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顾此失彼例1把一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2厘米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A.一定成正立的像;B.一定成倒立的像;C.可能成倒立的像,也可能成正立的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错解因为物体距焦点2厘米,透镜焦距10厘米,所以物距为12厘米,这时物距大于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的实像,本题答案选B.解析本题已知物体距焦点2厘米,物体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即焦点外和焦点内.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焦点外距焦点2厘米时,成倒立的实像.在焦点内距焦点2厘米时,则…  相似文献   

2.
实验预习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此点称为焦点.将物体分别放到西透镜与焦点之间(u<f);放到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2f>u>f);放到2倍焦距之外(u>2f).用光屏接收所成的像,观察像的性质以及像到透镜的距离情况,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主要是观察蜡烛的火焰经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所以蜡烛是物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u);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像距(v). 思考题 1.如图5-l甲所示,物体(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能…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1.用40牛的水平力推重500牛的物体,使它沿水平路面前进10米后停止用力,物体又滑行2米后才停下来,则水平推力做功为:()A.5×10~3焦;B.4×10~2焦;C.440焦;D.6×13~2焦.2.甲、乙两台机器,它们做功之比是4:5,完成这些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台机械的功率之比是:()A.5:3;B.3:5;C.4:5;D.4:1.3.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用它把600牛物体匀速提高6米,则加在绳端的力F为:()A.200牛;B.300牛;C.333…  相似文献   

4.
张世伦 《物理教师》2000,21(8):32-33
某教学参考书中有这样一道关于透镜物像“变动”的问题: 当物体从远处移近凸透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当透镜成放大实像时,像移动的速度才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B.只有当凸透镜成的是实像时,像移动的速度才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C.只要透镜成像,像移动的速度就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D.只要透镜成放大的像,像移动的速度就一定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该书附解析过程如下: 由 得 只要m>l(正立的放大虚像与倒立的放大实像),v(像)一定大于v(物).所以该题答案为D. 笔者认为上面的分析过程是错误的.因为,…  相似文献   

5.
例1(’98天津)有一个焦距为20厘米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光变大后变小B.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C.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利用这个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80厘米解如图1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为两倍焦距处.设凸透镜左侧为物区,右侧为豫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P是成缩小与放大像的分界点.当物体…  相似文献   

6.
《中学理科》2007,(9):9-15,55
三、考点分析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凹、凸透镜的判别,凸透镜焦点的确定及焦距的测量;(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运用[会作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光心、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并借助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1.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天平;B.理发的剪刀;C.镊子;D.剪铁皮的剪刀.2.如图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A处的砝码移至C处,要使杠杆重新恢复平衡,必须将B处的砝码:()A.移至D处;B.下端增加一个同样砝码;C.去掉一个;D.移至D处后去掉一个.3.图2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L1=0.1米,L2=3L1.若F1、F2的大小、方向均不改变,将F1和F2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移动1厘米,则杠杆:()A.仍处于平衡;B.右端下降;C.左端下降;D.无法判断.4.有一根一端粗…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1.在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车厢内,一人向正上方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将会落到()A.原处;B.抛出点后面;C.抛出点前面;D.无法判断.2.车厢内悬挂着一个小球,着小球突然向列车行驶的正后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A.起动过程中;B.刹车过程中;C.转弯过程中;D.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读数为()A.0;B.10牛;C.5牛;D.7.5牛.4.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则它将()A、慢慢停下来;B.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C.以更快的速度运动;D.无法确定.5.…  相似文献   

9.
《中学理科》2008,(4):5-8
【中考热点与要求】 本课时应掌握下面两点. 1.在凸透镜成像作图中,经常要用到以下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射出;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升学复习测试题精编──解三角形(二)一、填空题1.若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则cosA+cosB+cosC+cosD=2.△ABC中,已知sinA:sinB:sinC=3:5:7,那么最大角是度。3.△ABC中,a=b=1,c,则三个内角为4...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Ⅰ) 1.(1)C(2)B(3)A(4)C(5)A(6)D(7)C (8)C(9)B 2.(1)药匙 镊子 盖满试管底部1~2mL(2)倒(3)①b②e③d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Ⅱ) 1.(1)D(2)C(3)D 2.(1)试管 橡皮塞 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塞子(2)①略 ②甲: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乙: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丙:过滤丁: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③甲: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乙:滴管口伸入试管口 丙: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未靠紧烧杯内壁 实验一 1.B 2.D 3.D 4.E;C、…  相似文献   

12.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答案物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D5.A6.B7.A8.B9.A10.D二、多项选择题1.AD2.ABC3.BC4.AB5.CD6.AB7.AD8.ACD9.ACD10.BC三、填空题3.物体动能的变化(或增量)4.47...  相似文献   

13.
例1下列器件中哪些不是凸透镜;().A.老花眼镜片;B.照相机镜头;C.废灯泡中充满水;D.白色木制凸透镜模型。解析解答本题时,不少同学错选C.造成错解的原因,误认为只有用玻璃磨成的中央比边缘厚的物体,才叫凸透镜.这样的理解显然是片面的,如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显然它不是由玻璃磨制而成的.冰曾拯救过一整队在南极因丢失火种而面临寒冷威胁,濒临绝境的探险队员,他们用冰琢磨成透镜,利用其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而重新取得了火种.中央比边缘厚的透明体都属于凸透镜.而废灯泡中充满水后,因水是透明体,并且中央比…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 1.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AP:PB=3:1,,则CD等于 2.如图1,CD是O的直径,AB是弦,AB⊥CD,垂足为E,如果CE=2,AB=8,那么ED=_,O的半径r=_.(江苏省徐州市) 3.如果O的半径为5cm,一条弦长为8 cm,那么这条弦的弦心距为 cm(安徽省) 4.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2:3:4,那么∠D= (吉林省) 5.如图 2,BA是半圆O的直径,点C在O上.若∠ABC=50°,则∠A= (吉林省) 6.如图3,AB是O的直径…  相似文献   

15.
一、凸透镜焦距的测法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个垂直于主光轴的光屏,沿主光轴移动光屏,使光屏上能呈现一个圆形的光斑,量出凸透镜的直径D、光斑的直径d和透镜到光屏的距离L,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解析太阳光可以认为是平行光.光屏上呈现的光斑,可能是太阳光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在光屏后会聚而形成的(如图1所示),也可能是折射光线在光屏前会聚后再继续传播射到光屏上形成的(如图2所示).对于第一种情况,根据几何知识有:二、凹透镜焦距的测法如图3所示,用不透光纸剪一个直径为a的圆孔,粘贴在凹透镜上(…  相似文献   

16.
数学模拟自测题竺志平,唐鸿昌代数(一)一、选择题1.已知全集{x|x〈5},则AUB=()(A){x|O《5}(B){x|x〈O或x》5}(C){x|x≤O或x>5}(D)φ2.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B)(C)(D)3.若b<a...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道:F1L1=F2L2时,杠杆平衡.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n=L1/L2),所用的动力就越小,即最省力.举例如下:例1 如图l所示,一根轻质杠杆,AO为20厘米,BC为40厘米,OB为30厘米,在A点挂200牛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在C点加的最小力是:()A.F1;B.F2;C.F3;D.F4.分析  从图2可知:L4(OC)既是Rt△OBC的斜边,又是Rt△ODC的斜边,同时也是Rt△OEC的斜边,根据Rt△斜边最长的特点可知,L4是最长的力臂,所以F4是最…  相似文献   

18.
I.语音:找出下列每组单词中划线部分发音与众不同的选项(5分)()1,A.cake B.baby C class D.same()2.A.very B.help C.seven D.basket()3,A.worry B.over C.come D.mother()4.A.thing B.with C.river D.fine()5.A.full B.jump C.bus D.number()6. A. book B、room C. broom D.school ()7. A. please B.sweater …  相似文献   

19.
一、定义法例1 (1998年上海初二数学竞赛试题)在图(1)中 ,已知AB=AC=AD ,如果∠DAC是∠CAB的k倍 ,那么∠DBC是∠BDC的()倍.分析 :由AB=AC=AD ,联想到圆的定义 ,可知B ,C ,D三点都在以A为圆心 ,AB长为半径的圆上(如图) ,借助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可使问题迎刃而解.显然 ,∠DAC=2∠DBC ,∠CAB=2∠BDC ,故选(A)二、判别式法例3 已知a,b,c是实数 ,且b +c=8,bc=a2 -12a +52 ,求a +2b +3c的值.解 :由b +c=8得c=8 -b,将其代入b…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2.如果a、b、c是三个任意整数,那么 (A)都不是整数 (B)至少有两个整数 (C)至少有一个整徽 (D)都是整数 3.如果是质数,且 4.如图1,若将正方形分成k个全等的矩形,其中上、下各横排两个,中间竖排若干个,则k的值为() (A)6(B)7(C)12(D)16 6.若a、b是正数.且俩足12345=(111+a)则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C)a<b(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