的文科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转变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轨道上来,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要讲成绩,首先应当肯定这一条。三十多年来,我们还培养了相当一批理论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人现在正是国家建设的依靠力量,这个成绩,也是毋庸置疑的。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大学文科还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究其原因,一个是过去的“左”倾路线造成了很大的失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不仅是高水平大学自身的内在动力,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单纯是高等教育自身和学术意义上的,更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在众多因素的综合考量和平衡中,高水平大学面临着一  相似文献   

10.
李海玉 《教育探索》2012,(4):116-1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在目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之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来推进大学的文化建设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二是要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题,三是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精髓,四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着力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庄严指出:“准备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经过十年的艰辛探索,周恩来同志在王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此以后,四个现代化就成…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人口众多,还比较贫困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不断发展经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目标和标志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将经济建设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由于我们是在贫困落后的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比较注意速度,忽视效益;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这样就会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人民得到的实惠并不是很多,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枯竭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怎样管理大学生宿舍?这应当成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实践使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把大学生宿舍真正建设成培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阵地”,是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大中专学校如何处理好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是互为调节、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将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使大学和中专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对如何适应的问题,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当前有这样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是要把教育推向市场,使教育商品化.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样的论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它标志着我们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有了重大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是党的十五大报告最引入注目的问题之一。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含义作了明确的科学界定。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实践依据就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别是我们自己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总结。 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但实践结果却各不相同,有的取得成效,有的却受到挫折。其原因何在?关键问题就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个问题上,列宁曾为我们树立光辉的典范。十月革命之初,列宁基本上按照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企图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方式,直接过渡到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当事实证明这种政策不切实际时。列宁马上承认了这个方法的错误性。并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采取特殊的形式来建设社会主义。此后,他依据俄国特点,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有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提出社会主义阶段仍需保留商品和货币、商业和流通。列宁逝世后,接替列宁的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艰巨的斗争。终于在1936年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新诞生的人民民主国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都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多元格局替代了两极格局;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重塑着每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面貌;科技上,各国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投入争取领先位置。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塑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精神风貌,树立高校学生(包括成教生)坚定的政治观和爱国情怀,坚决抵制一切不良观念腐蚀我们的青年一代,培养出一批批合格人才,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分不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地把教育和科学作为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就是把教育和科学事业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机地联系起来。现在教育事业所处的背景就是我们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政治上来说,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政治保证,清除思想战线上存在的精神污染,保证我们国家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前进。从经济上来讲,就是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并且从现在起就为九十年代经济振兴作准备。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广大学者、专家和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十二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我国是一个有近十二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大国,全体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是八亿农民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随着世界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在批判资本主义基础上 ,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反思而逐步深入、逐步成熟而形成的。在生态社会主义的视野里 ,社会主义经济是顾及环境成本、保持理性增长、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经济 ;社会主义政治是以反资本主义社会力量为主导的 ,追求生态平衡、社会正义和基层民主的政治 ;社会主义对外政策是反对发达国家掠夺落后国家资源、污染落后国家环境的生态殖民主义 ,铲除国际关系上的不平等 ;社会主义目标是建设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这些思想启示我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经济发展上既要注重经济效益 ,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政治建设上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突出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 ;对外政策上要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 ,寻求建立一种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发展目标上要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环境优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