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城镇化即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而生态文明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统筹规划,科学发展,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以期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景县特色的城镇化就是以"工业立县",建立工业园区,形成"三大集聚",即园区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因此,县域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为动力,走出一条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园区产业、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县域城镇化新路子。景县用发展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和妥善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向城镇流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挤乡空"的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严重影响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这一问题的出现是人口流动、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优化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应在精准把握"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二维的基础上,遵循"优质均衡"的基本原则,以"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越来越重视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提升,对自身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拥有更好的居住条件和改变自身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们由贫困偏僻山村向经济发达的城市转移。这些人口的流动为城市带来大量劳动力并促使第二、三产业向城镇不断聚集,使得原有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并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社会管理问题。本文以沈本新城城镇化建设为例,结合沈本新城社会经济现状,对优化沈本新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更好地促进沈本新城的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陕南2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社会生活为一体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建立了陕南县域城镇化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运用spss17.0和ArcGIS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从空间尺度对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发展不均一.针对研究结果,从环境优先,扶持特色城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加快陕南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有利于陕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抉择。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大计: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完善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明乡风。从而不断开创县域经济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过程的必经之路。商洛市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化率低、规模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不完善、规划管理水平低、内在动力不足、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进商洛市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快中小城镇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城镇规划管理质量、注重产业聚集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建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县域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不可替代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在县域经济,重点在县域经济,难点也在县域经济。面对开放加速、竞争加剧的社会环境,河南县域经济应正视存在的问题,创新思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促进发展;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工业主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政策落实,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陈玉龙 《成人教育》2016,(12):82-85
在城镇化经济建设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农民向城镇市民的转型,目前已然成为城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传统农民向城镇市民转化,这种身份的转型,可以说是离不开继续教育的.在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转型农民的继续教育新需求基础上,通过透析转型农民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深化对转型农民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基于熵值法从城镇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方面测度20世纪90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运用ESDA空间测度模型对江苏省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县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但南北差异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县域尺度城镇化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城镇化相似县域单元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态势,并且空间集聚的程度总体不断增强;县域城镇化热点区空间结构主要以苏州一无锡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并且不断向宁镇扬地区演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而产业结构是经济社会结构基础.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产生四种效应: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结构开放效应.文章从结构效应内涵切入研究,着重分析了产业结构效应的度量和产业结构效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加快农村发展和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开始适时推动城镇化建设。由于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着举世无双的困难。其中最关键的是城镇化过程中新生居民的诸多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研究城镇化过程中新生居民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不仅有利于切实保护新生居民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合理推进,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促进城乡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城镇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指出在今后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两股经济潮流:城镇化浪潮和旅游热潮,催生了旅游城镇的诞生,这是当今中国的一件重大经济事件。旅游城镇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主导形式之一。旅游城镇不只是一个务虚的概念,它需要一定"资源基础、产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才能成为旅游城镇。旅游与城镇之所以能够联姻,是因为二者具有"统一性、矛盾性和矛盾统一性"哲学渊源,处理好这三大关系对把握旅游城镇的主要矛盾和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2~2013年统计资料,以云南为例进行相关研究,研究表明:1.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间存在复杂多变的耦合关系;2.政府政策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3.其协调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对此,发展较好的地区中心城市,应注重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城镇化水平限制经济发展的地区,应消除限制因素,发展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均较低的地区,应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小城镇,以此推动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发展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济南在这个大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济南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在省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凸显,但企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济南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我国今后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把非乡镇政府所在的中心村也列入小城镇建设的范围。把中心村纳入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利用中心村现有优势,有利于缓和中心村的用工缺口,有利于缓和大中城市承载力,有利于迁移农民对城市化的适应。建设中心村可以考虑在迁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心村集体户籍、房屋买卖、房屋建设等方面做一些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8.
城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是农村剩余人口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逐渐形成了以经济活动为主体的流动人群。人口的大流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再发展,同时也对刑事犯罪的攀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把握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剖析其构成原因,有效地遏制流动人口犯罪,是我们当前不容忽视而值得探讨的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发展将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同于城市化,城镇化更加关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两者虽仅是一字之差,却意味着不同发展路径的选择,其背后折射出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断思索与考量。基于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中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研究,文章提出,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立足小城镇,推动城镇化协调发展;要缓解农民边缘化,促进城镇化和谐发展;要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城镇化突破发展;要破除资金瓶颈,保障城镇化建设长久发展;要夯实产业基础,坚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建设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低的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就地城镇化的农村与迁移城镇化的农村的学校布局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新农村建设的学校布局必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程度相协调,使高效益和高质量与教育公平相结合,通过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收入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