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主发寄销,就是出版社根据本社的出书情况和全国各地书店的销售情况,主动将图书分发给书店进行销售的做法。日本、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做法。如日本的东贩等发行公司,每年所主发的图书约占全国图书总量的70%左右。所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由发行公司...  相似文献   

2.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零售制度相比,日本图书再销售制度的特点在于,图书的价格由出版社指定;出版社通过批发公司监督书店执行;  相似文献   

3.
2000年8月,笔者作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表团成员,赴日参加在日本滋贺县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大学出版社研讨会。会后又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城市访问,考察了日本的大学出版社、书店、发行机构。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得到了许多启发。  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图书发行机构。这次我们特地参观了日本最大的出版经销公司——东贩。东贩原名为日本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始建于1949年,1992年改名为株式会社TOHAN。日本大约有4300家出版社(不到10人的占2/3),28000家书店,每年发行约14亿册图书、46亿册杂志,出版市场销售金…  相似文献   

4.
2000年前后,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登陆日本,成立了分公司日本亚马逊网上书店。众所周知,"低价"、"倾销"素来是亚马逊对外扩张的"杀手锏"。所以,日本亚马逊从开业以来,也计划采用以上方式在日本开辟市场。然而,由于受到日本再销售制度(再贩制度)即定价销售制度的束缚,日本亚马逊的"头三脚"一直处在"难踢"的状态中。日本出版界普遍认为,发展电子图书事业必须从发行入手,电子图书  相似文献   

5.
(一)眼花撩乱的图书发行渠道问:听说日本的图书发行是多渠道,具体情况如何?有没有主渠道和辅渠道的区别?答:日本图书发行渠道的确是多渠道,多得使人眼花撩乱。到底有多少渠道?日贩(日本出版贩卖公司)和东贩(东京出版贩卖公司)都说是12条渠道。但具体内容不尽相同。日贩所说的12条是:(1)书店渠道;(2)出版社自贩渠道;(3)CVS渠道;(4)教科书渠道;(5)自动售货机渠道;(6)铁道弘济会渠道;(7)生活合作社渠道;(8)分月付款贩卖渠道;(9)卸卖渠道;(10)图书馆渠道;(11)进出口渠道;(12)政府出版物贩卖渠道。  相似文献   

6.
陈磊 《出版视野》2010,(4):47-47
日本出版业物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图书和杂志为主的物流.一类是以发行杂志和报纸为主的即卖公司。目前日本有物流公司31家,其中东贩、日贩、大阪屋、中央社、太洋社和日教贩6家公司占据了日本出版物市场80%左右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7.
出版信息     
台湾角川店漫画部与日本同步推出《新世纪福音战士第七集》 台湾角川书店成立漫画部门不久即推出首部漫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第七集》,而且是台湾首次与日本同步出版,创造了台湾和香港漫画史上的新纪录。 《新世纪福音战士》是日本角川店的畅销漫画,在台湾初期是由东贩发行的,其成绩极佳,发行至第6集后,台湾角川店决定收回,由自己来发行,并随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民营书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佐证是他们文化素质、管理素质、服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四川大红书店就可谓一个典型。 大红书店总经理张永东,女,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先搞技术,后做党团工作,曾担任某大厂的团委书记。1992年在没有任何图书发行经验情况下,依然辞职做起了图书发行。先做社科类图书发行,后改发期刊,1997年转向发行教辅(有必要介绍的是大红书店不“做”书,更不发盗版书)。现有两个  相似文献   

9.
东贩是日本规模最大的书刊经销商,拥有员工2619人,在全国各地设有19处服务中心。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的年度销售总额达到7001亿日元(1元人民币相当于15日元),销售金额比例如下:期刊(包括漫画)占54.4%,图书占37.0%,多媒体产品及服务项目占8.6%,其销售总额占全日本书刊发行总量的1/3多。  相似文献   

10.
应日本新闻贩卖协会(以下简称“日贩协”)的邀请,我们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1993年4月11日至18日对日本的报纸发行业作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考察,受到了“日贩协”热情友好的接待。“日贩协”现任会长郡司辰之助先生致力于日中友好,1972年曾随田中首相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这次,郡司会长亲率“日贩协”的几位副  相似文献   

11.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5,(1X):11-12
北京图书订货会从去年开始邀请海外华文书店直接进行采购,这也是总署鼓励出版业“走出去”的一个有力措施,华文图书如何走向世界成为整个华文书业所关注的问题。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由订货会组委会主办的海外代表座谈会更是以“华文图书如何走向世界”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出席会议的有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版协常务副主席陈为江、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发行司司长刘波、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王化鹏等领导及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海外华文业者代表。会议由刘波司长主持。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要实现日本出版流通电脑化时(势必涉及在全国一般书店内销售的出版物流通),必须考虑到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日本特有的书刊发行批发公司(“取次”,以下简称批发公司),就日文“取次”原意而言是出版社和书店之间的中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动态集装箱     
2005年日本书店销售继续负增长2005年8月,东贩出版的《书店经营实态(2005年版)》表明,日本约有75%的书店销售额负增长,毛利润与成本比率达到100.9%,连续6年超过100%。书店卖场平均面积从2004年58.4平米蹿升至528.3平米。临时工与小时工占工作人员总数比例从2004年3.8%飙升至64.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前后,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登陆日本,成立了分公司日本亚马逊网上书店.众所周知,"低价"、"倾销"素来是亚马逊对外扩张的"杀手锏".所以,日本亚马逊从开业以来,也计划采用以上方式在日本开辟市场.然而,由于受到日本再销售制度(再贩制度)即定价销售制度的束缚,日本亚马逊的"头三脚"一直处在"难踢"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9日至14日,应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为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作访问。在此期间,代表团共参观访问了16家出版单位,其中出版社5家,分别为日本经营规模处于前列的综合性出版社讲谈社和小学馆,以及岩波书店、朝仓书店、有斐阁这三家以出版文学、学术书籍为主的出版社;日本最大的2家出版物流企业:日贩王子流通中心、东贩集团;日本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2家,凸版印刷和大日本印刷;零售、连锁书店5家,分别是规模较大的八重洲图书中心、今井书店和三省堂书店及主要销售中文图书的东方书…  相似文献   

16.
日本旧历天干地支溯源中国,1995年日本亦为鼠年。从年初至3月中旬期间,日贩在国内300家书店举办老鼠画册图书展销活动。日本战后以及50年代经济腾飞后出生的35~50岁的青壮年称为第一、第二团块世代,团块世代中的鼠姓者所占比例最大。日贩筹划的以鼠为主题的画册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设定的读者层从少年儿童及至青壮年,较为广泛。老鼠画册展销套书包括《鼠娃的西服背心》(白杨树社版)、《格里与格拉》(福音馆书店版)、《小鼠吱吱》(岩崎书店)等共计18种37册,销售趋势见好,每  相似文献   

17.
甄西 《出版参考》2010,(15):41-41
据日本超级图书交易批发公司东贩调查统计,在2004年畅销书排行榜的商务书中,光文社的简装书不断位列其间——《从里面看到的富士通“成果主义”的崩溃》发行24万册;《日本瘪三衰落》发行7万册等。2004年底推出的《〈国家破产〉以后的世界》,面世仅一个月,发行就超过5万册。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书店业务的高质高效化,1995年东贩开发出两种新型书店业务系统:“新书店实用终端”与“新CD—ROM”,计划于1996年1月逐步纳入书店自动化系统推广。 “新书店实用终端”实现本体小型化、通信充电一体化,可长时间连续作业。此外,通过触键扫描器可大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日本出版业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业负增长 据日本出版科研所统计表明,2005年1~10月份出版物销售总额18422亿日元,与去年同比减少1.6%,其中图书销售总额7885亿日元,减少2.2%,期刊销售总额10537亿日元,减少1.2%.追加统计表明,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1~11月份与2004年同比减少1.9%,日本出版界业内人士推测,2005年12月出版业绩难于突破,因此,2005年日本出版业销售总额负增长已成定局,其中受到周刊销售低迷的影响,日本期刊销售总额连续8年负增长.2005年,由于哈利·波特最新卷日文版未能面世以及出版物退货率居高不下,直接制约年度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走势.东贩、日贩本年度中间决算显示图书退货率高达42%,这是因为2005年多家中小书店倒闭、转产,进一步助长退货率的攀升.  相似文献   

20.
甄西 《出版参考》2006,(10S):38-38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出版市场“出版物过剩”的现象开始明显,一般读者对图书、杂志的态度是“买了就读,读完就扔”。小林一博在他的《出版大崩溃》中指出,日本年发行图书、杂志60亿册,其中有20亿册要作为退货返回出版社,最后化浆处理。 在这种背景下,专门从事半新半旧出版物收购和销售的有别于传统古旧书店的“新旧书店”(即“二手书书店”)在日本诞生,其中名气最大、规模也最大的是“BOOK-OFF新旧书店”。该书店1990年5月在日本神奈川县开设了第一家店铺;8月,实现了公司化(株式会社化);1991年开始,他们在日本全国展开特许代理经营活动,到2005年底,在日本全国已经发展了1000多家连锁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