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电脑辅助教学就是一个新的境界1."乐学"的境界--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学习更愉快;2.博大丰厚的境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节奏;3."逸而功倍"的境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4.信息时代任驰骋的境界--不仅交给学生一张毕业证,更是交给他们一张21世纪的通行证.达到这种境界,得先经过王国维的"三境界"1.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独上高楼",能忍受得了孤独,"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在没有什么名和利的情况下"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2.有巨大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时间、精力上投入.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2.
“三二六”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三为主”教学准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为主线。两种教学手段:形式以导学为主线,启发式教学和目标教学的教学艺术整体手段。六个基本环节:1.基础目标,检测补偿;2.交待目标,引导学习;3.依据目标,引议释疑;4.围绕目标,练习测试;5.实施目标,精讲点拔;6.对照目标,分类达标。强调课堂教学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课堂评价为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负起了“指导的责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练习、研讨,寻找科学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主动的、积极的。课堂教学体现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基础、训练为主干、方法为中介、思维为核心、能力为重点、操作为体现。达到教学思想先进性、教学目标完整性、教学过程有序性、教学方法灵活性、教学手段多样性、教学效果可靠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具体体现为:1.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强调控制教学过程和控制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过程;2.能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执行系统的作用;3.加强师生合作调整和控制教与学的过程;4.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5.能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作出教学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浅析课堂教学中“虚”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留白.课堂教学也应如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峨眉山铺路人不畏艰险。辛劳,默默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2.学习和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学会生率新词,读懂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能有触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峨眉山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认识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课前准备:课文插图投影片一张;简笔画投影片一张;课后填空题投影片一张。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1.谈话弓l人新课。…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是针对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家长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弊而提出的教学观念,要求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发展目标,自我优化、自我创造的建构意识和能力。本文拟以教学民主化为切入口,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教学目标:分层性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所实现的某种境界,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无视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掌握文中15个生字,理解“巴望、焦急、白费”等词语;2.理解故事内容,弄懂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3.有感情朗读课文。(二)发展目标: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部分生词,并用“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词语说话、造句;2.能表演寓言故事情节;3.能运用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自学寓言。[成功的教学,从制订目标开始,目标分层符合学生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齐步走”的模式,有利于克服课堂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弊端。]教学过程:一、交递信息,揭示目标1.同学…  相似文献   

7.
宋儒理学大师陆九渊曾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作为音乐鉴赏教学引入这一思想有非常意义,“涵泳”,意为沉浸水中潜行。用于读书,指全身心投入书中境界:或默读静思,品味鉴赏;或高声诵读,以声传情。而音乐鉴赏中聆听音乐更是如此,音乐欣赏的“涵泳”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感受、领悟、吸收、升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谢霞 《农村教育》2006,(9):63-63
一、起 “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引子,如同电影戏剧的序幕,说书人的起讲,一开始就有吸引人的作用。它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堂课教学中去,起着对整堂课“定向”的作用。起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从旧知识出发,自然引发出新课内容;有显示预备知识,为攻克难点作准备;有新旧知识对比,则引起警觉防止混淆;也有针对学生容易疏忽或容易理解偏差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患未然;有紧扣教学内容,以趣事开讲,直接引逗学生的心理兴趣,有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乐学”境界;有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的情境,渲染气氛,先声夺人等等。  相似文献   

9.
一节课只有45分钟。如何改变传统的课堂观念,充分发挥45分钟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提高课堂效益,是教学中的基本问题。荥经县“GX”研究组从义务教育数学学科入手,提出了达到“GX”的途径至少有以下几务:1.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愉快教学;2.让“能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学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3.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把课本真正视为一个整体。经过一个阶段的探索,此课题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1995年获荥经县科技进步和星火贡献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正在进行一次语文教学的革命——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而语文教学离不开作业,作业设计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要顺应语义学习的规律。为此,我们确立了语文作业设计的两条原则:1.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2.作业设计要由习题化转变为生活化、实用化:本着  相似文献   

11.
《种子的萌发》的探究过程,两个班级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学。第一种方法是:按人教版《自然》课本的安排思路,从“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教学。步骤是:1.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2.推测种子萌发必备的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3.设计验证实验方案;4.课后进行实验验证;5.一周后汇报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以竞技项目为主要教学目的.已形成了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这种方法力求把学生加工成“标准品”的教学模式。这种死板的教学组织形式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21世纪人才培养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进行数学教学,首先要做到“三境界”:授人以业;授人以法;授人以道.其次要做到“四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数与形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科学结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第三,要培养“四种本领”:以简驭繁;审同辨异;判美析理;鉴赏力强.此外,教学中还要注意上好第一堂课,并及时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张作旺 《甘肃教育》2006,(7B):48-48
一、破旧教学结构 ,建新教学模式 我认为.传统的数学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六重视、六忽视”的弊端:①重视现成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②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④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思维训练的培养;⑤重视教法研究,忽视学法指导;⑥重视师生间配合,忽视生生间合作。这些弊端的要害是教育观念陈旧。教学结构中只有讲练结合的单一化模式。为了破旧立新.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创建了“错题讲评——合作讨论——师生共做——每堂一考——及时反馈——课堂小结”的新综合课模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带着疑问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树叶与魔术     
杨光 《南昌教育》2006,(11):42-42
不久前,我上了一节美术课内容是“有趣的拓印”,简录于下——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生1:红色的;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教室里笑了起来:“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相似文献   

16.
话语     
《天津教育》2009,(12):3-3
好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汲取营养,要学会做“第三种境界”的教师。——教育专家、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告诫青年教师,当教师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将教书当作一项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按流程完成工作、领取工资;第二种境界,热爱工作,善于吸收新鲜元素,但过多关注自己,上课教书更多“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第三种境界,热爱工作和学生,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决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发展与延伸、迁移与变形等环节,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提供一个好问题。问题解决教学应注意:1.构建问题解决的合作关系;2.启发学生思维;3.调动问题解决需要的非智力系统;4.引导问题发展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往往是围绕大量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中的“问题串”分为三个方面:教师的问题串——学生的活动串——师生间的反馈串,为了课堂教学能顺利达到预定目标,教师设计问题串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设计问题串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和关键.那么,如何有效地设计问题串呢?下面笔者就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教学片断来谈谈有效问题串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李光良 《山东教育》2006,(12):32-32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激活教学内容,努力创意教学思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驾驭于学生的思维之上,真正实现教师在课世上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电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界。刘国止先生曾樱文指出:“语义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语文课堂上教师科学地和艺术性地引领显得尤其首要。曾读过朱则光老师的一篇课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从朱老师的这篇课例中我读出了怎样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严孝喜 《考试周刊》2010,(44):162-163
高中物理教学的主旋律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布局合理,结构完美,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更要有“层层递进,引人人胜”的过渡语,使前后达到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然而,现在许多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过渡语”这个细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